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本文分析比较了CHB、NAFLD与CHB合并NAFLD患者在血清学指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病毒-宿主与代谢综合征等的关系仍备受争议,进而引发临床医生不同的治疗思路,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正常成人体内总钠量约100g,每100g肝组织含钠6~12mmol。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改变、钠水潴留、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内分泌和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等,可导致钠代谢系乱,主要引起血清钠降低。一、稀释低钠血症肝硬化患者体内钠总量正常或稍高,但潴水多于潴钠,引起血清钠降低。发生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1.抗利尿激素活性增加或灭活减少,肾血流量和滤过率减少,结果总液体量增加引起稀释低钠血症;2.高醛固酮血症、肾脏合成前列腺素减少、血管舒缓素水平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等因素可引起钠潴留;3.低蛋白血症时细胞内呈低渗状态,加重水钠潴留导致稀释低钠血症的发生。

  • 标签: 电解质紊乱 代谢紊乱 稀释性 血管活性物质 血清钠 交感神经活性
  • 简介:我们1992—04/2003-11共收治9例独肾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9例病人均出现尿闭3d以上,由基层医院转入。其主要治疗手段全部通过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使积尿排出,待肾功能完善后,再进行ESWL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结石 并发症 急性肾衰 治疗 先天性独肾
  • 简介: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既是疗效不佳,又是治疗方案不定的一个棘手的疾病。第七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提出了急性胰腺炎诊治规范^[1]。诊规范提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①对胆源胰腺炎,凡伴有胆道梗阻者应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无胆道梗阻者,先行非手术治疗,出院前做胆石症手术。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药物治疗 胆道梗阻 氧自由基 肠源性细菌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重症胆管炎病理反应复杂,发展迅速,极易导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25%。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外科同仁的关注。我们1994~2003年共收治ACST病人44例,死亡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胆管炎 诊断 治疗 急腹症 中毒性休克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对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否则,易出现各种意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科自1998-06/2003-10对23例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机械通气 护理要点 呼吸衰竭 抢救治疗 病情观察 并发症
  • 简介:胃食管返流病(Cr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典型症状包括烧心、返酸、腹胀常见于餐后尤饱餐或高脂餐后,在平卧或弯腰后加重,服抗酸剂可缓解。GERD还可有一些不典型的或谓之食管外的症状,研究发现约50%的非心源性胸痛,78%的慢性声音嘶哑,82%的哮喘及部分慢性咳嗽与GERD有关。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临床治疗 非心源性胸痛 典型症状 慢性咳嗽 研究发现
  • 简介:本文介绍了传统胆囊切除和新兴保胆取石的理念对垒,肝(胆)总管结石术式的选择,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策略和微创理念,对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很有意义。

  • 标签: 胆石症 外科治疗 微创手术
  • 简介:软组织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是手工操作人员因违章操作或意外损伤所致。我们自1993~2003年共收治软组织异物病人48例,其中深部软组织金属异物病人28例,经手术治疗后均Ⅰ期痊愈。现将28例的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深部软组织异物 手术治疗 止血 X线透视
  • 简介:培复新属于新型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在体外实验证实。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相当于第3代头孢菌素。而培复新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药效更强。我院从1997—07月开始应用培复新治疗31例各种外科感染,尤以在其它抗生素应用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应用。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 标签: 治疗 外科感染 临床观察 体外实验 抗生素应用 不动杆菌
  • 简介:结肠镜检查已成为诊治大肠疾病的常规手段.对于大肠息肉,结肠镜不但能诊断,而且能在镜下治疗.我院在2207例次结肠镜检查中,检出大肠良性隆起病变232例,检出率10.5%.对其中218例大肠息肉进行了内镜下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 标签: 内镜 治疗 大肠息肉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背景: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益生菌制剂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目的:评价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Link、WileyOnlineLibrary、MEDLIN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以及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选取关于益生菌制剂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分别采用相对危险度(RR)和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进行评估。结果:共27项RCTs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ALT(WMD=15.08,95%CI:6.67-23.49,P=0.0004)、AST(wMD=5.24,95%CI:0.75-9.73,P:0.02)水平和血氨(sMD=0.35,95%CI:0.16-0.54,P=0.0003)、内毒素(SMD=0.75,95%CI:0.55~0.96,P〈0.00001)含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WMD=0.97,95%CI:0.47~1.48,P=0.0001),缩短数字连接试验(NCT)反应时间(WMD=24.03,95%CI:4.06~44.00,P=0.02),降低肝脑病(HE)(RR=0.48,95%CI:0.26~0.89,P=0.02)和自发性细菌膜炎(SBP)(RR=0.53,95%CI:0.38~0.74,P=0.0002)发生率。对肝硬化合并HE的亚组分析显示,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HE患者的血氨和内毒素含量。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降低HE和SBP的发生风险,对肝硬化合并HE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有益菌种 肝硬化 META分析
  • 简介:Dieulafoy病(Dieulafoy’sdisease,DD),也称为曲张动脉瘤或黏膜下动脉畸形,最早由Gallard于1884年描述,14年后法国外科医生GeorgesDieulafoy将其命名为“单纯性溃疡痫(exulceratiosimplex)”,他认为这种病变是胃溃疡病变的最初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出血。尽管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DD相关死亡率,但它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诸多病因中最难诊断的疾病之一.

  • 标签: DIEULAFOY病 内镜治疗技术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单纯性溃疡 动脉畸形
  • 简介: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方法: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7例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3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心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心室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室率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借鉴。

  • 标签: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快室率房颤 心力衰竭 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