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由于生理智能的缺陷导致其在生活上出现较多问题,由于患儿较小,多半需要在福利院接受照顾和护理。对此,就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及处理措施本文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ldquo 三无&rdquo 封闭式管理病房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对应的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等也在逐渐增加,精神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对于精神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较大,往往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较高的致残率。为此,本文作者根据调查研究,对当前的精神病社区防止康复体系进行了研究,该体系依托三级网络体系而运行,通过多个层面的信息服务实现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干预。

  • 标签: 预警 社区防治康复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人的睡眠障碍的因素以及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06例精神病人,并对抽取的106例精神病人的基本资料和睡眠障碍情况进行探究,分析精神病人睡眠产生障碍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数据显示精神病人中存在入睡困难、间断、早醒、未睡、睡眠过度分别占24.53%、18.87%、33.02%、10.38%和13.21%,通过对存在睡眠障碍的精神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15d内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的占68.87%,其他患者均在30d内有所好转,睡眠障碍逐步得到改善。结论精神病人睡眠障碍问题主要为入睡困难、间断、早醒、未睡、睡眠过度,导致这些障碍的因素跟睡眠环境、药物应用和心理压力等相关,必须要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

  • 标签: 精神病人 睡眠障碍 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60岁以上的人口数逐年增多,患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人群也随之逐渐递增,由此引起了精神医学界专业人士的重视,有关此病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时有报道,但有关护理干预方面的资料相对少。本文将女性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等方面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女性老年人 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的原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进行研究,对其中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原因,精神症状25例(占62.5%),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5%),自知力缺失5例(占12.5%),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其他因素2例(占5%);护理缺陷因素护理方法不当30例(占75%),护理不到位6例(占15%),责任心不强2例(占5%),态度不冷静2例(占5%)。结论对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应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的教育,是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精神病 冲动干预 护理缺陷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及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单独行为矫正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两组干预后的NOSIE量表评分与SANS量表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精神康复效果。

  • 标签: 心理 行为矫正 慢性精神分裂 不良行为习惯 精神康复
  • 简介:摘要在目前许多精神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许多医师都会给患者采取超说明书用量的手段进行治疗,这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发病情况和自身体质。那么对于精神疾病来说,超说明书用药是否正确?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吗?为此本文在考察精神科用药现状的基础上,对于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详细的探讨,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手段。以加强对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超说明书用药 现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SPI、PANSS及RBAN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行为干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慢性精神分裂 常规护理
  • 简介: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重新探讨了主体及其确定性问题,认为主体实际上并没有走向黄昏,主体始终在某处,只是被琐事、被生活,乃至被知识、被思考所包裹。主体的在场是相对的,需要我们不断去倾听、去言说、去触及。

  • 标签: 精神分析 认识论 心理状态 思维方式
  • 简介:摘要正念治疗是基于佛教禅修冥想概念,与当代心理学、医学结合的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统称,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本文简述正念疗法的类型及应用范畴,对正念治疗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正念治疗 精神心理疾病 进展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的方法对患有难治性精神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78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其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我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进行的病情观察、创口观察、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采用立体定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可以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期显著缩短,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 标签: 立体定向手术 难治性精神病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诊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减少精神致残,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者按不同表现采用手术、药物、心理、针灸、理疗、高压氧等治疗。结果81例治愈66例,治愈率为81.5%,好转13例,无改善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者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精神致残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402例开颅手术病人给以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并发精神障碍原因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结论针对开颅手术病人选择精神障碍原因的护理,降低精神障碍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促使病人康复,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精神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行为异常、思维混乱以及情感分裂等,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除了要进行药物治疗外,有效落实相应的康复护理也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现状,并集中阐释了具体的护理对策。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科室结合精神专科工作特点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做好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基础上,为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使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更体现人文服务和心理护理,为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情和心理状态特设计了“心情晴雨表”方便反映患者的情绪,我们将针对各种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情 评价表
  • 简介:摘要在精神疾病的日常护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病人沟通,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惑,是提高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给予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的核心内容。

  • 标签: 心理支持 精神疾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老年精神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的奇偶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劳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23.35±2.36)、(20.68±3.25)、(22.95±1.25)、(22.95±0.69)分与对照组(19.35±2.14)、(17.51±2.19)、(17.69±2.65)、(17.98±1.26)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劳动能力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 精神病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对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妇资料进行调查,对其接收的200例产妇进行分析,征得产妇同意后,对其焦虑情况进行评分;焦虑较为严重的产妇分为对照组,焦虑较轻的产妇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分娩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5%高于观察组3.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较大,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不佳很有可能增大分娩的不良事件,影响自身和胎儿预后,因此我们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改善产妇临床情况。

  • 标签: 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结局 临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