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重症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结合舒芬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截取我院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常规组55例患者,使用舒芬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55例,使用右美托咪定结合舒芬的方式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率为1.82%,常规组发生率为16.36%;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为老年重症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结合舒芬进行麻醉时,止痛效果明显,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老年重症 舒芬尼 右美托咪定 疼痛情况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可地尔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产生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均分,各50例,A组运用可地尔进行治疗,B组运用可地尔和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绞痛发生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优于A组(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用可地尔和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尼可地尔 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对肝癌患者行以索拉非口服联合放疗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均为本院2020年1月-12月内肝癌确诊患者,总计54例,以抽签法分组,各27例。对照组单独接受放疗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索拉非口服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过程中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癌 索拉非 放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电力生产企业或变电站在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模式下,不断地进行发展探索,尔基水电厂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从早期的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地线管理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厂站设备升级改造等,到如今成为水利行业其中的标准化企业,其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做了许多的工作,这也为电力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对钥匙柜一直以来没有得以更为完善的管理,存在一些隐患,容易发生误操作的可能,使用人员不能得以限制等,故才对智能钥匙管理系统在我厂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智能化  自动化   标准化  钥匙柜   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在晚期肝癌中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安罗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该院2021.6-2022.6月期间选取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TACE),观察组(TACE+安罗替),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 安罗替尼 晚期肝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云南撒族刺绣的发展对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形象、彰显云南文化产业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市场实用性差、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而使其发展不畅。当经济利益渴求超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时,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刺绣也难以传承,并逐渐淡出传统生活领域。面对困境,本文通过推进规模化发展、创造适销对路产品、营销推广、加快人才培养助推刺绣产业跃进,以使之转型成为既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兴产业。

  • 标签: 撒尼族 刺绣  创新 经济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于本院就诊的60 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米力农组、可地尔组及联合组,常规组实施利尿剂及扩血管治疗;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米力农组增加米力农,可地尔组增加尼可地尔,联合组增加米力农及可地尔,随访6个月,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的冠状动脉Gensini 评分、心功能参数、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频次、心衰再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冠状动脉Gensini 评分低于其他三组,联合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其他三组,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收缩期内径(LVESD)低于其他三组,其6MWT长于其他三组,P<0.05。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心衰发作频次低于其他三组,持续时间短于其他三组,P<0.05。联合组的MLHFQ评分低于其他三组, P<0.05。四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可减少心绞痛及心衰发作频次,缩短心衰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该方案的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米力农 尼可地尔 冠心病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阿帕替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1.67%)优于对照组(43.33%)、疾病控制率(83.33%)优于对照组(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MMP-9、AFP、Caspase-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MMP-9、AFP水平均下降,Caspase-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血清VEGF、MMP-9、AFP水平低于对照组,Caspase-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热、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皮疹、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帕替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肿瘤发展进程,但同时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谨慎使用。

  • 标签: 阿帕替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抗γ干扰素(IFN-γ)自身抗体阳性马尔菲篮状菌病(TSM)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54例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TS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表现(肺内征象、支气管改变、胸膜改变及肺外改变)。对肺部受累程度进行CT评分,比较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的差异。结果54例患者中,46例有发热,43例有咳嗽、咳痰,28例有皮肤病变,19例有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显示29例CD4/CD8值降低,32例血小板计数升高。54例患者中仅1例胸部CT无异常表现。其余患者胸部CT征象以纤维条索灶(87.0%,47/54)、淋巴结肿大(75.9%,41/54)、散发结节(74.1%,40/54)、片状实变灶(72.2%,39/54)和胸腔积液(59.2%,32/54)最多见,实变病灶多伴有空气支气管征(63.0%,34/54);病灶多呈双侧分布(77.8%,46/54),38例(70.4%,38/54)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央区域。CT评分提示肺部不同区域受累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IFN-γ自身抗体阳性、HIV阴性的TSM患者临床及胸部CT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多数抗IFN-γ抗体阳性的TSM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皮损、骨关节疼痛症状。胸部CT以条索灶、结节、实变及胸腔积液为主,淋巴结肿大常与上述征象并存,病灶多呈双侧分布。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索阿帕替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口服阿帕替250 mg/d,直到放疗结束、经影像学评估为完全缓解、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或死亡。在所有具有完整基线和安全性数据的患者中评估基线特征、客观反应率(ORR)和不良反应事件。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Cox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ORR为85%(95%CI为72%~98%),中位PFS为17.9个月,2年OS率为62%(95%CI为48%~80%)。近期疗效为无效(HR=0.035,95%CI为0.02~0.652,P=0.025)是OS较差的独立影响险因素,近期疗效为无效(HR=0.104,95%CI为0.017~0.633,P=0.014)和淋巴细胞减少(HR=17.539,95%CI为2.040~150.779,P=0.009)是PFS较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常见不良反应(>60%)为淋巴细胞减少症(76%)、白细胞减少症(68%)和放射性黏膜损伤(65%)。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级不良事件是淋巴细胞减少症(49%)。结论阿帕替联合放化疗对头颈部鳞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可控。对于晚期患者,近期疗效和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是阿帕替联合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 标签: 阿帕替尼 抗血管生成 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法
  • 简介:摘要仑伐替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体内外表现出强大的抗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增殖的能力。帕博利珠单抗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一,可以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相结合,恢复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研究发现,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以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使其从免疫抑制状态转变为免疫支持状态,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效果。本文对仑伐替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基本机制以及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该联合用药方案对炎性因子、辅助型T细胞1(T helper 1 cell,Th1)和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自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5.25±2.42)岁,给予替吉奥治疗;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为(65.33±2.35)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行联合治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为59.09%(26/44),观察组DCR为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37)。治疗后,对照组癌相关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水平分别为(9.20±4.23)U/ml、(2.53±0.41)μg/L、(61.75±14.25)U/ml,观察组CA19-9、CEA及TSGF水平分别为(4.98±2.87)U/ml、(1.96±0.39)μg/L、(53.20±16.37)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76、6.682、2.613,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9.83±1.68)μg/L、(4.98±0.83)pg/ml、(5.62±1.58)μg/L、(12.83±2.41)μg/L,观察组分别为(12.45±1.65)μg/L、(6.12±1.47)pg/ml、(3.18±1.17)μg/L、(8.76±2.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80、4.479、8.232、8.428,均P<0.05)。对照组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3±1.31)个月、(5.10±1.39)个月,观察组分别为(5.31±0.75)个月、(9.33±2.5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37、9.691,均P<0.05)。结论阿帕替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更好,同时在治疗期间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阿帕替尼 替吉奥 晚期胃癌 疗效 肿瘤标志物 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后放疗联合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行3个周期TPF方案诱导化疗。诱导化疗后试验组予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联合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对照组予VMAT联合奈达铂同期化疗。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疗效评价,试验组完全缓解(CR)率为85%(34/40),部分缓解(PR)率为7%(3/40);对照组CR率为93%(37/40),PR率为5%(2/40)(P=0.608)。试验组在消化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损伤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0.030、0.034)。结论VMAT联合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与同期放化疗相比有相似疗效,但不良反应更低。

  • 标签: 鼻咽癌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 尼妥珠单抗 奈达铂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肺腺癌基因突变靶向药物的使用让患者生存受益,而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发生率也在增加。对于单发囊性为主、体积较大的转移瘤,临床上常规采用手术切除或手术穿刺引流后放疗。本文报道2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在吉非替耐药后单发大体积囊性为主脑转移,拒绝采用常规手术+外照射,选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奥希替+观察随访,症状缓解明显。

  • 标签: 脑转移,肺腺癌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阿帕替+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取2019年2月到2022年2月我院晚期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组增加阿帕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相当,差异小(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而言,结合阿帕替与化疗将更具价值,可提升疗效,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化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2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5-2021.7,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在参照组中,实验组在参照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可地尔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与血清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3.55%)相比参照组的(74.19%)要高(P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有效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安罗替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42例采取安罗替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进一步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观察组疾病客观缓解率为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24%,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14%、9.52%,均偏低,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安罗替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的效果理想,有助于病情缓解,并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效;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安罗替尼 伊立替康 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左卡汀应用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透析中心治疗的18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患者)给予左卡汀治疗;观察对比180例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治疗后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更佳(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VS13.33%)更低(t=7.7453,P<0.05)。结论:左卡汀应用于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