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典测尘方法——滤膜称重法是测定可吸入颗粒质量浓度的基本方法。关于基本测尘方法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制定的国家标准:BG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以及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 标签: 粉尘测定 作业场所空气 中期 大气飘尘 浓度测定 B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大气细颗粒(PM2.5)浓度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生态学研究。收集深圳市眼科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2018年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逐日就诊资料(包括就诊日期、性别、年龄等)及同期大气污染(PM2.5、可吸入颗粒、SO2、NO2、CO和O3)及气象(气压、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正态分布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相关关系,非正态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使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PM2.5浓度与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纳入的过敏性结膜炎儿童16 133人次,年龄2个月至18岁,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49.3%和50.7%。2018年深圳市日均大气PM2.5浓度为22(15,31)μg/m3。大气PM2.5浓度与过敏性结膜炎就诊量的相关系数为0.150(P=0.004)。单污染模型显示,大气PM2.5浓度对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在滞后第3天效应最强(相对危险度为1.111,95%可信区间为1.071~1.152),大气PM2.5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门诊量增加11.112%(95%可信区间为7.011%~15.212%)。多污染模型显示,引入NO2、O3、CO后,大气PM2.5浓度对过敏性结膜炎就诊效应强度有所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大气PM2.5浓度与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就诊量呈正相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08-614)

  • 标签: 结膜炎 变应性 颗粒物 空气污染 季节 儿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认知水平较过去相比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作为对人类健康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围绕着大气颗粒所进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便以大气颗粒作为检测分析的对象,以能够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进行同步检测与分析的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以固相微萃取为代表的同步检测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多环芳烃 多氯联苯 同步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油废气颗粒(diesel exhaust particulates,DEP)是否通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损伤。方法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系构建血脑屏障体外模型,按照DEP染毒浓度不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g/mL)和实验组(DEP浓度为12.5、25、50、100 μg/mL),染毒48 h后,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ZO-1的表达。结果bEnd.3细胞经不同浓度DEP染毒48 h后,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GSH-Px活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51±2.22)U/mg protein比(23.22±3.27)U/mg protein,q=4.741,P<0.05];活性氧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8±0.03)比(1.00±0.00),q=12.400,P<0.05];IL-1β分泌水平显著增加,25,50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4±0.36)ng/L,(3.20±0.37)ng/L,(3.26±0.33)ng/L比(1.76±0.09)ng/L,q值分别为6.708、5.982、6.216,P值均<0.05];IL-6分泌水平显著增加,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79±4.20)ng/L比(20.31±1.12)ng/L,q=15.000,P<0.05];TNF-α分泌水平显著增加,50 μg/mL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88±4.77)ng/L,(24.41±6.53)ng/L比(7.54±2.81)ng/L,q值分别为4.715、5.962,P<0.05];claudin-5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2.5,25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7±0.16)、(0.92±0.17)、(0.37±0.12)比(1.24±0.11),q值分别为5.551、5.152 、11.280,P<0.05];ZO-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25、50和100 μ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46±0.06)、(0.39±0.08)、(0.30±0.05)比(1.06±0.13),q值分别为6.724、7.572、8.470,P<0.05]。结论DEP可能通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进而造成血脑屏障损伤。

  • 标签: 柴油废气颗粒物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粒径颗粒数量浓度短期暴露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群研究设计,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某小学招募65名6~9岁小学生。随访3次,每次随访时测量受试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水平并收集颊黏膜样品;同时监测每次随访开始前3 d至随访结束这一时间段校园内的不同粒径颗粒数量浓度(PNC)及温度和湿度水平。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粒径PNC与儿童呼吸系统健康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滞后2 d的PNC0.25~0.40 μm (粒径为0.25~0.40 μm的PNC)每升高1个IQR个/cm3,FVC、FEV1及ACE分别下降60.15(95%CI:88.97,31.32)ml、34.26(95%CI:63.22,5.31)ml、6.00(95%CI:9.15,2.84),FeNO升高12.10%(95%CI:3.05%,21.95%)。不同粒径PNC升高相关的指标效应值存在粒径越小,相关的效应越大的趋势。结论颗粒短期暴露与儿童肺功能、颊黏膜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及气道炎症反应升高有关;颗粒粒径越小,其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可能就越大。

  • 标签: 颗粒物 儿童 定群研究 粒径
  • 简介:摘要:现代船舶制造绿色现代制造系统技术理念是一种指集技术、制造、管理活动于三位一体的“绿色”制造理念,在充分保证现代船舶制造产品使用功能、质量和制造成本的最大前提下,采用一种综合考虑船舶环境影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绿色现代船舶制造管理技术,采用新材料技术、新型原材料、新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的。环保技术在船舶涂装技术改进中的应用更符合绿色造船的要求。

  • 标签: 船舶 绿色涂装 颗粒物排放 治理
  • 简介:摘要时下,社会进步带动石油化工、生产加工等行业发展,但是其发展也导致大气问题逐渐严重,中低浓度颗粒污染废气严重。中低浓度颗粒污染废气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上对其治理技术研究较多,但是单一治理技术具有片面性,需采用组合技术实施全面治理。笔者就“预处理+光催化,结合吸附净化”组合治理工艺及新技术开发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应用论述其优势,为中低浓度颗粒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中低浓度 含颗粒污染物 废气 组合治理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PM2.5的细胞毒性并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PM2.5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为靶细胞,研究PM2.5水溶成分及HSYA作用后细胞活力及氧化损伤,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ROS则呈现增高趋势,染毒浓度为100、200、400、800、1600、3200μg/mL,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00±0.80、98.00±1.20、96.42±1.52,93.61±1.80(P<0.05)、86.79±1.03、56.01±2.00(P<0.01)。ROS荧光灰度值分别为158±48、160±56,178±42(P<0.05),198±45、229±38、252±40(P<0.01)。羟基红花黄色素-A干预后与1600μg/mLPM2.5组相比,细胞存活率94.86±0.50(P<0.01),ROS荧光灰度值160±38(P<0.01)。结论太原地区大气细颗粒PM2.5水溶成分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抑制PM2.5损伤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标签: PM2.5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羟基红花黄色素-A ROS
  • 简介:基于2015年秋末冬初华北地区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利用无人直升机搭载的气溶胶采样装置和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北京顺义及房山地区近地面大气颗粒进行探测,分析了重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廓线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重雾霾天气过程粒径小于1.0μm的气溶胶数浓度随高度变化不明显,粒径大于1.0μm的气溶胶数浓度随高度呈弱的减小趋势,说明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近地面层大气颗粒的粒子数相对稳定,亚微米级气溶胶数浓度较高,而粗粒子气溶胶数浓度较低。基于无人直升机搭载的气溶胶采样装置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质量浓度廓线表明,50m高度大气颗粒质量浓度较高,最大浓度达700μg·m-3。

  • 标签: 雾霾 大气颗粒物 质量浓度 数浓度廓线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五个公共建筑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PM2.5等颗粒浓度的现场测试和对标分析,探究了各类公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室内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实测发现五个公建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室外源为各类公建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因此,为控制室内PM2.5浓度,保证室内人员健康,建议提高门窗气密性,减弱门窗、缝隙等的渗透作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作过滤处理;过渡季节新风量加大时,尤其要注意对新风的过滤和净化。此外,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在新风处理的同时,建议采用局部排风或净化设备。

  • 标签: 公共建筑 PM2.5来源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双齿围沙蚕是底栖多毛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近海和河口环境中.本文研究了天津北塘河口双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的再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对沉积颗粒有显著的混合能力,其中对小粒径颗粒的混合作用强于大粒径颗粒.小粒径颗粒可以被沙蚕摄食随粪便排出.

  • 标签: 沉积颗粒物 再造作用 多毛类 Perinereisaibuhitensis 河口沉积
  • 简介:2005年1月到12月,在贵阳市区采集TSP样品,分析了其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性质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TSP浓度年均值为106.60μg/m^3;各离子摩尔浓度的大小顺序为:SO4^2->NH4^+>Ca^2+>NO3^->K^+>Na^+>C^->Mg^2+>F^-。TSP及其组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TSP、Cl^-、SO4^2-、NO3^-、NH4^+、K^+、Na^+、Ca^+和Mg^2+浓度的冬/夏比值分别为1.29、5.23、1.35、2.37、1.73、1.22、1.84、1.23和1.02。影响TSP、Ca^2+、Mg^2+和F^+的气象参数主要是相对湿度和风速,影响SO4^2-、NO3^-、NH4^+,和Cl^-的是温度。TSP大多呈微酸性,可能是高含量的SO4^2-所致。NH4^+与SO4^2-的相关性最好(R为0.85),NH^+与SO4^2-的摩尔比值为0.8,说明NH4^+主要以(NH4)2SO4的形式存在。

  • 标签: TSP 水溶无机离子 季节性变化 气象参数 贵阳
  • 简介:摘要:危险废物因其含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或易燃性等特点,严重威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安全。危险废物(以下简称危废)种类繁多,危险特性各异,处置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焚烧法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危废焚烧处置过程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包括颗粒、酸性气态污染等。其中颗粒既含有多种有害的重金属汞、铬、铅等以及其化合;又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同时自身也具有催化作用,例如颗粒中的Fe2O3,可催化SO2,使其氧化成SO3,SO3吸收水蒸气能生成比SO2毒性大10倍的硫酸雾。因此,颗粒排放浓度是环保工艺设计中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 标签: 危险废物 焚烧系统 低颗粒物 排放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顺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 年 12 月 ~ 2017 年 6 期间收治的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 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 不含顺方案 ) ;观察组总计 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联合治疗( 方案 ) 。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 结果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顺;放疗;晚期食管癌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新药二联方案(TP、GP、NP)和传统三联方案(MVP、MI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比较,旨在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用二联方案治疗共有30例,其中NP12例,GP11例,TP7例;三联方案治疗共30例,其中MVP17例,MIP1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X^2检验具有可比性。结果:二联组(NP、GP、TP)平均有效率(CR+PR)为53.33%,中位生存期8.6个月,1年生存率48.6%,三联组(MVP、MIP)平均有效率(CR+PR)为26.67%,中位生存期4.2个月,1年生存率为18.6%,两组疗效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生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两者毒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联方案比三联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能提高有效率,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顺铂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对支气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及颗粒的影响。方法依照支气管镜室有无人员活动和空气净化器,将实验分成四组:动态无净化组、动态净化组、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在五个不同时间点(0、0.5、1、2、4h)对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和分析,用浮游菌法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并培养、计数,用DT9881M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颗粒浓度,统计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动态无净化组的细菌、真菌、总微生物(细菌+真菌)、PM2.5和PM2.5~10.0菌落数/浓度分别为(113.53±7.78)CFU/m3、(89.67±7.17)CFU/m3、(203.20±10.92)CFU/m3、(86557.20±4158.29)个/m3和(659.69±38.91)个/m3,静态无净化组分别为(84.33±3.65)CFU/m3、(65.00±2.65)CFU/m3、(149.33±4.98)CFU/m3、(45812.64±1279.61)个/m3和(189.15±4.64)个/m3,动态净化组分别为(84.80±8.08)CFU/m3、(90.40±5.50)CFU/m3、(175.20±9.22)CFU/m3、(49336.38±2039.16)个/m3和(218.36±7.02)个/m3,静态净化组分别为(67.80±5.63)CFU/m3、(38.27±3.70)CFU/m3、(106.07±6.76)CFU/m3、(29772.53±2212.93)个/m3和(124.80±7.16)个/m3,细菌、总微生物、PM2.5、PM2.5~10.0菌落数/浓度动态组高于静态组,无净化组高于净化组(均P<0.05),真菌菌落数动态无净化组高于静态无净化组,静态净化组低于静态无净化组(均P<0.05),动态净化组与无净化组间无明显差异(P=0.936)。结论人员活动增加支管镜室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的菌落数/浓度,空气净化器能降低支气管镜室空气中的细菌、总微生物和颗粒的菌落数/浓度。

  • 标签: 支气管镜室 空气净化器 细菌 真菌 PM2.5 PM2.5~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PM2.5)污染对中国57个城市抑郁症患者住院费用和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57个城市的84 20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获取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住院情况,同期环境暴露数据源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全国空气质量数据。利用基于类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各城市PM2.5暴露效应,采用自然平滑样条函数控制移动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期的非线性混杂。结果所纳入城市中,南方城市占50.88%(29个);女性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别占62.65%、63.50%和60.85%(分别为42 735例、56 778.19万元和114.16万天)。40~64岁年龄组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占比分别为59.15%(40 346例)、53.92%(48 214.60万元)和52.07%(97.68万天)。大气PM2.5水平与抑郁症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呈正向关联,滞后0~2 d PM2.5暴露水平的移动平均值每增加10 μg/m3,抑郁症住院人数相应增加0.64%;住院病例数、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的归因于PM2.5暴露的百分比(95%CI)分别为3.35%(0.57%,6.04%)、3.04%(0.52%,5.48%)和3.07%(0.49%,5.5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北方、男性和寒冷季节抑郁症住院比例、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归因于PM2.5暴露的百分比分别为3.97%~4.68%、4.04%~4.33%和4.13%~4.30%。结论大气PM2.5暴露可增加中国城市人群抑郁症病例住院费用和时间。

  • 标签: 颗粒物 空气污染 抑郁症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和工业排放等问题,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其中,PM2.5颗粒是城市空气质量中最主要的污染之一,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均有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PM2.5颗粒组分在线监测技术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PM2.5颗粒组分在线监测技术在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 标签: PM2.5颗粒物 在线监测技术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组分分析
  • 简介:摘要: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当中的各种各样的粉尘会对大气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就催化裂化再生烟气颗粒的排放以及提标改造进行相应的探讨。以宁夏某石油公司炼油厂为例,进行催化裂化再生烟气颗粒排放的提标改造,经过研究可以表明在运行之后,其分析结果以及颗粒浓度都满足地方相应的排放标准。

  • 标签: 再生烟气 污染物 烟气脱硫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重工业污染的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以细颗粒引起的雾霾和光化学污染的大气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细颗粒是指能够稳定地悬浮于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颗粒,通常采用PM2.5和PM1.0表示。细颗粒吸入过量会引发肺部炎症以及肺部纤维化,甚至损坏遗传物质,导致器官癌症病变等。我国气象数据表明,2013年以来,各大城市雾霾天数陡增,因此,降低大气中细颗粒是各大城市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 标签: 锅炉 烟气 颗粒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