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将对中医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构建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中医外科 护士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联合计算机行为矫正治疗(CCR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进行CCRT训练12周,对照组接受抗精神病药。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卡星分类测验(WCS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估。结果(1)研究组治疗后WCST完成卡片总数、正确分类卡片数、完成分类数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CRT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齐拉西酮)和对照组(30例,口服氟哌啶醇),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70.0%,有效率86.7%,氟哌啶醇组显效率63.3%,有效率8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氟哌啶醇组为2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1月内收诊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康复技术,研究组采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SCL-90评分以及IPRO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方式康复指导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 慢性精神分裂症 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分别抽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普通精神疾病(对照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PK含量,并在组间平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CPK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CPK水平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CPK水平明显增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疾病 CPK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全科医学理念对老年患者实施病房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病房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管理;采用全科医学病房管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科医学理念对老年患者实施病房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科医学 老年患者 病房管理
  • 简介:摘要医学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漫长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当所有教育面临改头换面时,医学教育是否还应该守着原有的套路进行下去已成为医学界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当医学发展遭遇瓶颈,我们是突破原有模式开拓创新,还是守着老本过日子。这个问题成为医学界人士均应共同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医学教育 改革 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展望未来,超声诊断仪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各个领域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将朝着更加高定位高精度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随着超声波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超声仪器将被开发出来并在医学卫生中投入使用。本设计主要通过观摩实习,理解掌握超声波产生及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并了解各类相关医学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超声图像和各类超声仪器在医学中的应用。

  • 标签: 超声波 超声诊断仪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世界医学模式已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传统医学人文教育缺失的弊端也已显现出来,为了改变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就必须积极探索解决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来满足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

  • 标签: 医学模式 医学人文教育 解决途径
  • 简介:摘要在医院骨科伤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评定是比较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伤者骨折损伤程度,为伤者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在多种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当中,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是比较常见的,但在当前的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诊断当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临床误诊和临床漏诊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掌握眼眶骨折法医学评定特点和伤者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应用影像学诊断技术,提升眼眶骨折伤者法医学临床评定准确性。

  • 标签: 眼眶骨折 影像学 诊断 法医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钡灌肠与CT扫描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以及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1例,在进行手术前均接受过行气钡双重造影以及CT检查,对其医学影像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检查出结肠癌31例31个病灶,病变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现结肠管壁浸润、溃疡、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等;31例结肠癌患者在CT结果显示上管壁均失去正常形态,分期结果T1~2期3例、T3期20例、T4期4例。结论在对结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应该选择多种医学影像的检查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结肠癌的诊断水平。

  • 标签: 结肠癌 医学影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医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大中专医学院校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对高校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阐述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的必要性。

  • 标签: 医学 多媒体教学资源 整合 共享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我国的康复医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康复医学的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康复医学的特点及护理道德的特殊性、将康复医学中的道德原则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发挥语言的治疗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康复医学 生理 心理 恢复
  • 简介:摘要2010年,上海图书馆首先开始了对全媒体服务的探究,开创了全媒体新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对于医学类图书馆信息服务来讲,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同样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时期医学图书馆只有及时对自身的信息服务模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本研究在阐述了全媒体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探究了全媒体对于医学图书馆产生了诸多影响,同时,提出了几种全媒体时代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自1986年实施婚前医学检查以来,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预防疾病、控制传染病蔓延、维持婚姻生活和谐等方面起到了其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婚前医学检查 研究进展 重要性
  • 简介:摘要建设和优化临床医学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是解决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资源不足,保证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拟通过规划、建设科研教学基地,改革临床教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方式,构建规范、科学并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临床教学基地模式,完善医学本科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不足。

  • 标签: 医学本科生 临床实践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010年~2015年发表在我国各类期刊杂志中有关针灸治疗面瘫的相关医学文献进行收集和评价,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进行循证评价。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检索的文章可知,针灸对于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本次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较少,样本数量不足,文献的质量也较低,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的研究工作应该尽可能多的选取高质量的参考文献,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面瘫可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评价 针灸 面瘫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