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180例具有神经内科病症患者临床医学资料,同时对其出现院内感染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治疗与住院阶段,180例病人中20例出现感染,当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8例、胃肠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其它部位感染1例。结论出现感染几率同病人年龄、侵入操作与住院时间等呈正比,而且类型中以呼吸道部位感染居多,这需要引起相关医务人员加大重视程度。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所选取的285例病例进行观察,从病因、治疗、预防角度进行分析,感染者共32例,统计结果。结果神经内科病人因其病区环境复杂、卧床时间长、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等原因易患病,由于神经内科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感染更难康复,给患者带来的负担更大。结论控制神经内科的院内感染,必须加强对病房的管理,防止病患间的感染,医护人员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病菌的变异和传播,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与听力改善方法和效果。方法观察慢性中耳炎患者60例60耳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有耳流脓史及渐进性听力下降,主诉耳鸣患者30例,眩晕患者7例,耳痛患者20例;经过手术治疗后,本组患者优良率为83.3%,同时术后的气骨导差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当前患者对于听力改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慢性中耳炎多有听力下降,鼓室成形术结合听骨赝复物的应用可有效改善听力状况。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听力 鼓室成形术 听骨赝复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护理,消除急症剖宫产手术前、后对孕、产妇心理作用的不良影响。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更多的母婴保健知识、促进健康。方法主动热情地与孕、产妇交谈、视产妇为亲人,耐心、细致地进行各项护理和操作,认真详细地讲解各种自护知识和有关技术。结果急症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和焦虑。结论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母乳喂养、减少产后大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症剖宫产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肺心病59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经临床诊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2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中左室肥厚伴劳损的60例(47.2%);ST─T缺血样改变的81例(64.29%);房性早搏31例(24.60%);心房颤动32例(25.41%);异常Q波25例(19.84%);室性早搏16例(12.70%);心房扑动,束支阻滞较少均为7例(5.56%)。各类心电图比较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肺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心电图表现复杂、多样,合并高血压多以左室肥厚出现,合并冠心病者主要以ST─T缺血样改变。除了可靠的心电图诊断外,还需结合临床特点方可作出诊断。

  • 标签: 肺心病合并高血压 冠心病 心电图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护理的特点;方法我院共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实施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患者 临时起搏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与常见病因,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婴幼儿胸腔积液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6例胸腔积液患儿中结核2例,肺炎支原体2例,化脓性肺炎链球茵1例,大肠埃希菌1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1例。病原学未明8例,恶性肿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结论婴幼儿胸腔积液以感染为主要病因,细菌、支原体及结核感染常见,非感染性原因中应警惕恶性肿瘤,尤其当穿刺液为血性时应注意排除。

  • 标签: 婴幼儿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将60例高龄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5岁以上)和老年组(年龄60~8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与老年组相比,高龄老年组患者以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症居多,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瓣膜病、高脂血症较少;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SV(每搏输出量)更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白蛋白以及贫血,是引起高龄老年心衰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需要积极的控制以上这些危险因素,才能对高龄老年心力衰竭起到更好更有效的防治作用。

  • 标签: 高龄老年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其中,30例患者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非肝硬化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68例患者划分成I级、II级、III级,对单纯胆囊结石与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否进行分析,并且比较类型不同的肝硬化患病率,对每级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状况进行观察,同时对类型不同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患病率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加以对比。结果44.11%的患病率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远远的比对照组8.22%要高。类型不同肝硬化有着不同的患病率,三组类型不同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也有着不同的患病率,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及肝功能损伤与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有着较大的关系,并且由于临床症状明显性不足,非常容易发生漏诊而被医生忽视,需要临床上提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患者 肝硬化 胆囊结石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症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社区1082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对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监测,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糖尿病213例,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遗传等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有差异的。合并症有高血压(31.0%),肾脏病变60例(28.0%),皮肤瘙痒55例(25.8%),冠心病48例(22.8%),尿路感染48例(22.8%),周围神经痛47例(22.5%),糖尿病足43例(20.4%),视网膜病变33例(15.5%),脑卒中28例(13.1%),精神症状21例(9.7%)。结论年龄,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遗传等因素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的合并症较多,精神症状应引起注意。且社区老年人血糖控制并不满意,需建立有效的方案控制血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临床内科治疗特点。方法研究2016年3月—2017年8月某三甲的8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医疗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监测患者的血浆血蛋白、24h尿蛋白含量、尿量以及血肌酐数据。统计差异,判定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合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各项指数更加正常,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了解该类疾病特点,分信息临床内科治疗数据,了解患者的病症严重性,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用药方案。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临床内科 治疗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特点。方法对研究组病毒性肝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完成两组常规生化检验工作。记录两组常规生化项目检验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常规指标中研究组DBL、TBL、TBA、ALT、AST、ALP、r-GT、CH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P、A/G、CHE、ALB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提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新指标中研究组PA低于对照组,而其ADA、LAP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病毒性肝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特点,对疑似病例及时给予实验室检验确诊病情,根据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变化情况判断其临床疗效并适当调整救治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常规生化检验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学特点,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本院2017年6月1日—2018年10月1日97例临床诊断肝脓肿病人肝脓肿穿刺脓液标本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剔除重复菌株,结果按照CLSI2017年版标准判定,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97例肝脓肿病人肝脓肿穿刺脓液标本培养其中90%为肺炎克雷伯菌,其他10%有大肠埃希菌(5%)、肠球菌(2%)、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等,且单纯肺炎克雷伯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细菌敏感性高,对CLSI推荐应用的常规抗菌药物均敏感,敏感率达90%以上。结论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经验用药以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类、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皆为宜。

  • 标签: 肝脓肿 肺炎克雷伯菌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和处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处妊娠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和处理体会。结果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有18例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后痊愈,12例患者实施瘢痕妊娠清除术和清宫修补术治疗后痊愈,10例行部分子宫切除术治疗后痊愈。结论药物治疗、清宫治疗对剖宫产疤痕处妊娠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给予患者部分子宫切除术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剖宫产 疤痕处妊娠 临床特点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特征,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超声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38例ARV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ARVC患者中,36例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病,2例为健康体检时发现,25例心力衰竭,10例晕厥,2例猝死,1例无症状;经超声心电图检测发现其中3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右心室增大,26例右室流出道增宽,25例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20例右室肌小梁排列紊乱,7例右室室壁瘤形成,5例局限性减弱,3例左室略大,且所有患者三尖瓣、肺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速度减慢,23例右房内见反流血流信号,反流压差均较低。结论ARVC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等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典型特征为右心室扩大、右室流出道增宽、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等。

  • 标签: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 临床特点 心动图
  • 简介:摘要探讨门诊部护理工作特点及主要任务。护理工作的任务则应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健康服务需求为重点,做到诊疗及时、流程方便、处置安全、服务周到。门诊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行业形象和社会声誉。因此,门诊服务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该行业对医院形象和社会声誉。因此,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医院品牌形象,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及医院的社会影响。

  • 标签: 门诊部 护理 工作特点 主要任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2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临床X线检查,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20例患者中,女性发病例数为73例,总发病率为60.83%;男性发病例数为47例,总发病率为39.17%。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是引起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强早期预防和治疗。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老年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