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年痴呆(AD)是一种严重、退行脑疾患,其临床特征是进行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根据Rotterdarm研究结果,65~69岁老年人每年发病率是1.4‰,70~74岁者是3.99‰,75~79岁者是16.7‰,到85岁时增至45.4‰。该病发生机理有各种学说,但确切病因尚无定论。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多万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并且有不断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也成为护理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护理进展 认知功能障碍 人口老龄化 临床特征 发生机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情况较为严重疾病类型,由于多种因素其发病率近年来显著升高,并且具有较高致残率、死亡率,受到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重视。目前临床中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经过研究每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但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也必须配合有效内科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内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脑瘫痪是指从受孕起至婴儿期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引发非进行脑损伤及发育缺陷综合征,姿势异常、中枢运动障碍是脑瘫痪常见临床症状。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脑瘫发生率约达到1.8%-4.0%,是造成儿童致残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脑瘫痪症状严重降低了患儿生活质量,但由于不同儿童症状、病因和发育不一,因此必须及时采取个体化医治。本文结合当前医学界针对脑瘫痪儿童主要诊疗方案和思路展开剖析,以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脑性瘫痪 运动障碍 诊疗方案 心理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敏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生影响因素多样,主要是因为各类抗原吸入而导致,在发生之后会对病人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危害,所以现阶段人们对这个疾病关注程度比较高。要实现对这一疾病有效改善,病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采取一些护理方法来达到目标。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科学护理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重视起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作为人生命质量不可分割一部分,良好口腔卫护理工作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口腔健康、舒适,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口腔炎症,进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口腔护理对于我们口腔健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面加强对口腔护理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口腔护理概念与重要;其次分析了口腔护理现状;再次探讨了口腔护理基本步骤;最后提出了口腔护理基本方法。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健康 重要性 现状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基于奥马哈系统框架之上延续护理所起到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所取时间 为 2020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 研究样本为 在我科规律透析、透析龄大于等于三个月患者 170 例, 将所有样本 根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 组,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一组为实验组(延续护理)。最终统计对比组间透析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缺乏、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血管内淤血栓形成、高血压)。 结果 基于奥马哈系统框架之上延续护理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奥马哈系统框架之上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奥马哈系统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护理中采用间歇导尿,分析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共计选取34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间歇导尿配合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尿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由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16(94.12%)要显著优于对照组13(76.4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排尿量(287.16±14.3)和残余尿量(71.3±9.3)等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234.6±35.7)和残余尿量(80.34±9.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在护理中采用间歇导尿,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尿功能指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广泛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综合、设计实验中教学效果。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选取病案、编制实验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学生实验报告会、教师点评等。结果学生设计实验教学方案涉及了8门课程知识,16项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教师和学生均认为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综合、设计实验中应用既体现了教学内容综合,又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综合;注重了学生创造思维开发,培养了学习探究精神,增强了职业感和人性化护理意识,训练了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教学气氛明显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综合、设计实验中可使学生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助于培养护士职业综合素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护理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及反刍沉思相关。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沉思问卷,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理弹性、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结果本组101例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01±12.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每周透析次数和透析龄分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与心理弹性、目的反刍沉思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侵入反刍沉思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及反刍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存在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疏导,促进创伤后成长发展,为透析患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

  • 标签: 血液透析 创伤后成长 心理弹性 反刍性沉思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家庭照护现状。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以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并采用Miles&Huberman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慢性阻塞肺疾病家庭照护呈现5个主题:家庭照顾者扮演家庭照护中重要角色,患者和家属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管理知识了解不全面甚至存在错误认知,患者和家属都希望能得到持续照护支持,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家庭照顾者负担重。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家庭照护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改进传统健康教育方法,重视家庭照顾者在疾病管理中重要作用,给予针对自我管理教育,提供具有连续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家庭照顾者胜任照顾者角色。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照护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效果,分析重要及必要。方法:将我院2022年7-9月使用眼科手术器械509件作为对照组,2022年10月-12月使用眼科手术器械517件作为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分散管理和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情况、器械遗失和损坏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器械遗失率、器械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眼科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不但能有效提高清洗合格率,还可以减少器械丢失和损坏情况,其重要和必要均非常高,建议采纳。

  • 标签: 眼科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重要性 必要性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干预措施对预防手术患者难免压疮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经评估存在难免压疮风险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在我院手术中难免压疮风险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针对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发生压疮7例,压疮发生率为14.0%;实验组50例患者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为2.0%。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针对干预措施对预防难免应压疮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难免性压疮;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性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留置胃管反流食管炎患者采用针对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针对护理干预。结果:2组护理前症状总积分较高P>0.05,护理后2组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8.57%,P<0.05。结论:通过给予留置胃管反流食管炎患者针对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留置胃管 针对性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由于心理治疗可以产生持久收益而没有药物疗法耐受或不良反应风险,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现在被建议作为慢性失眠一线治疗方法。文章介绍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有效、依从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现存问题和已有研究不足,提出了相应对策和今后研究方向。

  • 标签: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有效性 依从性 神经生物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护理模式在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5月间收治52例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做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干预,评估护理结果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孔源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期间,合理运用体位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是一种科学护理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体位护理 并发症 VAS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OVID、EMB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RCT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MD=-1.91,95%CI(-2.63,-1.19),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疲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癌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