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8例产科大出血有效的救治方法及护理研究,为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产科大出血患者58例,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9名,按照临床救治方法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救治以及有效护理,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与护理,比较两种救治方法与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救治与有效护理后其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好转情况,诊断的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及时系统的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及时准确分析判断患者情况,提供准确的用药标准,对降低产科大出血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探讨 58例产科大出血 救治方法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干预护理的有效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88例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44例,对比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最终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住院的时间比对比组短、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和侵入性的操作比对比组少,观察组最终恢复效果较好,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次研究可得,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可能与住院的时间、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侵入性的操作等因素有关,应用护理干预方案在控制肺炎发生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险因素 护理方案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在选取的受检者中,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49.13±5.21)岁。按照随机数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治疗后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7±2.5)d,对照组5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0)d,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循证护理的满意程度占96%,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对常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76%,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而言,对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极大程度上建立了患者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信任,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支气管哮喘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59例,进行缩宫素治疗。观察组59例予以米索前列醇治疗,分析治疗有效性和药理机制。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和产后2h、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治疗后脉搏和脉压均出现较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时,脉搏和血压均无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可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率,药理作用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出现 米索前列醇 药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预防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1月5日,将86例住院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均使用有效的护患沟通,对照组43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患者25.68%(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95.26±2.2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80.21±1.47)分(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患沟通 护患纠纷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工作当中进行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择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取的经检查存在营养问题的90名儿童作为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按其营养问题加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由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营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营养问题改善的有效性为93.33%,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儿童家属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当中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的营养问题有巨大作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营养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先行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后续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并对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心肺功能,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熏洗在妊娠合并阴道炎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收入院治疗的36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进行中医熏洗方法治疗,设为观察组,并和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冲洗方法治疗的36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实施对比,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在两组治疗有效性统计中,观察组的有效性是94.44%,对照组的有效性是77.77%,可见两组有效性对比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医熏洗方法对妊娠合并阴道炎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性,治疗价值高。

  • 标签: 中医熏洗 妊娠合并阴道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方法将在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06例按照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23%(51/53),较比对照组79.25%(42/53)的情况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较比对照组16.98%(9/53)的不良发生情况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复发率为5.88%,较比对照组19.05%的复发率比较有持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值得肯定,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复发率低,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专人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妊娠患者分娩结果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30例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专人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剖宫产、顺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及并发症少于对照组,顺产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改善妊娠患者分娩结果,减少并发症及剖宫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专人优质护理模式 妊娠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与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使用滋肾调冲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黄体中期P(孕酮)值、HPS(基础体温BBT高温相)评分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中期P值和HP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疗效显著,能够改善黄体功能和月经失调,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滋肾调冲汤 黄铜功能不足 月经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合并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明确该技术治疗胎膜早破的疗效。方法我院产科共收治妊娠<30周胎膜早破患者48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合并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观察治疗后孕妇羊水指数,胎儿双顶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及孕妇的副反应。结果在本次封堵治疗过程中均一次封堵成功,没有不良反应发生,所有孕妇术后阴道流水情况均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宫颈环扎术治疗胎膜早破,延长了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生物蛋白胶 宫颈环扎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中,使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例自闭症刻板行为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在个案研究后对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进行。结果经过感觉统合训练后,患者的各项能力均得到一定提升;同时观察可见经过干预其刻板行为的次数明显减少。其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中运用的个案研究发现,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使其前庭功能和语言功能等均得到调节,对于儿童刻板行为的减少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 刻板行为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溃疡病症控制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44例选取为本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结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溃疡病症控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病症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甲硝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消化内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甲硝唑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科门诊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教育的实际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外科门诊作为研究单位,对106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教育,后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教育,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为9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5%,存在差异,P<0.05。结论护理工作是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不仅要不断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和业务水平,人性化护理教育可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医院就诊环境。

  • 标签: 外科门诊 护理服务 人性化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6年12月的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患者均采用利培酮片和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12个月时测定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量表(PSP)评分、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完成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P、PANESS各项评分对比无差异,各时间点TESS评分对比无差异,在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后两组的PSP、PANESS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出现改善(P<0.05),两组间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PSP评分较对照组上升,PANESS各项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出现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完成20次人数多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改善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榈酸帕利哌酮 利培酮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接头对血液疾病患者PICC使用效果的影响,以延长PICC的留置时间。方法将148例PICC置管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帽,观察2组患者PICC使用情况。观察比较2组患者PICC堵管率、回血率、针刺伤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使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的观察组与使用肝素帽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堵管率、回血率及针刺伤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留置PICC时使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能使导管达到最佳的留置时间且安全。

  • 标签: 血液疾病 中心静脉导管 正压接头 肝素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低、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高和降低卧床时间、平住院费用等,应得到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