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护理技术在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间,加强术前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周密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术后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融合率由前期的33.4%提升到58.8%(P〈0.05)。结论:开展积极和全面的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术后椎体融合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结核 脊柱/外科学 结核 脊柱/护理
  • 简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外科是医疗行业中最具有“高风险、高科技”特征的专业。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特殊场所,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加强手术室的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体会如下。

  • 标签: 手术室/组织和管理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Maisonneuve骨折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30例患者进行初步的检查,然后进行手术治疗,观察这30例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分析其效果。结果对这30例患者术后进行调查,包括出院前检查,出院后随访,其中有18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1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治疗效果差,其优良率为96.67%。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临床上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骨折部位复位后进行固定,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Maisonneuve骨折 手术治疗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抗生素治疗妇产科手术手术期生殖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2例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氨曲南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罗红霉素治疗)各56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糜烂创面恢复、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78.57%)相比,观察组存在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糜烂创面恢复时间(4.1±0.3)d及住院治疗时间(7.1±1.2)d均较短(P<0.05)。结论运用抗生素治疗妇产科手术手术期生殖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明显增高,且有效缩短糜烂创面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应当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围手术期 生殖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腹式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术式下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较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ldquo 腹腔镜手术 腹式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42例患者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方案,微创手术组行腹腔镜下微创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手术组切口感染、发热、睾丸回缩、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x2=5.559,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创伤更小,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微创术式 开放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围术期采用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甲状腺瘤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下床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名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70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治疗),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胆囊炎症状彻底消失时间、胆囊炎手术操作总用时、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性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胆囊炎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创伤小,且手术时机越早,患者术后恢复越快。

  • 标签: 腹腔镜技术 急性胆囊炎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在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9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穿孔性阑尾炎 术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急性阑尾周围脓肿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B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以及术中的出血量均低于A组,并且B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总费用以及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时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腹腔镜手术

  • 标签: 急性阑尾 周围脓肿行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治疗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9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70.2%(33/47),术后复发率为2.1%(1/47),术后OLQ-ST022评分为(43.94±3.31)分,对照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43.7%(14/32),术后复发率为9.4%(3/32),术后OLQ-ST022评分为(64.67±2.9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给予相应的化疗,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胃癌 临床疗效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曾在我院处接受过治疗的8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编号为奇数的43例患者为本研究的A组(护理模式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另外43例编号为偶数的患者为本次护理研究的B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在初次排尿耗时、住院耗时方面,A组少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方面,A组低于B组,且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A组少于B组,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手术期的护理应用,能够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泌尿外科 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抽签法把100例手术室急诊病人分成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病人都为50例,研究组1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2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2都比研究组1短,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并发症出现率是24.0%,研究组2的并发症出现率是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护理满意度是86.0%,研究组2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荐。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急诊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传统泌尿外科手术在落实中通常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不但会导致老年患者群体恢复时间较长,更会造成自身情绪出现波动,从而影响后续医疗工作的细致开展。所以,针对现有老年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应当采取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条件进行干预,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工作落实在方法层面具备全面统筹的条件。本文基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展开分析,确定实验因素和护理展开细节同时,期望为后续手术护理工作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老年腹腔泌尿外科手术 患者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以及躁动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75.8±1.2次/min,舒张压84.7±2.6mmHg,收缩压132.5±1.6mmHg,躁动程度评分1.2±0.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心率86.9±1.4次/min,舒张压98.5±2.2mmHg,收缩压148.7±1.9mmHg,躁动程度评分2.2±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腹部手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治疗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用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中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普及与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结肠癌手术患者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确诊。对照组实施结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肠道准备、术后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28/3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53.3%(16/3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3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0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措施值得借鉴。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辅助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n=20)接受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ADL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为13.84±1.63分,对照组为11.05±1.7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为2.11±0.73分,对照组为2.65±0.66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其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良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神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通过奇偶法将80例手术患者分配到两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1±0.91分(观察组)、3.82±0.87分(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观察组)、27.5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痛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