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部分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压力均衡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护理措施.方法利用“不均匀沉降”理论,选取适合进行腓骨部分截骨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指导、病情观察,康复锻炼指导.结果12例患者腓骨部分截骨术手术顺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腓骨截骨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通过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手术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和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关键词不均匀沉降腓骨部分截骨术(压力均衡术)膝关节骨关节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6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初期生活质量差异。方法随机将6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根治术,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初期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初期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传统根治术 腹腔镜 疗效 初期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利用“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理论,采用二陈汤加减变化治疗高脂血症,以求其达到改善脂质代谢,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二陈汤 高脂血症 LDL
  • 简介:摘要调查分析国内本科院校《护理研究》课程设置及教学状况,为该课程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法和网络信息收集法,对国内14所本科院校从教材选用、课程分类、学分设置、开课时间、教学方法、师资结构、考核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教材选用85.71%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7.14%用英文教材,7.14%用其它教材;课程分类71.43%为必修课,28.57%为选修课;学分设置50%为1-1.5分,50%为2-3分;开课时间92.86%在大三及以上年级,7.14%在大一;教学方法71.43%采用理论结合实践,28.57%采用纯理论;师资结构21.43%用1名教师全程授课,64.29%用多名教师分章授课,14.29%用团队教学;考核方式64.29%用理论考试,35.71%用多种考核。结论建议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护理研究》教材,设为必修课,学分不低于2分,大二开课,增加科研实践,采用团队教学,实施综合考核模式。

  • 标签: 护理研究 现况研究 课程设置 教学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存新时期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而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正引领我们挺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反复温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卫生汁生工作实际,很有必要从中医理论观点来学习、领会和准确把握。

  • 标签: 理论观 科学内涵 学习 中医 心得 小康社会
  • 简介: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属于临床流行病学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是用来初步建立因果关联的一种分析性研究。该研究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2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经典的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病因推论。

  • 标签: 比较效果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中医炮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连接中医学与中药学的重要桥梁,对于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中药的炮制机制的研究一般采用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中药炮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近些年来中药炮制机制研究取得一些成就,探析应该从吸收代谢层面深入研究中药炮制机制以及加强炮制辅料作用机制的研究,并详细阐述了基于化学成分转化肠吸收屏障网络藕联作用的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新思路,以为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的和参考。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肠吸收屏障 网络藕联作用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机制是中药炮制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性,对深入发展中药炮制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今,我国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时通过药理学以及化学的思路以及方法,全面研究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产生的影响,可使部分中药饮片的炮制机制获得明确阐明,从而加快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发展速度。最近几年,随着逐渐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中不断应用以及探索新方法以及新思路,采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方式,对中药炮制机制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队列研究是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中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证据,本质上属于观察性研究,也是常用的比较效果研究研究类型。队列研究既容易满足伦理的要求,也有着较强的外部真实性,同时还能验证因果关系,比干预性研究的典型代表随机对照试验更贴近于临床实际。从比较效果研究角度介绍队列研究用于疗效评价时暴露的定义、对照的选择、结局指标的选取、样本含量计算等设计要点及其优缺点,同时讨论了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倚及控制方法,并提供了队列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报告规范。

  • 标签: 队列研究 设计 质量评价 比较效果研究 疗效评价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5年度《感染性疾病诊治新理论、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5年4月15—19日在浙江新昌举行,学习班将全部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临床微生物学、药理学和抗感染治疗专家授课。完成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

  • 标签: 医学教育 考核合格者 感染性疾病 Ⅰ类学分 治疗专家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摘要在中药制粒工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即为正交设计,该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分清各因素的重要性以及次要性,并且还能够根据各因素的实际情况对其因素作用进行相互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各因素进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正交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即为正交表,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能够使研究实验更具权威性,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但充分考虑设计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将其各因素的优点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减少了全面实验的可能性,就此减轻了相应的工作任务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中药制粒工艺广泛应用正交设计,使中药制粒工艺长久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药制粒工艺 正交设计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与中药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意在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医学文献、整理临床资料的方式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从药效学、药动力学、以及中西药配伍的角度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结果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改变临床疗效,增加或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加强对中西药联合使用时相互作用的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中西药联合使用 相互作用 药学监护 用药干预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9期
  • 机构:墨尔本两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仿生心脏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预计相关研究可在三年内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这项研究已历时14年,由墨尔本阿尔弗莱德医院与布里斯班查尔斯王子医院合作进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医学伦理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分析现在的医疗制度,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出如何做好医院管理以及医生职业道德的再培养。

  • 标签: 医德 医学伦理 医患关系 管理 制度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6-01摘要厌恶是人类六种情绪之一,可能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情绪。然而,厌恶和其他情绪相比又有些奇特,厌恶具有高度的文化烙印和强烈遗传特性。本文通过对厌恶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了厌恶心理研究的现状,并对厌恶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的最新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厌恶习得性脑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