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取热法治疗Wallenberg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取热法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以综合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综合临床疗效针刺取热法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与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取热法治疗Wallenberg综合疗效好,无副作用,是此综合治疗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针刺取热法 Wallenberg综合征 针刺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Budd-Chiari综合(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9例复发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1)和生存组(n=38),再将生存组分为再次复发组(n=14)与未再次复发组(n=24),分别计算各组病例Child-Pugh评分、Clichy指数、Rotterdam指数和New-Clichy指数,以ROC曲线衡量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New-Clichy指数的截断点为4.37,New-Clichy指数〉4.37者死亡率为62.50%(10/16),New-Clichy指数〈4.37者死亡率为3.03%(1/33),死亡组New-Clichy指数显著高于生存组(P=0.038)。再次复发组平均年龄(P=0.016)、胆红素水平(P=0.014)、Clichy指数(P=0.042)明显低于未再次复发组。结论对于多数BCS介入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仍属安全、有效、可行。New-Clichy指数对预测复发BCS介入术后死亡事件有较高价值。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复发 New-Clichy指数 Clichy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1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发生率78%,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83%,脑出血78%,脑梗死67%,意识障碍者脑心综合发生率高,为91%,脑心综合死亡率高达30%。结论急性脑卒中多为老年患者,继发性心脑损害容易发生,脑心综合与脑卒中类型有关;与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冠状动脉痉挛,高颅压有关;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做好密切观察,对心脏的异常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使脑心综合得以缓解或消除,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心肌酶谱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ICU综合可加重患者的现有疾病,造成不良预后,探讨急诊ICU综合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本文收集11例急诊ICU监护期间发生ICU综合病例,对其发生ICU综合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论通过对患者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ICU综合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病房 ICU综合征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所述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白天表现和夜间表现)、特殊的体征(咽部、颌面部形态异常)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来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极少可自动痊愈,但可以治疗。所以,一旦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应到开设有睡眠呼吸障碍(打鼾)或睡眠疾病专科的医院就诊。由于患者多数不知道自己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情况,因此最好就诊时由患者的伴侣陪同,或者使用一台录音机记录一两个晚上睡眠时发出鼾声的情况,以供医生了解病情。医生对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的患者将安排做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这是确诊这种疾病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医生将根据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病情严重程度 睡眠呼吸障碍 医院就诊 睡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短肠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短肠综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及肠康复对症治疗,观察组1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30d后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持续治疗及随访2年,对比两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为主治疗短肠综合,以中医针灸理论为基础,整体调节胃肠功能,可促进患者肠内营养应用,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短肠综合征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TOBS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及MR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血压是TOBS主要危险因素。首发症状多以意识障碍、眩晕、恶心,眼球动障碍、意识障碍、瞳孔异常、肢体运动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病变以中脑、丘脑、枕叶梗死多见。TOBS病致残率、死亡率高,预后差。结论TOBS是脑血管病特殊类型,临床及影像特征复杂多样,早期正确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后改善非常重要。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PIH)患者产褥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以来重度PIH患者16例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6例重度PIH患者均康复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加强PIH患者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的治愈率,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经门诊确诊的16例18只眼,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治愈16例,治愈率为93.8%。疗程最短1周,最长4周,平均2周。随防6个月无复发。结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多采用抗炎及降眼压药物治疗,不宜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能预防本病的复发,应该严密观察,长期随访。

  • 标签: 青光眼睫状体炎 综合症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急性冠脉综合治疗的基本措施,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血酶治疗。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抗栓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的预后,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 抗凝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35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婴儿的生存质量。结论有效的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好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护理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干预两种不同护理手段,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其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接诊的16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按采取的护理方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8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60.5%,加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程度为97.7%,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临床加强基础、心理、环境、病症和用药安全等的护理,可帮助患者缓解不稳定情绪,降低患者血压,较大程度地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法值得临床效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护理干预 硫酸镁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19例大田原综合(O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例OS的临床与EEG资料。结果19例患儿均有强直痉挛发作史,7例患儿有部分发作,1例患儿有非对称惊厥发作。首诊发作间期EEG检查均为暴发抑制型(S—B)EEG。10例母孕史及出生史异常。19例患儿均有严重的精神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和早期婴儿强直痉挛发作,暴发抑制型脑电图是大田原综合症两大主要特征。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强直痉挛性发作 脑电图 爆发抑制波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的临床特征是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肥胖这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出现在同一个体,在人群中发病率高,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我们对其进行综合干预,个体化治疗,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调整血脂、抗炎、抗氧化应激、减少微量蛋白尿,另外高强度生活干预也起到预防和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最终改善代谢综合患者的预后,降低代谢综合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综合干预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多囊卵巢综合的中西药物疗法,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受孕率。方法:中药联合达英一35和(或)二甲双胍,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氯米芬。结果:发挥各自的治疗优点,降低各自的副作用,提高妊娠主。结论:将会成为颇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防治并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的检验诊断。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诊断原发性NS应按如下三步进行①是否NS?②是否原发性NS?③是哪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原发性NS?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寒冷损伤综合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儿进行积极复温、消除硬肿、供养,观察预防病情等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在12h内复温38例,24h复温60例,48h复温2例。结论确认本病后应对患儿进行正确护理,供给患者足量的热能、采取正确保暖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寒冷 损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