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顺行穿刺方式,试验组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静脉穿刺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逆行穿刺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患者的浅静脉进行有效保护。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逆行静脉穿刺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将心理干预应用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获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择88例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双盲法随机将入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参照组,而住院时间要短于参照组,且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更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康复也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作者: 高艳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3-01-1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泰安271000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早期宫外孕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50,对照组实施经腹部彩色超声诊断,观察组实施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孕囊检出率和不同位置孕囊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于等于2cm孕囊检出率观察组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小于等于2cm孕囊检出率为(38例),观察组小于等于2cm孕囊检出率为(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6,P=0.004<0.05)。宫角妊娠、宫颈妊娠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壶腹妊娠与卵巢妊娠检出率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外孕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效果优于经腹部彩色超声诊断效果,其具备较高的诊断中准确性,可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腹部彩色超声诊断;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牙周病患者治疗中采用正畸治疗,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27例牙周病患者临床资料入组,选取时间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均行正畸治疗,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不伴牙周病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CRP、sICAM-1、IL-1β、IL-6、IL-8水平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年后血清TNF-α(11.91±4.92)ng/L、CRP(10.87±5.77)ug/L、sICAM-1(99.71±11.44)ug/L、IL-1β(1.21±0.16)ug/L、IL-6(70.62±8.65)ug/L、IL-8水平(412.30±108.23)ug/L对比对照组患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病病变级别(轻度、中度、重度)患者例数分别是8例、11例、8例,安氏类别(Ⅰ类、Ⅱ类、Ⅲ类)患者例数分别是13例、9例、5例。结论牙周病患者治疗中采用正畸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保健中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20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100例。此次研究儿童均常规保健,研究甲组加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儿童的语言评分、运动评分、社交评分、适应性评分、精细动作评分都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甲乙两组儿童的头围、身高、体重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结论儿童保健中,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

  • 标签: 儿童 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层螺旋CT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300例疑诊急腹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急腹症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所选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发现,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方面,灵敏度为86.33%,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为83.67%,阳性预测值为94.04%,阴性预测值为46.15%。结论多层螺旋CT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度与阳性预测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且CT诊断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3-11月74例脑梗死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在发病后1-6h(对照组)和发病后24h(研究组)进行CT扫描检查,比较两次检查后CT结果情况。结果患者两次检查结果均全部呈阳性,且研究组豆状核边界模糊、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早期低密度影、轻度占位和脑沟消失等状态显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很大价值,能够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改变证据,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脑梗死 CT检查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护理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结核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比较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结核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结核病 营养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机管理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当中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急诊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不足,并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危机管理,对两组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危急意识、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危急事件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值,P值小于0.05。结论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危机,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护理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增强扫描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1例。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CT图像质量,并通过问卷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探究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8.0%,护理满意度为98.5%,均分别高于对比组的88.2%、87.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保证患者舒适性,有效提高检查图像质量,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CT增强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护理中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危妊娠孕产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在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产程与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353.38±116.54)分、(9.34±0.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45.78±211.47)分、(7.78±0.67)分,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干预后,可以有效地缩短孕产妇的总产程,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危妊娠 妊娠阶段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PDCA循环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实验于2016年5月~2017年7月将医院静配中心内的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8名护理人员2016年5月~2017年1月的护理质量和8名护理人员2017年2月~2017年7月的护理质量,对比护理人员采取PDCA循环方法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应用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在在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改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宜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中。

  • 标签: PDCA循环 静配中心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对其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及患者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不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亦有显著提高作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子宫肌瘤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社区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门诊患者7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护理管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研究组(5.7%)低于参照组(25.7%),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研究组(97.2%)较比参照组(80.0%)更高,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护理管理可以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患者的就诊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理循环法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护理管理部推广实施了管理循环法,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量表分别从护理文书、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药品管理四个方面对实施管理循环法前后的护理质量展开评价,分析管理循环法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管理循环法后,护理文书质量评分(95.6±1.7)分,危重症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7.4±1.5)分,病区管理及感染控制评分为(97.3±1.2)分,药品管理评分为(96.8±2.3)分,各项数据均高于实施管理循环法前(P<0.05)。结论管理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深化各项护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对于提升护理管理部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管理循环法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 60 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头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偏头痛患者中临床疗效确切, 可明显缓解患者 临床症状 , 患者满意度较高, 值得 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偏头痛 头痛症状积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甲状旁腺病变的术前定位价值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6年6月,连续的患有继发性或原发性甲旁亢的386名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彩色超声多普勒和核素锝99m扫描病变甲状旁腺。结果原发性甲旁亢患者中,甲状旁腺大小平均为2.25±1.73cc;继发性甲旁亢患者中,甲状旁腺大小平均为1.63±1.09cc;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原发性及继发性甲旁亢的总体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升高,彩色超声多普勒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彩色超声多普勒 甲状旁腺病变 术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奇霉素急性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8例急性肠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4.571,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等特点。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急性肠炎
  • 简介:摘要研究胃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以及可能存在的联系及临床意义,通过探讨与胃癌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其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

  • 标签: &beta -catenin 胃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优质的康复护理,观察分析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36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1.7%(33/36),出现2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的吞咽及语言能力均有所改善,护理满意度达86.1%(31/36)。结论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发挥出护理干预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