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进行美学修复,评定其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段内(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前牙间隙患者(90例),将其实施分组(随机数字表法):A组与B组,A组45例采用常规全瓷贴面实施修复,B组则用微创超薄贴面展开修复,评价两组修复体美观度。结果 B组牙体通透、牙面边缘自然、牙面颜色自然、牙列完整率均较A组高(P<0.05)。结论 针对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治疗,美学修复效果好。

  • 标签: 前牙间隙 微创超薄贴面技术 美学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为期2年收治的90例超薄瓷贴面修复牙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分析对比粘接前后作超薄瓷贴面修复体、粘接后复合体测色结果。结果 (1)数字化电脑比色仪获取的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粘接前试戴瓷贴面、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的L*均无明显差异(P>0.05);粘接后瓷贴面修复体的a*、b*值与基牙期望色(比色片颜色)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粘接前试戴瓷贴面(P<0.05)。(2)本次90例患者,在牙瓷贴面修复满意情况方面,满意74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7.78%。结论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制作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的美学效果理想,有助于天然牙颜色恢复,修复牙体缺陷,粘接后修复体颜色和期望色匹配度高,患者可接受,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数字化电脑比色仪 超薄瓷贴面修复牙体 美学效果 牙体缺陷 匹配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面部脂肪室解剖的美学分区在脂肪注射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4例行面部脂肪注射患者依据10个美学单位39个美学亚单位分区,给予深、浅层脂肪室脂肪颗粒或纳米脂肪移植。统计不同美学单位脂肪注射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74例患者中,23例患者填充3个,19例患者填充4个,14例患者填充5个,9例患者填充6个,5例患者填充7个,4例患者填充8个。74例患者中额部移植脂肪3-8ml,鼻部移植脂肪3-7ml,鼻唇沟部移植2-10ml,颊部移植4-10ml,唇部移植2-6ml,耳垂移植1-3ml。74例患者移植颗粒脂肪平均20.15±3.24ml,移植纳米脂肪平均4.35±1.05ml。本组患者术后面部肿胀与淤血恢复时间平均9.54±2.05d,术后随访显示并无感染与硬结及包块等并发症情况,皮肤质地与光泽度及面部年轻化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在面部美学分区指导下,采用深浅脂肪室脂肪移植术,可安全高效完成脂肪注射面部年轻化,并实现面部轮廓塑造,有助于优化面部整形美容效果。

  • 标签: [] 面部脂肪室解剖 美学分区 脂肪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构化皮肤护理对烧伤瘢痕修复患者负面情绪与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烧伤瘢痕修复患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美容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构化皮肤护理 烧伤瘢痕修复 负面情绪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口腔领面部修复与再建的美学效果,并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名口腔领面部修复与再建的患者,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观察组接受了优化的修复与再建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了传统的修复与再建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均进行了详细记录。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和主观评价等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美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平均年龄为42.5岁,其中男性患者占40%,女性患者占60%;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41.8岁,其中男性患者占48%,女性患者占52%。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美学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 < 0.05),观察组的美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口腔领面部修复与再建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在口腔科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美学评价与优化策略的应用,以提升口腔领面部修复与再建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科临床 口腔领面部 修复再建 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美学修复和口腔常规修复对牙龈炎症和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的7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6例口腔修复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6例口腔修复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炎症发生率与牙根根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美学用于口腔修复,可以提高修复的效率,减少牙龈发炎和牙根折的危险,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口腔美学修复 口腔常规修复 牙龈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CAD/CAM 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在后牙固定修复中的美学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52 例进行后牙固定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为 2 组,每组各 26 例。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进行后牙修复,实验组患者采用 CAD/CAM 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 进行后牙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的牙齿咀嚼能力、美观程度以及修复成功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修复后,牙齿的咀嚼能力以及美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且实验组的修复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采用 CAD/CAM 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 进行牙齿修复有利于恢复牙齿的咀嚼能力,且牙齿的美观程度高,修复成功率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CAD/CAM 氧化锆修复体 后牙固定修复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微种植体支抗矫治错牙合畸形的美学效果及其对牙周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2021.12期间本院收治的错牙合畸形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传统支抗矫治,观察组采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对比两组患者美容修复效果及牙周炎症反应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并发症情况。结论:观察组患者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和矫治周期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β、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可降低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组织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并缩短矫治周期,改善美容修复效果,临床效果可观。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错牙合畸形 牙周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翻瓣即刻种植技术对薄龈生物型患者上前牙区种植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8例上颌切牙或者侧切牙无法保留的薄龈生物型患者,进行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所有患者均植入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术后一个月复查,三个月后取终印模,完成最终修复。薄龈生物型评价标准以缺失牙同名牙或临近牙黏膜厚度≦1.5mm为薄龈生物型。上部结构完成后一年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情况,统计种植体留存率并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分别对红色美学区进行红色美学指数( PinkEstheticScore ,PES)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在观随访期内,CBCT显示所有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整合且唇侧骨板厚度均大于1.5cm,种植体成功率100%。患者平均红色美学指数(PES)为13,患者满意度平均值为97。结论: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种植体成功率较高,治疗用时缩短,降低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对于薄龈生物型患者美学区种植修复能减少术后美学并发症,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即刻种植 不翻瓣 薄龈生物型 红色美学指数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180°旋转皮瓣对眼睑肿物切除术后眼睑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及美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眼睑肿物切除术后眼睑皮肤缺损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80°旋转皮瓣修复,对其修复效果及手术前后美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51例患者皮瓣均良好存活,皮瓣成活率100.00%,无需打包加压,手术瘢痕相对隐蔽,均无需二次手术。术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美学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180°旋转皮瓣 眼睑肿物切除术 后眼睑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材质临时基台的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美学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意义。方法:在2019.02~2021.07研究时间期间,研究资料为前牙区种植修复患者70例,密封信封抽选分组,治疗方法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常规组/35(金属临时基台),研究组/35(塑料临时基台),分析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一般指标(自觉症状、行使生理功能、满意度)。结果:相对比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一般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优化意义明显,(P<0.05)。结论:塑料材质临时基台用于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当中,治疗稳定性较好,同时骨吸收量较小,可帮助患者牙齿功能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两种不同材质 临时基台 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 美学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中应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利培酮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选出72例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为2组,其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培酮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利培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操作智商评分与语言智商评分、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利培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值得应用。

  • 标签: 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暴力行为 阿立哌唑口崩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