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高度尼古丁依赖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度尼古丁依赖男性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氟洛芬酯组(F组)、地佐辛+氟洛芬酯组(DF组)。麻醉诱导前,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F组静脉注射氟洛芬酯2 mg/kg,DF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氟洛芬酯l mg/kg。评估入PACU即刻(T1)、入PACU 15 min(T2)、离开PACU(T3)、术后24 h(T4)的VAS评分和布氏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各时点VAS与BCS评分,术后补救地佐辛、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T1、T2、T4时VAS评分高于D组、F组和DF组(P<0.05)。C组T3时VAS评分高于F组和DF组(P<0.05)。DF组T4时VAS评分低于D组和F组(P<0.05)。C组各时点BCS评分均低于D组、F组和DF组(P<0.05),DF组T4时BCS评分高于D组和F组(P<0.05)。C组术后补救地佐辛发生率高于D组、F组和DF组(P<0.05),F组术后补救地佐辛发生率高于DF组(P<0.05)。D组嗜睡发生率高于C组和DF组(P<0.05)。4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洛芬酯和地佐辛联合应用对尼古丁高度依赖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尼古丁依赖 腹腔镜治疗术 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鞘内布卡因混合舒芬太尼麻醉在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在我院行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 100 例 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舒 芬太尼麻醉药物 ,观察组患者实施 鞘内布卡因混合舒芬太尼麻醉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小于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p<0.05 )。 结论 :在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 鞘内布卡因混合舒芬太尼麻醉,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鞘内布比卡因混合舒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卡因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前47例产妇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应用布卡因进行麻醉,并设为常规组,对后47例产妇行剖宫产术时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卡因进行麻醉,并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产妇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牵拉痛及寒战情况。结果:手术前,二者在心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产妇心率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现牵拉痛及寒战情况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术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切实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产生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导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既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内涵。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神奇的莫乌斯带》为课例,对课堂导入设计的形式与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与分析,希望能对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小学数学 课堂导入 导入形式 导入内涵
  • 简介:【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6年版)》的发布为培智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指明了方向。培智学校生活数学的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本文以《长短》为例,探讨教师需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适合的内容;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应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具体方法上要注意教与学的结合。

  • 标签: 新课标 生活数学 教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氟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作用的疗效评价。 方法: 设置研究时间区间为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 70 例,根据患者实施手术期间采用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归入研究组( N=35 )和对照组( N=35 )。其中采用舒芬太尼镇痛的对象分置对照组,采用氟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的对象分置研究组。对比分析药物发挥的临床效用。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术后 12h 、 24h 时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小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氟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洛铂联合表柔星、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2例转移性胃癌患者分别采用洛铂联合表柔星、卡培他滨治疗和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星、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洛铂联合表柔星、卡培他滨一线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较好,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有延长的趋势,但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转移性胃癌 洛铂 表柔比星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浊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中存在的差异和偏倚的评价。方法 通过选择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的实验组对象,与此同时选择128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考组,两组患者均运用免疫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集的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最后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和偏倚等进行评价。结果 设定Y为免疫浊法的测定值,X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值,最终得出直线回归的方程式=(0.966X+0.0491),r=0.9912,进一步表明两者间的相关性良好。免疫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具良好重复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显著高于免疫透射浊法,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结果十分准确,能够当作临床的参考标准,而免疫浊法的检测整体较为简单且容易操作,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具备一定的相关性,比较适用在广大的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肝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分析肝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鉴定miRNA对肝癌干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采用不同浓度(0、150、300 μmol/L)多柔星处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96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采用肝癌干细胞来源外泌体(Exo-NC组)、转染miR-196a抑制剂处理后的外泌体(Exo-Inhibitor组)培养肝癌细胞,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7的活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Do-PBS组、Do-Exo-Inhibitor组、Do-Exo-NC组,每组各5只,采用裸鼠移植瘤实验分析miR-196a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分离纯化了CD133+ Huh7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外泌体,发现miR-7162-3p、miR-1910-5p、miR-3613-3p、miR-196a、miR-155-5p表达上调,miR-1246和miR-3613-5p表达下调。外泌体中miR-7162-3p、miR-196a和miR-155-5p对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miR-1910-5p、miR-196a和miR-155-5p对肝癌干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中miR-196a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在反应24 h时,多柔星浓度在0、150、300 μmol/L时miR-196a的表达量分别为0.96±0.05、1.23±0.05和2.33±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96.90,P<0.001);48 h时,多柔星浓度在0、150、300 μmol/L时miR-196a的表达量分别为1.02±0.07、2.35±0.05和2.89±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00,P<0.001)。Exo-NC组肝癌细胞在多柔星浓度为0和300 μmol/L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7%±0.19%和11.64%±0.27%,Exo-Inhibitor组分别为18.80%±1.91%和22.79%±1.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48;t=4.96,P=0.038)。未使用多柔星处理时,Exo-NC组在24 h和48 h的caspase3/7比值分别为0.94±0.08和0.97±0.09,Exo-Inhibitor组分别为1.56±0.01和1.58±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08;t=6.07,P=0.026)。使用300 μmol/L多柔星处理细胞后,Exo-NC组在24 h和48 h的caspase3/7比值分别为0.95±0.07、1.36±0.08,Exo-Inhibitor组分别为2.84±0.08、3.20±0.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0,P=0.002;t=15.78,P=0.004)。Do-PBS组、Do-Exo-Inhibitor组和Do-Exo-NC组3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依次增大,分别为(1 051.86±89.90)mm3、(1 310.91±86.66)mm3和(2 185.14±352.34)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8,P<0.001);3组移植瘤重量依次增加,分别为(0.36±0.10)g、(0.39±0.12)g和(0.76±0.1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02);转染miR-196a抑制剂后裸鼠移植瘤肿瘤内miR-196a的表达显著降低,3组表达量分别为1.05±0.16、0.38±0.08和2.17±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93,P<0.001)。结论肝癌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通过其中的miR-196a增强肝癌细胞对多柔星的耐药性。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 外泌体 miR-196a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3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 15例患者命名为常规组(给予氟洛芬酯治疗),另外 15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洛芬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结果:实验组的免疫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免疫状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联合氟洛芬酯对患者的影响积极,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状态,镇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多模式镇痛中地佐辛 氟比洛芬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采用免疫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主体为本院收集的常规血液标本,共计 70 份,所有标本均采用免疫浊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检测,对比检验数值的偏差。 结果:检验结果表示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取得的各项数值均高于免疫浊法,数值差异 为 P<0.05 。 结论: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以作为临床参考标准,而免疫浊法因操作简便,适合推广应用于基层医院。

  • 标签: 免疫比浊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疝气手术使用左布卡因复合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的作用。 方法:根据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的 40例疝气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最小 50岁,最大 80岁,患者使用 L2~ 3间隙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初次使用剂量为 1%利多卡因复合 0.375%左布卡因 10 mL, 10分钟没有出现并发症,则根据制定的麻醉方案未进行持续泵注 1%利多卡因复合 0.375%左布卡因,控制给药速度 6 mL/h。 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均良好,没有并发症病例出现。 结论:利多卡因符合左布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疝气手术中的效果非常突出,能够安全可靠的维持手术麻醉需求,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 利多卡因;左布卡因;疝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星脂质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选择研究了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资料,将这些患者用随机函数分为了观察组(n=25)以及对照组(n=25),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硼替佐米结合脂质体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星脂质体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缓解率远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时,对其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星脂质体治疗方式疗效好,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硼替佐米 多柔比星脂质体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冠根种植单冠修复体治疗对口腔种植患者植体周边骨吸收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冠根种植单冠修复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冠根小于1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冠根1~2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累计存留率、种植体周边骨吸收状况以及咀嚼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3年累计存留率为95.6%,对照组患者为9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年后的种植体周边骨吸收状况为(0.11±0.08),对照组患者为(0.09±0.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咀嚼功能的改善情况:良好为71.1%,一般为20.0%,较差为8.9%;对照组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情况:良好为68.9%,一般为20.0%,较差为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口腔种植患者进行不同冠根种植单冠修复体进行治疗,冠根小于1和冠根1~2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没有很明显的区别,两者都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冠根比 单冠修复体 口腔种植 周边骨吸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洛芬酯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寿光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D、F、DF四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C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D组注射右美托咪定,F组注射氟洛芬酯,DF组注射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洛芬酯。观察四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进行镇痛效果的评价,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行术后焦虑状况评定。结果C、D、F、FD组拔管时间分别为(16.66±3.37)min、(24.63±2.80)min、(14.55±3.74)min、(26.22±3.45)min,D组、DF组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F组(F=4.59,P<0.01)。D组苏醒时间[(17.98±2.54)min]、DF组苏醒时间[(17.84±3.63)min]均明显长于F组[(10.92±2.21)min]、C组[(9.95±2.16)min](F=5.01,P<0.01)。DF组苏醒后30 min、3 h、6 h和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和D组(F=4.53、4.59、4.61、4.35,均P<0.01)。C、D、F、FD组的Riker镇静评分分别为(5.28±1.81)分、(4.20±1.56)分、(4.24±2.01)分、(3.76±1.43)分,DF组的Riker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三组(F=3.01,P<0.01)。DF组手术后3 h、1 d和3 d认知功能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F=4.95、4.45、4.51,均P<0.01)。结论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氟洛芬酯可显著降低甲状腺手术后疼痛,缓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右美托咪定 氟比洛芬酯 甲状腺 外科手术 疼痛,手术后 认知 临床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星(PLD)在骨肉瘤化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经典型骨肉瘤患者276例,其中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顺铂和多柔星(ADM)联合化疗的213例患者为ADM组,其他63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中除PLD替代ADM外,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和化疗周期均相同,为PLD组。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并行手术治疗。采用Huvos评级系统评估肿瘤坏死率,以坏死率90%为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评价患者化疗后的血液学、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结果PLD组和ADM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外科边界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后PLD组和ADM组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例行肿瘤坏死率检测。PLD组27例中,肿瘤坏死率>90% 11例;ADM组107例中,肿瘤坏死率>90% 4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PLD组和ADM组复发率分别为7.8%(4/51)和7.3%(12/164),转移率分别为19.6%(10/51)和16.5%(27/16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2和3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LD组患者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粒细胞降低程度均低于ADM组(均P<0.001),两组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口腔炎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LD与ADM在骨肉瘤中的化疗效果相似,PLD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以粒细胞减少为代表的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肉瘤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多柔比星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了解达加群酯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04年1月至2019年4月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首要怀疑药物为达加群酯的不良事件(AE)和出血事件报告,依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中药物不良反应术语集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出血事件报告进行分类,并提取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剂量和AE发生情况。采用报告比值(ROR)法、比例报告比值(PRR)法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等3种方法,分别基于SOC和PT对达加群酯相关出血事件信号进行检测,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判断该信号为可疑出血事件信号。结果共获得以达加群酯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56 501份,其中出血事件报告19 737份(34.93%)。19 737例患者中,男性9 687例(49.08%),女性9 790例(49.60%),性别不详者260例(1.32%);年龄18~95岁,<75岁者2 742例(13.89%),≥75岁者15 051例(76.26%),年龄不详者1 944例(9.85%);达加群酯给药剂量为110 mg、1次/d者416例(2.11%),110 mg、2次/d者2 346例(11.89%),150 mg、1次/d者525例(2.66%),150 mg、2次/d者4 012例(20.33%),剂量不详者12 438例(63.02%);发生严重出血事件者9 242例(46.83%),死亡3 260例(16.52%)。3种方法均检测出阳性信号的SOC为胃肠系统疾病(14 382例,72.8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 216例,16.29%)、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1 462例,7.41%)、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576例,2.92%)和眼器官疾病(101例,0.51%),信号强度居前3位者为胃肠系统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PT共32个,对应于胃肠系统疾病的阳性PT为12个,信号强度居前5位者依次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慢性消化道出血和黑便;对应于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阳性PT为2个,强度居前者为泌尿道出血;对应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阳性PT为11个,信号强度居前5位者依次为颅内出血、颅内血肿、出血性卒中、硬膜下出血和硬脊膜外出血;对应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的阳性PT为4个,信号强度居首位者为皮下出血;对应于眼器官疾病的阳性PT为2个,强度居前者为结膜出血。结论出血事件是达加群酯较严重的AE,消化道出血多见。≥75岁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达比加群 出血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术后2 h血白细胞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2 364例患者,男1 613例,女751例。年龄(54.9±14.0)岁。体质指数(23.9±2.8)kg/m2。结石最大径(10.9±6.2)mm。结石位于左侧1 305例,右侧1 018例,双侧41例。术前体温(36.8±0.4)℃。血糖(5.7±1.5)mmol/L。血WBC(7.4±4.6)×109/L,中性粒细胞0.62±0.11。C反应蛋白(20.1±59.3)mg/L,降钙素原(1.6±11.8)μg/L,白细胞介素-6(11.3±32.9)pg/ml。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465例。qSOFA诊断尿脓毒血症的标准为:①呼吸频率≥22次/分;②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③精神状态改变。满足1项记1分,qSOFA≥2分为阳性,诊断为尿脓毒血症。结果本研究2 364例的手术时间(39.3±23.0)min。术后2 h血WBC(6.7±2.9)×109/L,中性粒细胞0.70±0.12。qSOFA评分阳性69例,阴性2 295例。15例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0.6%。尿脓毒血症组和非尿脓毒血症组qSOFA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和54例,术前/术后2 h血WBC比分别为2.5±1.6和0.7±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χ2=16.20,P<0.001)、结石体积大(t=2.14,P=0.050)、术前血WBC(t=2.51,P=0.025)、中性粒细胞(t=2.90,P=0.012)、C反应蛋白(t=2.58,0.028)、降钙素原(t=16.09,P<0.001)、白细胞介素-6(t=7.88,P=0.032)升高、术前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χ2=21.10,P<0.001)、术前/术后2 h血WBC>1(t=4.51,P=0.001)、qSOFA阳性(χ2=502.10,P<0.001)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有关。将qSOFA阳性且术前/术后2 h血WBC>1的患者定义为尿脓毒血症高危患者。单独使用qSO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8,阳性预测值为21.7%;单独使用术前/术后2 h血WBC的AUC为0.98,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38.5%;qSOFA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的AUC为1.00,特异性为98.3%,阳性预测值为93.8%,与前两者相比其预测效力明显提高。结论qSOFA阳性联合术前/术后2 h血WBC>1可以在术后2 h早期、快速、准确地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尿脓毒血症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