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电影的观赏包含两种感知活动:对电影影像的感官感受和对此影像与其他物件、情境和事态联系起来的认知感受。

  • 标签: 视觉感知 观赏 电影影像 感受
  • 简介:一、先锋派电影的诞生和发展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后.其通俗性和群众性使得人们一直都把电影视作一种低级的娱乐方式。因此.执著于电影事业的人们开始想办法打破这种僵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特别是德、意、法等国掀起了一场电影创新运动.于是.先锋派电影诞生了.

  • 标签: 电影事业 先锋派 现代主义思潮 二三十年代 娱乐方式 群众性
  • 简介:凭借柏林电影节“金银双熊”两项大奖,《白日焰火》让普通观众看到了独立电影这一华语影像地图中缺失的一角,其后又以过亿票房,低调而有力地展示了独立电影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可能性。本期对话特别邀请两位独立电影的业内人士,聊聊他们参与、制作和推广独立电影的经历,并希望从他们的个人经验这扇小窗,一窥中国独立电影生存现状。

  • 标签: 独立电影 中国 柏林电影节 影像地图 个人经验 生存现状
  • 简介:法国的“作家电影”理论,是由《电影手册》杂志首先提出的。它反对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的类型电影,提倡制作具有导演个人独特风格的影片。把导演推上影片的真正作者的地位。五十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们,就是以此为指针,开始他们的创作生涯的。但“作家电影”还有另一重含意,即从“新浪潮”电影时期开始,有一批原来的文学作家,后来

  • 标签: 作家电影 电影手册 类型电影 法国电影 电影作品 末法
  • 简介: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各种艺术元素如舞蹈、音乐、绘画、建筑、泥偶、皮影等融入了电影,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主题表达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舞蹈电影这个亚类型的实践入手,分析舞蹈电影类型中舞蹈元素的功能以及对电影叙事的作用,从而厘清舞蹈电影的类型特征,探讨舞蹈元素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继而推动舞蹈电影类型的发展。

  • 标签: 舞蹈电影 歌舞片 叙亨结构 《歌舞青春》 《黑天鹅》
  • 简介:从2010年正式诞生以来,微电影成为网络世界里最为火热的一个词汇,微电影的数量也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急速增长,随着一批知名导演和电影演员的参与创作,微电影的风头一时无两。微电影电影节已成功举办,微电影创作已呈现系列化的趋势,微电影成为人们身边最熟悉的视频,带给观者以不同大电影的感受。但对于微电影,这个新生事物,多数人的认识都停留在初级阶段。基于此,我们特邀国内著名导演王小帅先生和微电影制作人于俊德先生,聊微电影的现状,探微电影的未来,把一个概念放在具体的作品坐标和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为你揭开微电影不同寻常的味道。

  • 标签: 电影演员 电影创作 2010年 电影制作人 网络世界 新生事物
  • 简介:为期一周的"日本独立电影学术会"在学期即将结束之际,为我们送上了一桌丰盛的日本独立电影大餐.学术会选择了80年代在日本兴起至今的、在独立电影潮流中有影响的导演,其作品也都是代表他们创作现状的90年代后半期拍摄的影片,因而对于我们研究日本独立电影创作和日本电影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电影文化 独立制片 电影学 电影创作 导演 影片
  • 简介:近年来,拥有4000多年文明史的西亚古国伊朗在世界影坛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伊朗”风。并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和各国影展上频频获奖,硕果累累,在世界影坛上演绎着叱咤风云的传奇。本文试图探讨伊朗电影的题材特色,以及独特的影像风格、特征,并进一步总结伊朗电影成功的秘密。

  • 标签: 电影节 伊朗 质朴 清新 影像风格 世界
  • 简介:<正>一这个题目,对于日益走向成熟、进入本体的中国电影来说,多少含有较慢的成份。但是这个题目并不是我们所给予的,恰巧是电影自身所呈现出来的。稍稍回顾一下,我国这几年来的电影成熟的速率和程度的确非常惊人。“第五代”导演也许可以看作是这一成熟的鲜明标志。尽管“第五代”导演仍是一种模糊的提法,也不会为每一个人所接受;然而人们却无法否认这样一

  • 标签: 世界电影史 电影艺术 文学家 电影思维 电影导演 文学性
  • 简介:本文重点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25年的理论状态,力图从历史发展、分布格局、核心命题三个方面来展示《学报》在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历程上的位置、贡献及不足之处,在将《学报》的理论状态清晰阐明的同时,希望能对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在《学报》的理论状态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状况的关系中透视《学报》作为专业电影学术期刊的特点。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理论状态 历史发展 分布格局 核心命题
  • 简介:从戛纳的日本电影热说起今年戛纳电影节,一共有6部亚洲电影正式参加角逐金棕榈奖,其中日本电影就占了一半,这3部影片是,巨匠今村昌平的,中坚青山真治的和是枝裕和的.除了正式参赛的影片以外,还有黑泽清、小林政广、诹访敦彦等人的作品参加了其他非正式比赛的影展.于是,在两周的电影节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日本电影在不同的剧场上映,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日本电影热.

  • 标签: 戛纳电影节 影片 参赛 剧场 作品 概论
  • 简介:上海人冯建忠收藏期刊创刊号,已有20多年历史。他自幼喜爱读书、看电影,1979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在广州空军部队服役。休息的时候经常与书为伴,是出了名的“秀才兵”。那时每月津贴仅6元,他戒了烟,将零用钱全部用于购买书报杂志。短短几年,就购入200多本书刊。一次整理、编号时,发现其中有15本杂志创刊号。创刊号上的发刊词或“编者的话”,大多为名家撰写,言简意赅,有思想,有激情,更有文采,读来特别令人回味。从此他对创刊号发生了浓厚的兴趣,20多年来竟收藏近万本多种期刊杂志创刊号。其中收藏电影杂志创刊号近30本,大多为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珍本。在他最初收藏的15本杂志创刊号中,有一本

  • 标签: 电影杂志 创刊号 软性电影 明星 影片 袖珍
  • 简介:作为《魔兽》系列电影的开篇,第一部简单、粗暴、直接,没有去对细枝末节进行勾连,删繁就简,讲述了人类和兽人的第一战,这一点就比之前的《超人大战蝙蝠侠》高明很多。除了少数游戏迷看的是情怀,大部分电影观众还是看一个完整的故事。假如一个非游戏迷看了这部电影,对艾泽拉斯大陆的世界观十分感兴趣,他会自己去查看网上的攻略,游戏迷当然完全都能脑补,只要改编维度不要太大就行。

  • 标签: 电影观众 减法 删繁就简 戏迷 世界观
  • 简介: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博物馆,电影博物馆将人们的个人生活与记忆联系在了一起。新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创造了一个以互动和对话为推动力的博物馆体验环境,它将参观者于上海电影的故事中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逾1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内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上海电影业从传奇的1896开篇时代直至今目3D电影风靡一时的点点滴滴。

  • 标签: 电影博物馆 上海 展示空间 参与者 电影业
  • 简介:四、被动反应型的人物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主要人物好像渐渐从字里行间消失了.不管这个人物怎么做,不管他是否充满故事的所有动作里,还是不断地显示出有关他或她的个人的或行为的信息,戏剧性的需求却消失不见了,人物在动作的框架里也见不到了.而另一些时候,一个次要人物突然脱颖而出,发展起很强烈的和有震撼力的人物性格,以至于他或她完全盖过了主要人物.

  • 标签: 主要人物 电影剧作 故事 次要人物 剧本 人物性格
  • 简介:在中国艺术教育历史上,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经历了平行式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形成了当下比较复杂的格局。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映证,存在矛盾,存在争论;这些实际情况事实上促进了二者的共同进步。融合是曾经经历的历史,也是正在形成的新途。伴随着学科评估、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概念的产生,戏剧教育和电影教育又将面临新的课题。

  • 标签: 戏剧 电影 教育 平行式发展 融合
  • 简介:1993年,赴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系继续深造,其后自编自导毕业作品《HUGO》,获选为该年度NYUBestStudentFilm(纽约大学最佳学生作品)。1997年,监制、编导演独立长片《留下买路情》,入选NewYorkAnthologyFilmArchives的电影新人单元,翌年上映。

  • 标签: 电影创作 黄真真 美国纽约大学 话儿 国际电影节 学生作品
  • 简介: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出版了光盘的六部影片:《劳工之爱情》(1922)、《一串珍珠》(1925)、《西厢记》(1927)、《情海重吻》(1928)、《雪中孤雏》(1929)和《儿子英雄》(1929)。这六部影片并非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通过它们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形态,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 标签: 中国早期电影 叙事形态 《劳工之爱情》 国产影片 《西厢记》 故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