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脊柱裂及其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膜膨出6例、脊髓脊膜膨出16例、脊髓外翻3例、隐性脊柱裂9例及30例正常胎儿脊柱的相关超声资料,总结其声图像特征,并与产后超声、MRI或尸检结果对照。结果1脊膜膨出声像为:a.背部包块:均见囊性包块向外膨出;b.脊髓圆锥位置:均正常;c.后颅窝池:均正常存在。2脊髓脊膜膨出:a.背部包块:均见混合囊性包块向外膨出;b.脊髓圆锥位置:腰骶部脊柱裂均显示圆锥低位,颈部脊柱裂显示圆锥位置正常;c.后颅窝池:14例消失,2例明显变小。3脊髓外翻声像为:a.背部包块:均未显示包块外膨;b.脊髓圆锥位置:均显示圆锥低位;c.后颅窝池:均消失。4隐性脊柱裂声像为:a.背部包块:均未显示包块外膨;b.脊髓圆锥位置:均显示圆锥低位;c.后颅窝池:均正常存在。5预后:脊髓圆锥低位和后颅窝池消失提示脊柱裂预后不良。结论产前超声能为胎儿先天性脊柱裂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产前 脊柱裂 脊髓圆锥 后颅窝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22例≤40岁跟≥7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直肠癌分布、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对比。结果≤40岁的青年组跟≥70岁的老年组在组织类型构成上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结直肠癌 预后 不同因素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约占成人AML的半数以上,其治疗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预后非常差.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遗传学在AML中的重要意义,根据细胞遗传学可以对白血病进行诊断分型、预后分层和治疗指导,但目前关于细胞遗传学对老年AML的预后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细胞遗传学在老年AML中的预后意义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 细胞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0例,实施延续性护理。经过12个月后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为4.85±0.47分,对照组为3.45±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58%,对照组为81.4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能跟踪性的护理患者,改变患者出院后不良生活习惯,采取健康教育和正确的护理措施,维持了治疗过程连续性和完整性,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28~33周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分析其围产儿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围产儿胎死宫内16例(17.8%),引产中出现死产6例(6.7%),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死亡10例(11.1%),出生后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死亡2例(2.2%),总死亡率为37.8%(34/90)。随访6年,13例失访,41例存活的新生儿发育过程中无明显异常,2例出现脑瘫。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规律产检(OR=0.192)、分娩孕周(OR=2.217)、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3)、胎盘早剥(OR=6.512)、期待治疗天数(OR=6.512),均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产妇和围产儿均有较大的伤害,应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围产儿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阴道分泌物HPV及血液SCC-Ag(鳞状上皮细胞抗原)联合检测,观察HPV是否感染以及SCC-Ag的变化,提前预测宫颈癌复发的可能。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方法采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纳11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标本及阴道分泌物标本,用化学发光及PCR方法检测SCC-Ag和HPV-DNA,并进行分型,观察结果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有20例出现SCC-Ag持续,25例出现HPV持续阳性且呈高危型。3个月至6个月内有10例在阴道镜下发现复发,其中有2例出现骨转移。出现复发所占SCC-Ag持续升高比例为100%,复发组的阴道分泌物HPV及血液SCC-Ag的含量与非复发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筛查与单独HPV检测及单独血液SCC-Ag检查相比,在敏感性上有所提升,特异性下降,但联合诊断效率大大提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联合检测SCC-Ag对宫颈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HPV 联合检测 SCC-Ag 宫颈癌 预后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HIPS对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急诊评估价值。方法以2012-01~2014-06经急诊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CT的检查结果,按MHIPS评分标准完成评分。比较死亡组及存活组分值的差异。结果死亡组病例评分明显小于生存组,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HIPS评分是急诊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 评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普陀区长征镇失独老人心理状况随机分组干预后对照研究,为家庭医生制针对特殊人群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应对量表,以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80位失独老人躯体健康情况,评定其抑郁焦虑发生及生活质量的情况,通过志愿者及家庭医生的上门入户干预,对照干预前后失独老人焦虑指数。结果社会支持量表男性34.2,女性35.2,干预后干预组男性37.4女性41.3较对照组提高;抑郁自评量表男性41.5,女性45.2,干预后干预组男性38.9女性40.3较干预前提高;对应量表男性56.6,女性60.1,干预组男性62.3,女性63.1对事物处理的态度向积极方转变。结论长征镇失独老人身体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情况普遍,抑郁程度较轻,社会力量干预后失独老人焦虑情况改善。

  • 标签: 焦虑 抑郁 家庭医生制服务 失独
  • 简介: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NutritionalIndex,PNI),是由Buzby[1]最早提出,日本学者Onodera进行修正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营养评估和手术风险预测指标[2],最初旨在进行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评估和手术风险的预测,因其简单、方便、有效,而在日本胃肠外科、

  • 标签: 预后营养指数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评估 风险预测 心外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350例经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预后的的3个临床病理指标和5个计量病理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4个指标临床病理指标组织分级和临床分级,计量病理指标DNA含量和核浆比是影响结直肠癌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病理指标与计量病理指标结合,应用计算机进行多因素分析,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作出切合实际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多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临床表现。方法;分析过去两年间我院17例明确诊断为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部位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转归。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扫描。结果;在受伤的患者中,脑部基底池以及脑部中线位受压明显的患者,其脑部受到的创伤程度越重,当脑部基底池消失的评分CES≥9.5分时,患者的死亡率为87.5%;当患者脑部中线位移位Schas≥9.0mm时,患者的死亡率为83.3%;当患者的上述两项评分均低于以上两项数值,但患者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时,患者的死亡率为66.7%。结论;CT征象特征对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较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 标签: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应用价值,CT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DTI技术及FIM量表对脑卒中继发性Wallerian变性(WD)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运用DTI技术及FIM量表对脑卒中继发性Wallerian变性(WD)患者30例进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随访这30例患者经康复治疗1个月后疗效,运用DTI技术测量FA及MD值,与再次FIM量表评估进行比对。结果脑卒中继发Wallerian变性(WD)患者,DTI技术测量FA及MD值减低,与FIM量表分数正相关。结论磁共振DTI技术,可了解远隔部位的继发性Wallerian变性(WD)对患者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预后及治疗效果做出评估,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 标签: Wallerian变性 DTI FIM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