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先天性肌斜颈患者颌面部对称,探讨颈部肌肉功能异常对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先天性肌斜颈患者20例(男14,女6),拍摄头颅后前位定位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颌面结构形态、位置的对称。结果面中部、面下部中线均偏向患侧(P〈0.01),患侧面部高度、上颌骨垂直高度、下颌骨体长度均较对侧小(P〈0.01),乳突发育优于对侧;患侧髁突、颧弓较对侧偏外(P〈0.01),颧弓相对于颞部塌陷(P〈0.01);同时发生下颌骨向患侧的旋转移位,加重了下颌骨的不对称畸形。结论先天性肌斜颈可以导致儿童早期发生颌面部发育不对称,颈部结构与功能对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斜颈 替牙期 颌面部对称性 头影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症(PSEK)伴发症状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方法收集2016—2017年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个蒙古族PSEK家系,并利用数据库检索1980—202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较为完整的40个PSEK家系和156例散发病例,分析PSEK伴发症状。结果共纳入较为完整的PSEK家系40个,共714例。PSEK伴发症状较多见,国外发生率为57.38%,国内发生率为37.42%;国外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掌跖角化症(PPK),其次为甲改变、神经症状、发育异常、合并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等,且伴发症状较重;国内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甲改变,其次为PPK、潮湿多汗、瘙痒、疼痛及一些皮肤病等,且伴发症状较轻。结论PSEK伴发症状较多,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样本量的扩大可对该疾病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 标签: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皮肤角化病,掌跖 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症(PSEK)伴发症状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方法收集2016—2017年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个蒙古族PSEK家系,并利用数据库检索1980—202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较为完整的40个PSEK家系和156例散发病例,分析PSEK伴发症状。结果共纳入较为完整的PSEK家系40个,共714例。PSEK伴发症状较多见,国外发生率为57.38%,国内发生率为37.42%;国外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掌跖角化症(PPK),其次为甲改变、神经症状、发育异常、合并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等,且伴发症状较重;国内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甲改变,其次为PPK、潮湿多汗、瘙痒、疼痛及一些皮肤病等,且伴发症状较轻。结论PSEK伴发症状较多,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通过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样本量的扩大可对该疾病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 标签: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皮肤角化病,掌跖 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 简介:在求解抽象函数的相关问题中,学生对函数对称和周期性问题容易混淆而出错,或求解困难.通过给出的三组重要结论,能给学生以清晰的认识,而且在解选择、填空题时可直接应用,既准又快。

  • 标签: 对称性 周期性 重要结论 举例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职业噪声聋患者双耳不对称听力损失的特征,探讨引起不对称听力损失的可能原因。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集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已诊断为职业噪声聋的患者423例。以在住院期间相隔3 d以上的连续3次纯音听阈测试(PTA)结果各频率听阈值最小值和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各频率反应阈为依据,以GBZ 49-2014《职业噪声聋的诊断》标准为基础,计算加权值;采用配对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接触噪声工龄、诊断分级患者双耳PTA听阈加权值和ASSR反应阈加权值的差异和关系。结果职业噪声聋患者男性369人(87.23%),女性54人(12.77%);年龄为(41.8±7.6)岁;工龄为(10.1±6.2)年。职业噪声聋患者左耳PTA听阈加权值、ASSR反应阈加权值均高于右耳(P<0.001)。男性、年龄≤40岁和41~60岁、工龄3~9年、分级为轻度的患者左耳PTA听阈加权值和ASSR反应阈加权值均高于右耳(P<0.05);特征变量均衡化后,各组左耳PTA听阈加权值和ASSR反应阈加权值亦均高于右耳(P<0.05)。职业噪声聋患者左右耳PTA听阈加权值与ASSR反应阈加权值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职业噪声聋患者双耳听力损失存在不对称,且左耳听力损失高于右耳。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听力损失 职业性噪声聋 不对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疗效。方法选取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病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14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4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2.9%、0.0%,均优于对照组的71.4%、1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称红斑角化病,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进行性 对称性 红斑角化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Ⅰ类与骨Ⅱ类患者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定点测量,探讨两类患者之间下颌骨对称的差异,分析下颌骨对称与ANB角的相关关系。方法本文为回顾研究。纳入骨Ⅰ类及骨Ⅱ类患者各30例,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初诊拍摄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下颌骨标志点的标定和线距的测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部的相关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骨Ⅰ类组中双侧髁突最后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2.76±2.47) mm,右侧:(53.95±2.21) mm,P=0.004]、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9.40±3.31) mm,右侧:(60.79±3.37) mm,P=0.013]、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7.88±2.18) mm,右侧:(48.84±2.54) mm,P=0.012]、喙突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6.59±2.49) mm,右侧:(47.28±2.54) mm,P=0.043]和下颌升支长度[左侧:(57.00±4.50) mm,右侧:(57.97±4.96) mm,P=0.020];骨Ⅱ类组所有项目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测量项目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Ⅰ类组:(1.39±2.88) mm,骨Ⅱ类组:(-0.16±2.74) mm,P=0.037]、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Ⅰ类组:(0.96±1.95) mm,骨Ⅱ类组:(-0.15±1.97) mm,P=0.033]和下颌升支长度[骨Ⅰ类组:(0.97±2.14) mm,骨Ⅱ类组:(-0.38±2.61) mm,P=0.033],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角点的不对称与ANB角度呈负相关(r=-0.308,P=0.017)。结论骨Ⅰ类患者治疗前下颌骨的不对称较骨Ⅱ类患者更明显,下颌角的不对称与ANB角具有一定的相关

  • 标签: 锥形束CT 骨性Ⅰ类 骨性Ⅱ类, 下颌骨不对称性 三维测量
  • 简介:函数的奇偶性、周期对称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知道其中两个就能得出另外一个,这对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很有帮助。本文结合例题对此做一简要探讨。

  • 标签: 函数 奇偶性 周期性 对称性 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区13~18岁无明显下颌偏斜青少年的颌面部软组织对称情况,探讨形成颌面部不对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13~18岁青少年,通过肉眼观察以及软件测量对其正面照进行评估,分析影响颌面部软组织对称的相关因素.结果对称组及不对称组在性别构成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角点Go'与口角点Ch到中线距离的比值在对称组(1.036±0.015和1.049±0.075)及非对称组(1.067±0.037和1.137±0.12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角点Go'与口角点Ch的非对称率在对称组与非对称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深圳市青少年的颌面部软组织的不对称发生率未见性别差异.Go'、Ch非对称率均值分别达到了6.1%和11.1%之后,面部的不对称能为肉眼所识别.软组织下颌角点Go'为面部不对称的主要影响因素,正畸临床医师应谨慎评价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正畸患者的颜面部对称情况.

  • 标签: 颌面部 对称性 软组织 青少年
  • 简介:本文根据Hoskins提出的对称稳定理论及判据,对三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判据在暴雨诊断预报中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对称不稳定 判据 暴雨 诊断
  • 简介:摘要良性对称脂肪瘤病是一种脂肪代谢异常的罕见良性病变,表现为脂肪组织的异常堆积。该病诊断并不难,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对2例典型的良性对称脂肪瘤病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脂肪瘤样病 诊断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针对一类单自由度含阻尼的强非线性Duffing方程,在没有任何假设和近似的前提下,根据微分方程群不变性理论,经过Lie点变换,证明在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系统的特殊无穷小对称可导出系统线性无关的不同形式积分因子,进而给出该类动力学方程的两个首次积分,结合消元法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精确解析解提供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DUFFING方程 无穷小对称性 积分因子 首次积分
  • 简介:先证者,男,27岁。主因双侧手足背色素加深伴色素减退26年,于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岁时其父母即发现手背、足背有白色斑点,并逐渐增多,与身体发育成比例增大,无疼痛、瘙痒及其他等不适,皮损无季节变化。

  • 标签: 色素异常症 遗传性 对称性
  • 简介:摘要现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跨径桥梁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设计和施工中,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桥梁预应力结构施工,一般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要求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误差不得超过6%。本文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钢绞线施工详细介绍了不对称钢绞线0位移点的确定方法及0位移点钢绞线两端的理论伸长量。

  • 标签: 钢绞线 伸长量 不对称 计算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基底节区对称低密度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肝豆状核变性5例、中毒性病变5例、Wernicke脑病2例、Huntington氏大舞蹈病1例的CT平扫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13例中,CT示双侧豆状核低密度5例、苍白球5例、双侧豆状核伴胼胝体1例、壳核伴外囊1例、壳核伴尾状核1例;双额顶叶低密度3例、单侧壳核出血1例、大脑萎缩3例。结论CT平扫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低密度可见于多种疾病,需结合其他征象和临表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基底节区 对称性低密度病变 CT
  • 简介:自从公元一千年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越南就不得不面对“地理位置的束缚”。越南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中国拥有共同的边界。时至今日,越南8800万的总人口数只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数。正如布兰特利·沃马克(BmntlyWomack)在他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中指出:在已记录的历史中,中越两国双边关系都是一种持续的不对称结构。

  • 标签: 越南 中国 对称性 成熟 不对称结构 民族国家
  • 简介:遗传对称色素异常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病,其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1q11-1q21上,已经发现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基因(DSRAD基因)的突变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笔者报到了一家族四代人中14人患病。

  • 标签: 色素异常症 遗传性 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