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黄独脚金寄生杂草(Strigahermonthica)侵扰是限制小农产自给性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低加之总体环境退化是寄生杂草侵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引入改良的耕作制度来解决寄生杂草侵扰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对肯尼亚西部双峰高原地区内,用豆科植物--印度田菁改良的休耕地对玉米产量和农田寄生杂草侵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分阶段进行,处理包括田菁改良6和18个月的休耕地、未经耕作自然植物再生6和18个月的休耕地、连续种植玉米未施肥的耕地和连续种植玉米同时施加氮和磷肥的耕地。结果表明,与未施肥玉米地相比,田菁改良休耕地明显(p〈0.5)增加玉米产量.除草管理降低了第一季度(428000±63000株·hm-2)、第二季度(51000±1500株·hm-2)玉米地寄生杂草植株种群。实验周期内,除草管理降低玉米地土壤中寄生杂草种子种群数。短期田菁改良休耕地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未施肥的玉米地,但是短期杂草休耕地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玉米和除草控制寄生杂草效果要好于休耕。

  • 标签: 复合农林 作物产量 改良休耕地 残留效应 根寄生物 土壤肥力补给
  • 简介:很高兴来到清华大学参加"云南省森林公安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执法能力培训班"开班式。清华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世界名校,文化底蕴丰厚,开拓创新务实,始终走在教书育人、时代发展的前列,是渴望知识、渴望进步的莘莘学子向往的学习圣殿。

  • 标签: 森林公安机关 领导干部 世界名校 生态文明 省森林公安局 百年老校
  • 简介:我省西山防护林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期工程自1986年启动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坚持不懈,奋力拼搏,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060万亩,植树4.5亿株,森林覆盖率由一期工程末的19%提高到25%,使1000多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林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在一些地县,通过建设防护林体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带动了运输、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省西山防护林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下一步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情绪,务必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西山防护林和黄河中游防护林始终作为国家的重点工程,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而奋斗。为此,对西山防护林第三期工程和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要求是四句话十六个字:加强领导,深化改革,综合治理,提高效益。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防护林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 标签: 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工程建设 综合治理 深化改革 提高效益 黄河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