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残余应力的现场检测对确保钢结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简化盲孔法的检测步骤,使之可以更为方便地应用于现场既有钢结构的检测工作中,引入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测量钻孔后的释放应变,代替盲孔法中传统的应变测试方法。形成了一种钻盲孔结合DIC非接触式全应变场测量的检测方法,即DIC-盲孔法。分别介绍了盲孔法、DIC方法基本原理及近几年提出的DIC-盲孔法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已有的试验研究来看,DIC-盲孔法已经可以较为精确地检测出盲孔释放中心点处残余应力的大小,该方法应用于现场检测优势明显。

  • 标签: 残余应力 盲孔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现场检测
  • 简介:新型梁柱装配式节点通过在悬臂梁与框架梁的上、下翼缘交互处布置拼接板,并预先在钢结构加工厂里通过焊缝完成两侧拼接板与梁的连接,在现场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一种节点形式。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状态3种非线性对该新型节点进行低周循环加载模拟。设计了4组16个试件,研究螺栓数目、盖板宽度及厚度、悬臂梁段长度等参数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等强设计法设计的基本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螺栓数量、盖板宽度及厚度、悬臂梁段长度对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均有一定影响;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该新型节点的设计给出了建议:使盖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梁翼缘横截面积,其比值宜控制在1.05-1.30之间,悬臂梁段长度宜取1.7-2.0倍梁高。

  • 标签: 新型梁柱装配式节点 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 滞回性能
  • 简介:通过对某工程项目一榀2根屈曲约束支撑连接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位移以及温度进行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得到屈曲约束支撑在不同的焊接连接方法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数据,两种焊接方法焊接时对支撑远端连接部位产生的最大拉应力分别为24MPa、2MPa,最大压应力分别为2MPa、6MPa;最大竖向位移为0.51mm,和有限元模拟计算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0.70mm基本吻合,可以看到第二种焊接顺序更为合理。为分析焊接残余应力以及焊接变形对屈曲约束支撑性能的影响,消除或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以及焊接变形提供了有效的试验依据。

  • 标签: 焊接连接 残余应力 位移 温度 现场监测 有限元分析
  • 简介:以某铝冶炼厂上料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致某铝冶厂3#、4#料仓倾斜的原因,提出了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研究顶升纠偏的思路.依据结构协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原理,模拟了由于不同顶升方法产生不同工况下结构内力分布情况,对该工程的纠偏加固方案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在整个托换施工、断柱、接柱恢复过程中,以任意一构件达到设计承载力作为纠偏工程的极限状态.分析了顶升过程中托换梁的刚度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对托换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研究了纠偏过程中,相邻柱的允许差异顶升量、顶升速度、各重点监测范围.通过分析研究给出了一套合理的现场顶升纠偏加固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对今后建筑物纠偏加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顶升纠偏 托换 差异顶升量 极限状态
  • 简介:对1个隔板贯通式箱型中柱-H型钢梁常规节点和3个圆弧扩大头及梁翼缘网孔削弱型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循环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规节点在梁翼缘对接焊缝处脆断,节点塑性转角约为0.016rad;网弧扩大头及圆孔削弱型节点在梁翼缘圆孔削弱处断裂,裂纹起始于圆孔侧边,塑性转角较常规节点提高约19%,承载力较常规节点降低5.5%~9.4%,滞回曲线的包络面积(耗能性能)较常规节点约提高0.2%~9.0%.圆弧扩大头构造降低了梁翼缘对接焊缝的应力集中程度,避免了对接焊缝过早脆断;圆孔削弱构造促使梁削弱截面形成塑性铰.

  • 标签: 箱型中柱-H型钢梁节点 循环加载试验 圆弧扩大头 圆孔削弱 塑性转角 承载力
  • 简介:首先回顾了筒仓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主要从有效质量系数和散料与筒仓壁动力相互作用两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基于Silvestri等人提出的理论模型,建立了合理的三维钢筒仓数值模型来模拟动力激励下散料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效应.本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将仓内散料分成内、外两部分:内部的每层散料重力完全由其下一层散料承担,而外部散料重力则完全通过摩擦力由仓壁承担.筒仓壁与外部散料之间的几何协调通过接触对实现,内部散料与外部散料间的协调则通过接触面处的节点径向自由度耦合实现.利用该数值模型进行了钢筒仓自振特性的参数分析,讨论了散料质量、弹性模量以及接触单元初始接触刚度等因素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标签: 钢筒仓 地震响应 散料与结构相互作用 数值模型 自振特性
  • 简介:星载四面体桁架式可展抛物面天线作为一种大型可展开天线,在我国发射的卫星上已经投入使用.针对天线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上弦节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两个优化设计判断准则:弦杆夹角的均匀性和最小均方根误差.在分析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面桁架结构的映射方法,具体讨论了3种不同的映射方法:一是平面桁架垂直投影映射,二是中轴线弧等长映射,三是弦长协调变化映射.通过分析对比相关的弦杆夹角以及最小均方根误差,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三是相对最优的方案.

  • 标签: 可展抛物面天线 四面体桁架式天线 上弦节点定位 映射 弦杆夹角 分布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