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加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38例患者的手术配合过程,从护理的角度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分析。

  • 标签: 激光 腔内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宫腔镜下应用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粘连的临床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复发宫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情轻重程度实施分组治疗,均行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分离,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接受相同治疗,复查后再次分离粘连。将两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后3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术后2月,轻度组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随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段轻度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两组月经量均显著增加,经期均延长,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应用微型剪刀分离复发宫粘连,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微型剪刀 宫腔粘连 透明质酸钠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研究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150例观察组和15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较佳,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老年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镜末次消毒后能安全使用的时间段;方法严格标准的胃镜末次消毒,干燥保存,采集存放2小时、6小时、20小时、26小时内灌洗液标本35件、35件、35件、20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标本均无细菌生长;讨论按我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末次消毒胃镜,干燥保存于定期消毒的专用镜房中,26小时内直接用于患者是安全的。

  • 标签: 胃镜末次消毒 内腔染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检查与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进行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腹腔镜诊断,诊断为急性盆腔炎59例(96.7%);对照组经细菌培养+分泌物直接涂片诊断,诊断为急性盆腔炎52例(8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8/6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53/6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在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具有准确诊断的作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腹腔镜 急性盆腔炎 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内激光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新方法,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患者创伤比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76例SAH患者采取脑脊液置换治疗,并且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积极参与防治各种并发症。结果76例SAH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痊愈62例,好转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5%。结论SAH患者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护理是关键。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和周到的护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窝乳晕入路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0例腋窝乳晕入路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1d的焦虑评分、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减轻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患者术前应激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腋窝乳晕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联合内放疗和手术对于治疗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Ib2-Ⅳa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内放疗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结束之后,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疗效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7年内病情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年内病情发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局部控制率达到87.5%,生存率达到95.0%,并发症低至5.0%,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联合内放疗对于治疗宫颈癌相对于单纯手术治疗,其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 腔内放疗 宫颈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01月至2015年02月接收治疗的36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后蛛网膜下出血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反应。结果36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有18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完全痊愈,随后出院,有16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并最终趋于稳定,有2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或最终死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结论临床上对蛛网膜下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后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的预后效果,还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个性化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探讨内探头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TRUS)的诊断价值。对4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先进行经腹部检查,再进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超检查。经直肠前列腺彩超检查能显示增生结节、肿瘤等细微局灶性改变,其血流信号更敏感,其超声测值更接近手术测值。应用内探头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前列腺细微病灶的最佳方法之一,且属无创检查,具有一定的实用诊断价值。

  • 标签: 腔内探头 前列腺疾病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中宫填塞纱布止血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36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采用宫填塞纱布止血,对手术方法、配合及治疗过程、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宫填塞纱布止血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切口甲级愈合,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子宫复旧好,子宫下段疤痕愈合良好,无1例出现宫积血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产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宫填塞纱布是产后出血止血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有效的优点,不足之处是易引起感染和宫积血,默契的术中配合及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对及时止血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宫腔填塞纱布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4消毒液在清洗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后的妇科双极50件随机分成两组,A组(实验组)用84消毒液浸泡5min;B组(对照组)用多酶清洗液浸泡5min;两组浸泡后取出,按常规方法清洗,比较两组器械残留血污情况和清洗时间。结果B组隐血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清洗镜器械采用84消毒液浸泡可以明显提高清洗质量,能明显降低血迹的残留,是一种经济使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腔镜器械 84消毒液 清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放置水囊压迫法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刮宫术前给予甲氨蝶呤(30mg/次)肌肉注射,并行常规刮宫术、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放置水囊于宫行压迫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t=6.408,P<0.001)、术后出血量(t=4.262,P<0.001)、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t=2.670,P=0.011)、住院时间(t=4.487,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3,P=0.144)。结论宫放置水囊压迫法可有效控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出血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宫腔水囊压迫 疤痕部位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全面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4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与细心护理,治愈和症状好转出院18例,经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蛛网膜下出血加强病情观察并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蛛网膜下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例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蛛网膜下出血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探究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治疗原则及其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行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出血患,3例患者颅脑蛛CT检查正常,行腰穿脑脊液确诊为蛛网膜下出血。经过对症治疗后,6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老年患者蛛网膜下出血多由高血液、冠状动脉硬化引起,起病缓慢,无明显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多以精神症状首发,极易误诊为原发性精神病、癔症、癫痫、酒精中毒等,因此除了神经系统检查、颅脑CT检查外,必要时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精神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首次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34例在我院首次采用DSA检查阴性的蛛网膜下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30例患者发病24h内经CT诊断确诊为蛛网膜下出血,4例行腰椎穿刺确诊为蛛网膜下出血。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天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25例半月内复查仍无阳性发现,经过综合治疗后所有病人预后良好。随访半年,均无发生再出血。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可知,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具有以下特点,病人年龄普遍较大,且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综合治疗后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治愈后再出血发生率低,DSA检查阴性患者中,有约50%属于中脑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PNSH),其他患者阴性可能是微小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或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等,临床应充分认识、正确诊断本病,以提高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即死亡率。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联合大力碎石钳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16例。结果16例均一期手术成功,无大出血、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UPKP联合大力碎石钳内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TUPKP联合大力碎石钳腔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