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存左上静脉的超声表现。方法36例患者常规心脏超声检查或经左上静脉心脏声学造影。结果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36例患者冠状静脉窦均明显扩张,其内径6~26mm,或经左上静脉心脏声学造影,首先冠状静脉窦(CS)显影,继后右房、右室依次显影。结论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应重视CS的扫查,见冠状静脉窦扩张时应考虑永存左上静脉存在的可能。如经左上静脉心脏声学造影,则可准确诊断是否存在永存左上静脉,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确诊率及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产前诊断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6月的15例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超声声像图及探讨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超声诊断的15例胎儿永存左上静脉均为Ⅰ型,引流入冠状静脉窦。其中14例未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例合并单心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结论胎儿永存左上超声图形有特定的特征超声是诊断永存左上静脉的首选方法,胎儿期诊断永存左上静脉对于合并其他先天心脏畸形的患儿出生后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 永存左上腔静脉
  • 简介:摘要永存左上静脉(Persistentleftsuperiorvenacave,PLSVC)是胎儿期体静脉异位引流最常见的类型。PLSVC常合并多种心内、外畸形。产前超声对于发现该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产前超声对于PLSVC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永存左上腔静脉 产前超声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80%~90%的永存左上静脉患者同时存在右上静脉。对于此类患者,多数经右侧入路植入起搏导线,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临床实践中,常常在起搏器植入术中发现偶然永存左上静脉,目前常用的术中造影的方法有时难以区分右上静脉是否存在。本例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泥鳅导丝的方法来鉴别右上静脉是否存在。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永存左上腔静脉 导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冠状静脉窦对产前超声检测胎儿永存左上静脉的价值。方法首先对胎儿进行系统的产前超声筛查,着重观察胎儿三血管气管切面,观察在肺动脉左侧有无异常的血管存在。随后在四心切面向胎儿足侧倾斜观察冠状静脉窦有无增宽并测量其内径,以及在胎儿两房心切面观察有无与扩张的冠状静脉窦长轴相连的在左房后上方走行的异常血管。结果100例正常胎儿均可以探查到冠状静脉窦,内径测值约2.15±0.35mm,并未探及与冠状静脉窦长轴相连的在左房后上方走行的异常血管。44例永存左上静脉静脉时冠状静脉窦均增宽,内径测值约3.62±0.27mm,并可探及与扩张的冠状静脉窦长轴相连的在左房后上方走行的异常血管。2例误诊病例,其中1例完全性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误诊为永存左位上静脉,其冠状静脉窦虽增宽,但并无与扩张的冠状静脉窦长轴相连的在左房后上方走行的异常血管,另1例永存左位上静脉误诊为原发性房间隔缺损,是由于缺乏对胎儿正常冠状静脉窦的认识。结论冠状静脉窦增宽对产前超声检测永存左上静脉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永存左上静脉的检出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畸形,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胎儿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胎儿永存左上静脉(PLSVC)运用三血管气管切面(3VT)超声技术检查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3VT超声技术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接治的10例PLSVC胎儿进行检查,对胎儿的超声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胎儿均接受尸检或由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存在心内畸形,包括心脏位置异常、肺动脉狭窄、室间隔或心内膜垫缺损、右心发育异常、右心室及形态学右心室双出口各有5例、4例、4例、2例和3例,所占比重各为50.0%、40.0%、40.0%、20.0%和30.0%。10例胎儿中,左、右双侧上静脉(DSVC)者8例,占80.0%;2例超声提示上静脉位于肺动脉左侧,占20.0%。结论3VT超声技术对PLSVC胎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 三血管气管切面超声 临床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模式,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永存左上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的1种解剖变异,由于其静脉走行扭曲,运用现有工具经PLSVC实现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成为1项具有挑战性的操作,本文介绍了1例患者通过主动固定导线经PLSVC实现夺获希氏束,成功实现室侧希氏束起搏。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永存左上腔静脉 希氏束起搏 生理性起搏
  • 简介:摘要  通过对一例永存左上静脉患者置管前后护理要点的总结,提出在置管前应做好患者的全面评估,同时对于置管中及置管后发生的并发症,给予有效处理措施,保证置管安全的同时,保证患者安全,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左上腔静脉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永存左上静脉(PLSVC)引流入左心房的外科治疗,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我院近3年先天性心脏病中11例永存左上静脉(PLSVC)引流入左心房的病人,其中单心房2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症2例,心内膜垫缺损并右室双出口1例,心内膜垫缺损并单心室2例,大动脉异位并单心室3例,合并单心室的患儿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均在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或/和双源CT检查确诊,均在外科矫治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同时处理永存左上静脉(PLSVC)的回流异常。结果11例病人均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随访3--15月,随访期间情况良好。结论永存左上静脉(PLSVC)引流入左心房在术中应予以处理,左右上静脉间无交通时应设法将PLSVC血液设法引流至右心房或肺动脉。

  • 标签: 左上腔静脉 引流至左心房 外科手术
  • 简介:患者,男,40岁,有重体力劳动史,以"左上肢肿痛4天"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肿痛,疼痛为胀痛,与体位无关,因疼痛致上肢不能活动。无昏迷、惊厥、抽搐;无持续性高热、寒战、口干;有盗汗,无低热、午后潮热;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无窦道、流脓;无任何部位骨折。出现上述症状后,在当地医疗单位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云南白药,外用红花油,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

  • 标签: 左上肢 静脉血栓 阿莫西林胶囊 2009年 持续性高热 午后潮热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胎儿永存左位上静脉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永存左位上静脉胎儿40例,观察左位上静脉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合并的有关疾病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40例永存左位上静脉胎儿中,单纯永存左位上静脉胎儿21例,合并心外畸形胎儿10例,合并心内畸形胎儿5例,合并心内和心外畸形的胎儿4例.结论:胎儿畸形与永存左位上静脉、合并心内和心外畸形有关,永存左位上静脉的产前超声诊断是检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产前超声 胎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永存左位上静脉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 年 1 月~ 2017 年 1 个月,医院共开展产检 43974 例,均进行产检。结果:超声共检出确诊永存左位上静脉 19 例,其中仅 1 例孤立性异常,其他均合并其他类型的复杂心脏结构畸形,另检出怀疑为永存左位上静脉异常 11 例,无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检出以及怀疑永存左位上静脉者 30 例,其中 19 例进行定量分析, 2016 年 5 月~ 6 月 100 例正常胎儿进行定量分析。正常胎儿中孕期、孕晚期 CSDd 、 CSD 水平低于确诊以及怀疑为永存左位上静脉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是筛查诊断胎儿永存左位上静脉的首选切面,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需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那些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胎儿。

  • 标签: 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超声 三血管气管切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永存坐骨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永存坐骨静脉的17例患者,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型。结果坐骨静脉声像图表现为大腿后方紧邻坐骨神经的静脉血管;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分为完全型、上段型和下段型,其中完全型7例,上段型2例,下段型8例。11例患者存在股静脉发育不良。除1例双侧永存坐骨静脉外,16例患侧股静脉内径为(0.36±0.19)cm,健侧相应位置股静脉内径为(0.61±0.11)c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永存坐骨静脉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坐骨静脉 股静脉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