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把反腐败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不对的;在反腐败过程中,不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注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也是不对的。”这段精辟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改革开放与反腐败斗争的关系,积极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开放服务 政治局面 现代化建设 共同富裕 会议讲话
  • 简介: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周国朝一、进一步提高在发展市场经济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斗争...

  • 标签: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反腐败斗争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深入开展 经济过程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新要求,这是基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赋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时代使命。我们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高度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夯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

  • 标签: 反腐败斗争 斗争落到实处
  • 简介:本文立足我方作战,从敌我双方军民以及国际力量的五个层面,对舆论宣传在未来反分裂军事斗争中的运用谈了粗浅的看法。

  • 标签: 舆论宣传 军事斗争 分裂
  • 简介: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历史时期所负担的神圣任务,必须在组织上去扩大与巩固党。在新的大革命中,共产党需要数十万至数百万能战斗的党员,才能率领中国革命进入彻底的胜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党员 扩大 中国革命 大革命 斗争
  • 简介:<正>国际海底区域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思想,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与海洋大国的多年对抗中,继专属经济区之后,对新海洋法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发达的海洋大国,凭借其先进的海底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主张按“海洋自由”的原则开发深海海床的资源,使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对一切国家和个人开放。它们还认为,现行国际法已足以调整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底区域的利用和开发,不需要制定任何新的海洋法规则。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国际海底 海洋法会议 海底区域 海洋法公约 发达国家
  • 简介:真正意义上的鸦片走私始于1796年(嘉庆元年),因为这一年嘉庆皇帝颁旨,查禁鸦片从外洋输入,禁止国内种植罂粟,并决定从关税表中剔除鸦片一项。中国早期的鸦片走私主要集中在广州附近,特别是在零丁洋面上。但自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走私开始向福建沿海发展,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即1823年和1832年。鸦片走私会从广州附近转向福建沿海,主要是英国在印度实行的鸦片政策导致鸦片滞销需拓展新的销售市场引起的。

  • 标签: 清代 福建 鸦片泛滥 禁烟斗争 中国 社会效果
  • 简介:2009年,全球范围内的恐怖袭击事件频发,个别地区和国家恐怖活动强烈反弹,全球反恐形势未见根本改观。2009年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的最大特点是:恐怖活动地域较为集中,恐怖袭击以各类军政设施为主要目标,塔利班“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主要反恐国家对反恐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并积极采取反恐军事行动。

  • 标签: 全球 反恐斗争 形势
  • 简介:<正>一、和议前西南各方利益要求及斗争焦点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孙中山领导了第一次护法运动。当时,桂滇军阀也混迹其间,但实际时时准备妥协。桂系篡夺军政府后,北方直皖争斗加剧,徐世昌因高唱“和平”坐收渔利,窃取了大总统职位宣布停战。同时,英美等国为重新瓜分在华利益,也“劝导”南北双方“言和”。所以,南北“主战派”代表孙中山,段祺瑞只得默认已成之局,议定1919年2月20日在上海正式召开和会。

  • 标签: 孙中山 唐继尧 领导 直系 皖系军阀 西南军阀
  • 简介:<正>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云南“冤民万人”,在指挥贺世勋等带领下,包围了矿监兼税使的宦官杨荣的住宅,“焚荣第,杀之投火中,并杀其党二百余人”(《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传二》)。这是云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前来“征商开矿”的宦官推行的暴政,在城市中进行的第一次颇具规模的抗暴斗争

  • 标签: 抗暴斗争 矿监税使 云南人民 宦官 明史 明万历
  • 简介:从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南京政府在10万军力基础上递增到40万人,对中央苏区连续发起了4次“围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以非凡的韬略和英明决策,领导苏区军民英勇奋战,接连4次克敌取胜,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迹。这4次反“围剿”战争,若有一次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岌岌可危,难以存在,每一次反“围剿”都是一场捍卫红色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从4次反“围剿”战争的过程中,可以让人窥知红军取胜的基本经验和深层原因,感悟到个中的真谛和秘诀。

  • 标签: 反“围剿”斗争 中国工农红军 中央苏区 反“围剿”战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苏维埃政权
  • 简介:<正>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孔孟之道的斗争中,有千千万万受剥削压迫最深的劳动妇女参加,在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妇女英雄人物,为我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在人类历史上,被压迫者的任何一次伟大的运动都少不了劳动妇女的参加。劳动妇女,一切被压迫者中最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从来没有而且也不会站在解放运动大道的旁边”。

  • 标签: 劳动妇女 反孔 史话 清军 周秀英 女英雄
  • 简介:1903年2月10日,宛希俨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宛大屋的一个小地主家庭。他从小聪颖过人,在县立高小上学时,成绩非常优秀。14岁时,宛希俨考入武昌启黄中学,不久任学生会主席。在这里,他认识了吴致民、梅电龙、李子芬等进步青年,并结为知己。他们经常一起聆听恽代英等革命家的讲演,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考并讨论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在宛希俨看来,当前的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四书五经所能解决的,在新思想的熏陶下,他决心努力寻求革命真理。

  • 标签: 革命斗争 《新青年》 社会问题 黄梅县 湖北省 学生会
  • 简介: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移到了德国,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居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但是,由于德国党在合并问题上对拉萨尔主义做了无原则的让步,因而使党在思想理论上产生了严重的混乱,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严重泛滥,杜林就是当时这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 标签: 反杜林论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工人运动 七十年 十九世纪
  • 简介:从1926年3月24日直鲁联军占领天津并建立军阀专制统治,天津的革命形势便直转直下。尽管中共天津地委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例如调整斗争策略、将革命活动转入地下、隐蔽党团组织和领导干部,等等。但由于反动军阀的疯狂搜捕和血腥镇压,先后发生了中共天津地委机关和联络场所遭敌人破坏,地委领导干部遭逮捕,有些干部被反动军阀当局残酷杀害的严重事件。

  • 标签: 革命形势 挫折 领导干部 专制统治 斗争策略 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