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卤化丁基橡胶塞的相容性。方法:用UV检查法测试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然后考察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相容性药液颜色、澄清度的联系。结果: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澄清度呈现正相关性,卤化丁基橡胶塞碱性紫外吸收度低于0.1时,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澄清度低于0.5号标准浊度液。结论:碱性紫外吸收度法是能够对其相容性进行有效评价。

  • 标签: 盐酸头孢替安 卤化丁基橡胶塞 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和硅橡胶印模技术对牙列缺损患者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64例牙列缺损患者,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49.3±13.3)岁;植入113枚种植体,根据取模方式不同分为数字化印模组(70枚)和硅橡胶印模组(43枚),上部修复体均为螺丝固位的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完成后随访观察3~36个月,分析种植体存留率、上部修复体、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种印模技术用于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64例患者中数字化印模和硅橡胶印模占比分别为62%(40/64)和38%(24/64),113枚种植体存留率为100%(113/113);种植单冠邻接丧失率为22.7%(41/181),食物嵌塞发生率为8.0%(9/113),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13),均为基台螺丝松动;患者均可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植体周炎发生率为0.9%(1/113),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4.4%(5/113);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24±0.11)mm;患者各项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为9~10分;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种印模技术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均较好,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高,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牙种植 牙修复体 牙冠(假体) 患者满意度 弹性聚硅酮类 数字化技术
  • 简介:目的:本文研究了表面水分和不同种类的手套对于硅橡胶印膜材料聚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手套: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灭菌橡胶医用手套(无粉),以及橡胶检查手套(预撒粉),分别在潮湿和干燥环境下手动混合DENTSILICONE-PLUS重体型硅橡咬印模材,并记录其硬化时间.结果:干燥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手套时,橡胶印模材聚合时间最短,平均2分10秒;乳胶材料和表面水分均可延长聚合时间,达到3~分钟时间;而预撒粉则可显著延长聚合时间,超过1小时.结论:临床运用硅橡胶制取印模时,建议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操作,预撒粉的橡胶检查手套必须更换,以避免操作失败.

  • 标签: 表面水分 手套 硅橡胶印模材 聚合时间 口腔修复
  • 简介:目的:对比SY-28、SY-20和MDX4—4210硅橡胶的机械性能。方法:以MDX4—4210硅橡胶为对照,对SY-28、SY-20硅橡胶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分钟)、撕裂强度、硬度(邵氏A)进行测试,对其机械性能加以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Y-28硅橡胶的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邵氏硬度优于MDX4—4210硅橡胶;扯断强度和永久变形率与之相似。SY-20硅橡胶的邵氏硬度优于MDX4—4210硅橡胶,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撕裂强度与之相似。结论:①SY-28、SY-20硅橡胶可以满足颌面软组织缺损赝复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②在硬度上,SY-28硅橡胶适合用于耳、鼻等缺损的修复,SY-20硅橡胶适合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③应用硅橡胶并用技术弥补现有硅橡胶的性能缺陷,可以获得更适合临床应用的硅橡胶赝复材料。

  • 标签: 硅橡胶 机械性能 赝复体 材料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针对电力设备绝缘子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一种常用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并提供现场开展试验的相关流程和要求,更好的规范指导各单位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 标签: 硅橡胶,防污闪,剪切强度,试验
  • 简介:目的:对橡胶贴膏的质量标准进行梳理,为更好控制橡胶贴膏的黏附力检验标准提出建议。方法:对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中橡胶贴膏的黏附力检验标准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结果:橡胶贴膏黏附力的检验标准中存在内容不完整、判定结论不统一等问题。结论:应建立、健全橡胶贴膏检验标准的内容,使标准制订更加规范化。

  • 标签: 橡胶贴膏 黏附力 检验标准
  • 简介:目的:研究ZA-1偶联剂在两种加成型硅橡胶及两种丙烯酸树脂之间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ZY—1硅橡胶与A-2186硅橡胶分别与临床中常用的热凝丙烯酸树脂和自凝型树脂制成硅橡胶一偶联剂一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分别测试试件粘接强度。选择ZY-1组进行热氧老化试验。结果:四组硅橡胶偶联剂粘接系统中,ZY-1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A-2186组(P〈0.05)。热凝和自凝丙烯酸树脂对粘接系统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所有实验组的破坏方式均为内聚破坏。热氧老化处理后ZY-1丙烯酸树脂粘接试件的粘接强度与未老化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结论:丙烯酸树脂材料的种类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不大。两种不同的加成型硅橡胶与ZA-1偶联剂交叉使用时粘接强度略有下降,但粘接效果不影响临床使用。热氧加速老化实验使ZY-1加成型硅橡胶与丙烯酸树脂的粘接强度有所提高。

  • 标签: 偶联剂 弹性聚硅酮类 丙烯酸树脂类 抗剪切强度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与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在超薄瓷贴面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前牙超薄瓷贴面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记录两组取模时间、戴牙时间、戴牙2个月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取模时间、戴牙时间更短,修复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前牙超薄瓷贴面修复中,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在取模时间、戴牙时间及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等方面更优于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

  • 标签: 数字化口内扫描技术 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 超薄瓷贴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印膜技术,评价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行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45例,采用硅橡胶印膜;观察组45例,应用数字化口腔印模,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牙齿美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数字化口腔印膜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根管治疗患者的口腔功能,对嵌体的修复效果理想,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嵌体修复 数字化口腔印膜技术 硅橡胶印模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与硅橡胶经紫外线照射前后血清总补体(CH50)活性的变化,探讨紫外线照射对2种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Medpor和硅橡胶分别切成大小为1cm×1cm×2mm的块状,部分材料经紫外线照射.选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无菌条件下每只兔距右耳根3~5cm处做1.5cm长的弧形切口,分离并去除约1cm×1cm软骨,实验1组植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硅橡胶,实验2组植入经紫外线照射的硅橡胶,实验3组为植入未经紫外线照射的Medpor,实验4组植入经紫外线照射的Medpor.于术前3d和术后1、3、7、14、21、30、60、90d分别检测CH50含量.结果4组术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或充血.实验1组和实验2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H50值均低于术前3d,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1、3d低于术前3d,实验1组和实验2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CH50值均分别低于实验3组和实验4组,实验4组术后1、3、7d血清CH50值高于实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可以改善Medpor的CH50值,促进其与组织的相容性,对硅橡胶无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聚乙烯 弹性聚硅酮类 紫外线 补体溶血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