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产儿是出生时未达到预期出生体重的婴儿,他们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接受特殊护理。传统的护理方法注重疾病的治疗,而发展性照顾护理则强调对婴儿身心发展全面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这种新型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NICU护理方法。2. 实验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包括提供适宜的环境、个性化的喂养方案、定期的生长发育监测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结果:1. 生存率: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实验组早产儿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 并发症:实验组婴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呼吸系统问题和感染。3. 生活质量:经过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婴儿在生长发育、情绪和社会交往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优势。结论:本研究表明,发展性照顾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还能提高婴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认为,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LDAP数据库为基础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的设计和效果。方法 选择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士为对象,抽取2019-2020 年本院晋级护士为历史对照组、2021-2023 年晋级护士为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构建LDAP数据库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实施分层管理。对比两组护士对管理的满意度、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和离职率。结果 实验组对管理的满意度、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离职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LDAP数据库护士分层管理暨护士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可行且必要,能够高效率完成分层管理并提高护士管理和职业发展的满意度,降低其离职风险以日后更好地提供临床服务。

  • 标签: LDAP 数据库 分层管理 护士管理 职业发展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糖尿病主要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病患,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病患群体为2.3亿,在整体人数中占比是16.7%,其中超过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表现,1型糖尿例数较少,对于此类疾病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干预,从而提升老年病患的生活品质。本文主要针对此类病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的疗效展开评估。方法: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此次选入的206例患者都为老年群体,在干预前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安全隐患管理对策,各小组病例103例,对此次患者住院时间、科室绩效进行调研,统计此次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做对比,查看各小组出现安全事件情况。结果:对科室绩效做整体对比,观察组评较优,对比小组病患住院时间,其中对照组相对较长;疾病导致患者血糖发生异常波动,对患者健康有不利影响,经过临床干预,患者血糖指标得到相应控制,其中观察组基本恢复正常值;对满意度调查,对照组不满意例数稍多;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统计,观察组出现概率低(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杜绝不良事件的产生,同时可有效控制病患血糖指标,更能促使患者早期出院。

  • 标签: 内分泌科 老年糖尿病 护理 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通过对比法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表现差异,为提高眼科护理工作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共纳入100例眼科患者,按照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将重点关注眼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手术操作失误、药物给错、护理操作不规范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眼科护理工作方式。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问题次数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护理问题次数有所减少。观察组的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安全,临床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安全受到明显保障。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和针对性规范护理操作,可以有效预防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识别并消除眼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建议眼科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持续改进工作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相应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38例心血管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设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心血管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包括药物管理、患者心理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率。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精神障碍 共病 临床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提高眼科护理安全水平。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的120例眼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通过对眼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及对不同防范对策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来达到研究的目的。结果:经过研究和实践,发现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传染风险、医疗设备故障、操作疏忽等问题。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论:应用了不同防范对策,明显提升了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水平,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频率,保障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因此,眼科护理机构应重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和管理,不断改进工作标准和流程,以提升眼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 标签: 眼科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到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首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此为根据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在提高护理工作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心血管患者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护士人文关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她们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管理,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传递帮助患者及家属应对困难,同时提供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支持[2]。本文就护理人文关怀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强护士的心理健康培训与支持,提高护士的危机沟通能力,并提供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支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实践护理人文关怀提供参考。

  • 标签: 护士 人文关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发展性照顾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35例新生儿,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采用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的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护理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急诊科中实施针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1000名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入住我院的患者的病历。护理对策包括早期识别、分流制度、个体化治疗及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实施护理对策前后的临床结局。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从7.2天减少到5.4天(减少25%),院内感染率由原来的15.3%下降至9.8%。此外,患者满意度从调整措施前的82%提高到了90%。结论:针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急诊科护理对策显著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感染率,增强了患者满意度。建议继续采用并优化这些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 感染控制 患者满意度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择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参与研究,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策略。方法 研究时间:2022年3月—2023年3月,择此期间于本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了解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护理方案的拟定。结果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其他指标未见明显性差异。结论 通过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即年龄>70岁、气管切开、每日机械通气时间超过6h以及深静脉置管,基于此,院内应加强预防干预手段,完善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流程,加强护理工作监护力度、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并优化健康教育指导内容,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速率。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医院获得性感染 危险因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临床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四肢麻木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2.1-2023.11期间收治的前往医院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且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出现四肢麻木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2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针对患者在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后出现四肢麻木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以了解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四肢麻木不良反应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 导致患者在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注射液治疗后出现四肢麻木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药物剂量、注射速度、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为此针对此类患者在临床护理干预上,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注射液的注射速度,并在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并尽可能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支持。通过科学护理,对缓解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四肢麻木不良症状有较好的作用。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四肢麻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为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四肢麻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发展性照护下的行为护理联合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通过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发展性照护、行为护理以及强化风险护理的综合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该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并提高家属满意度。本研究强调,发展性照护下的行为护理联合强化风险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发展性照护 行为护理 强化风险护理 胆红素水平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44例,依据患者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现象,将以上研究观察对象区分为低体温体和无低体温体,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144例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患者62例,;年龄≥70岁、有不良心理状态、暴露面积过大、手术室室温<24 ℃等等为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文所进行研究工作中可以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工作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保温干预措施的应用,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概率和风险,这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中低体温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病人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牙种植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n=80),分析牙种植术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因素与每日刷牙频率、吸烟数量、牙周病史、定期洁治、HbAlc、种植部位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针对牙种植术后引起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因素较多,因此在术后需要加强护理管理,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牙种植术 种植体周围炎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时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平均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扁桃体炎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扁桃体炎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