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讨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重点研究对象。尝试性地将人类认识气象灾害的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气象灾害的启蒙认识阶段、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报阶段、气象灾害的减灾工程阶段和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阶段。同时,引出了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同理念。以现在时刻为划分点,将过去已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将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定义为气象灾害风险。最后建立了基于SWOT的远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气象工程手段的观点。

  • 标签: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风险 灾害防御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水资源需求量相对增加,根据目前我国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来看,有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供应量不足的情况。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尽快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我国现阶段水资源存量与民生需求的不平衡现状问题。现阶段,我国所采取的措施是将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进行转变,令水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得到改善。

  • 标签: 水资源 供水管理 需水管理
  • 简介:1、“九五”期间测绘工作的主要成就1·1、认真履行了政府测绘管理职能,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测绘地方法规体系基本形成。自《河北省测绘条例》和《河北省地籍测绘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之后,我省又先后颁布施行了《河北省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办法》、《河北省测量标志保护办法》、《河北省测绘任务登记管理办法》等3个政府规章,《河北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按照程序已经完成了省内、外调研和有关厅局的征求意见,正待进一步修改后报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测绘行政执法意识有所增加,市场环境有所净化。在测绘资格方面,实行动态管理,今年初完成的测绘资格年检,有19个单位年检不合格被依法取消测绘资格或资格降级。在测绘市场、地图市场管理方面,

  • 标签: 测绘事业 转变观念 测绘管理 测绘行政 测绘市场 积极推进
  • 简介:摘要我国农业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想要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从单一的追求数量注重质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从传统化向现代化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中国农业技术的创新之路,进而提出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传统技术转变的策略。中国论文网h

  • 标签: 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 转变
  • 简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来,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事业的发展也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一样,取得了巨大变化和进步。青海省气候中心的前身为"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可以说,青海省气候中心是青海

  • 标签: 业务快 快发展 推进气候
  • 简介:摘 要:传统农田水利建设中,对于水利的功能重视过度,在水利设施和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加强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的转变,是农业生产需求满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够起到环境的保护作用。本文对传统农田水利建设向环境水生态化转变进行深入的探索。

  • 标签: 传统农田 水利建设 环境水生态化
  • 简介:摘要:铁道车辆的重量大,再多次碾压时,对铁道的材料造成了一次次压力。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铁道车辆中钢焊接技术连续冷却的变化规律。在铁道车辆中,高强高耐候钢会应用铬元素和钒元素。并且会使用专业的热膨胀仪器对焊接进行冷却实验进行观察。不同情况下添加不同材料的钢组织的冷却反应和硬度情况皆不相同,结果呈现也并不一样。在实验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7%的铬元素与添加质量分数为4.5%铬元素的实验钢的实验会发生不同的的反应。除了讨论铬元素,还会讨论不同温度下添加钒的变化情况。在实验中,任何影响因素最终都会导致实验钢的冷却和硬度结果不同。

  • 标签: 铁道车辆 高强高耐候 钢焊接 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 简介:摘要:本文从水电工程管理的作用入手,分析了水电工程运行期间以往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该项工程传统管理朝着经营管理进行转变的对策,希望以此提升水电工程运行效率,促使该项工程安全开展。

  • 标签: 水电工程 传统管理 经营管理 存在的问题 转变对策
  • 简介:摘要“调控一体化”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中“大运行”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重点是各级电网的调度管理模式的转变,即实现调度(调度中心)、监控(输变电工区)模式的融合。本文针对县级调控一体化建设中调度管理模式的转变情况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调控一体化 调度管理模式 转变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黄河中上游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并未从根本上进行良好解决,如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的存在,都给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而为了确保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或解决,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目的,就需要在治理思路方面进行转,把以往的过度干预治理理念向自然修复方面进行转变,进而基于自然力的充分释放,有效缓解黄河流域生态环保及经济发展矛盾问题,使得黄河上下游生态环节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黄河中上游 生态环境 治理思路转变 过度干预 自然修复
  • 简介:本文利用天文观测的日长变化时间序列和我国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地球自转十年尺度变化、年限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全局性联系,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附加应力可能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起一定的触发作用,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变化在空间尺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区性联系,以东西向的天山地震带与日长变化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南北向的中轴地震带和东西向的燕山地震带次之,而北北东向的山西地震带跟日长变化则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天文观测的地球自转资料可以为我国大陆地震预测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地震活动 年际变化 地震预报 相关性
  •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及其采伐迹地形成的36年生杉木人工林0~20cm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organiccarbon)含量进行研究,分析米槠天然林改造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DOC平均含量及其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为60.79mg·kg^-1,比杉木人工林(41.24mg·kg^-1)高47.41%;2个林分0~10cm、10~20cm层土壤DOC平均含量差异明显(P〈0.05),且都是0—10cm层大于10~20cm层;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含量在季节变化中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但是两者的季节变化模式不完全一致;米槠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DOC的差异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杉木人工林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季节变化
  • 简介:2003年全区租用6架人工增雨飞机,分别在海拉尔、通辽、赤峰、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与宁夏合租)等地,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作业124架次,累计飞行作业372小时;2004年全区租用7架人工增雨飞机,分别在海拉尔、乌兰浩特市、通辽、赤峰、锡林浩特、呼和浩特、乌海市飞机增雨基地实施增雨作业.目前,全区共有地面增雨火箭发射装置220套,防雹高炮735门.

  • 标签: 人工增雨 内蒙古 抗旱防雹 气象业务
  • 简介: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转变后的杉木林表层(0~10cm)和底层(40~60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总氮(D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呼吸(BR)及呼吸商(qCO2)进行研究,来分析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林分中,表层土壤的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高于底层土壤,而土壤表层的qCO2却低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中,天然林转变为杉木林导致土壤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降低,而qCO2却升高了。综上所述,底层土壤的土壤有机碳质量低于表层土壤,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较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则导致土壤有机碳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降低。

  • 标签: 天然林 杉木林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总氮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呼吸
  • 简介:同志们:今年是实现国务院3号文件确定的第一阶段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这次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

  • 标签: 气象现代化 局长 国光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 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