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至1998年我们采用无创伤缝合宫颈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89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9例,23~38岁,术前共妊娠652次,平均3.45次/人,早期流产25次,占3.8%;晚期流产374次,占57.4%;早产236次,占36.2%;足月分娩17次,占2.6%.采用无创伤缝合一次成功170例,成功率89.9%,分娩时孕周均超过34周,早产儿死亡2例.失败19例中,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双胎2例,子宫敏感(原因不明)6例,术后感染6例,重体力劳动2例.19例中术后孕周延长2~5周6例,6~10周10例,11~15周3例.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无创伤缝合宫颈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脑溢血患者术后身体机能恢复的系统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脑溢血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及早加以系统的康复护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后遗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脑溢血 系统性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通过宫颈环扎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对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胎儿成活率的作用。方法:对20例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宫颈环扎术,精心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结果20例孕妇除1例晚期流产,3例孕晚期早产,16例患者安全渡过整个孕期,婴儿成活率为95%。结论:加强宫颈机能不全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科学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定期产前检查可以保障母婴平安。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48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各74例,分别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和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平均孕周,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心理状态,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针对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平均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中采取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延长孕周,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孕妇心理状态。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 紧急宫颈环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冠心病监控室(CCU)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脏机能。 结果:两组护理前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心脏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心脏机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对CCU监控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加快其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体位护理 CCU监控室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机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 Wexner 评分和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 P<0.05 )。 结论: 临床上将康复护理运用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功能,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作为探讨对象(8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护理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常规护理用在对照组中,基于此,针对性护理用在观察组中,就2组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比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针对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时段选取范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研究对象为在我院CCU接受治疗的9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和心脏机能。结果:研究组临床转归情况和心脏机能情况均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理想,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脏机能和临床转归,可于临床将此方案推广。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心肌梗死早期病人 体位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实施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2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72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6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36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体位护理模式的36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临床转归情况、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结果:研讨组的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经体位护理模式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较低、临床转归情况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通过体位护理模式的有效干预,有效降低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促进临床转归的改善,值得运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重症心理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对心脏机能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2023年1月-2024年1月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患者心脏机能和临床转归影响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转归率高于对照组,且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U冠心病重症心理衰竭患者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疾病转归,提高心脏机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冠心病 心理衰竭 心脏机能 疾病转归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3月,选择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甲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予以乙组患儿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乙组更高,P

  • 标签: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接纳的74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定义为参照组,接受护理干预的患儿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37例,比对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在各项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 先天性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