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行早期干预对其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早期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早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凝血指标。结果早期组患者的DVT发生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老年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DVT发生,且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干预 老年患者 脑梗死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正>单绒毛膜双胎可发生特有的并发症,如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贫血-多血序列综合征(TAPS),这些并发症均与胎盘血管吻合的情况有关。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在《Placenta》杂志上。排除了激光治疗及选择性减胎的单绒毛膜胎盘,通过颜料灌注研究了sIUGR、TTTS、TAPS及正常双胎血管吻合的发生、大小、数量及位置。共灌注了

  • 标签: 血管吻合 单绒毛膜双胎 胎盘 发生率 并发症 双胎输血综合征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防跌倒安全护理对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的 220 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给予防跌倒安全护理的观察组( 110 例),以及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110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跌倒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老年住院患者 采用防跌倒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能够真正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防跌倒安全护理 发生率
  • 作者: 闫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青岛市立医院东院神经内一科    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PDCA 的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由改善前的46.7%降至改善后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  【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对其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患者VAP发生的影响。方法:本次调研,选取2020.12-2022.12时间段,筛选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病例数108例,依据随机抽取,患者均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视为对照组,观察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以及两组VAP发生。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两组患者VAP概率差异严重,对照组,VAP发生概率29%,观察组,VAP发生概率14%,从两组实验数据来看,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采取不同干预方案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84±1.94),ICU住院时间(16.46±3.44),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11±1.26),ICU住院时间(11.88±2.50),从两组数据指标评比,观察组综合效果更好,组间差异化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对其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患者VAP发生概率,缩短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机械通气 VAP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年龄分层的早产发生及其高危因素。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一202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孕妇188例,按照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50例)和足月产组(138例),分析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188例孕妇之中,早产的有50例(26.60%),其中年龄低于35岁的有20例(16.67%)超过35岁的有30例(44.12%),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在年龄、孕前BMI、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ICP、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方面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导致早产的因素之中,年龄、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ICP、胎儿窘迫等因素增加早产的风险,应该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 标签: 早产 高危因素 前置胎盘 ICP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并探讨不同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944 446例次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本次住院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高钾血症定义为静脉血钾≥5.5 mmol/L,分析患者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住院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高钾血症患者15 771例,高钾血症发生1.7%(15 771/944 446)。但出院诊断仅为11.0%(1 735/15 771),漏诊为89.0%(14 036/15 77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钾者相比,入院时血钾<3.5 mmol/L(HR=1.338,95%CI:1.164~1.537,P<0.001)和≥6.5 mmol/L(HR=1.421,95%CI:1.158~1.744,P=0.001)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与患者血钾上升速率0.01~0.10 mmol/d者相比,入院即达到峰值血钾水平(HR=1.251,95%CI:1.077~1.453,P=0.003)、0.11~0.51 mmol/d(HR=1.499,95%CI:1.315~1.709,P<0.001)、>0.51 mmol/d(HR=2.431,95%CI:2.105~2.807,P<0.001)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也会增加死亡风险(HR=1.656,95%CI:1.434~1.914,P<0.001)。结论本研究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约1.7%,出院时漏诊高。入院时低钾血症、重度高钾血症、血钾快速上升或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均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高钾血症 住院病人 患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对静脉输液患者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静脉输液患者60例,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双人核对护理模式,组间对比输液差错发生。结果研究组输液差错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液患者行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差错发生,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人核对护理模式 静脉输液 差错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分析我院外科在2014年5月(对照组)、2016年5月(观察组)在职工作100例疗区护士的一般情况,其中在2015年5月开始实施护理中断事件干预。结果经调查,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中断事件 干预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接受在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00开展研究,以是否存在视网膜脱落分为两组。回归总结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影响因素。探究单因素模型分析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影响因素。结果: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例数13例,发生1.30%。多因素分析中高龄、高度近视、眼外伤、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后发行白内障、后囊膜破裂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均属于引发视网膜脱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相对较高,临床中需要基于高风险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医护服务,尤其是在出院时告知患者视网膜保护措施,定期接受体检,降低脱落风险

  • 标签: 白内障 术后视网膜脱落 发生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循证理配合效果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共71例,纳入研究,开展护理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5例。围手术期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果经对比可知,观察组术前负性情绪、疼痛、体征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在有效缓解术前负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护理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供电量每年都持续高速增长,对农村配网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低压配网发生故障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低压配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农村 低压配网 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对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15年8月至12月实施风险护理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5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输液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够减少输液室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护理 输液室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 患者治疗中使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一组和二组院感发生和护理效果对照中,一组分别为19.11%、86.76%,二组分别为2.94%、98.52%,(x2=8.816,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ICU 患者治疗中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ICU 患者 优质护理 院感发生率,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现如今,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供电量每年都持续高速增长,对城乡配网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低压配网发生故障不但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低压配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低农村低压配网 故障发生率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供电网络系统是由发电装置、电能传输装置和配电装置三大类组件所构成, 10kV配电网络属于配电装置系统中的核心功能装备之一,主要的作用是为购电客户提供电能并且分配电压。 10kV配电网络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不过一旦遇到周围自然条件或作业解决方案的制约,可能会在某些层面上增大 10kV配电网络发生跳闸事故的几率,严重影响配电网络提供电能的平稳要求。为了达到平稳提供电能的要求,相关供电企业必须针对导致 10kV配电网络跳闸故障的源头状况实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行动。

  • 标签: 10kV配电线路 跳闸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便秘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按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即在未发生便秘情况下,提前对患者进行便秘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便秘防治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或减轻便秘症状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肿瘤 便秘 预防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