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共9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用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是26.67%。控制率是91.1%。对照组的有效率是17.7%。控制率是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性小。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命。所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中,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 标签: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观察。方法对今年以来我院诊断为稽留流产的38患者,于空腹口服米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结果完全流产占80%,不完全流产占15%,失败占5%。结论米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组织自然排出率高,扩宫及清宫均较易,清宫术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患者痛苦轻,不良反应少,效果较理想,是一种较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由于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的提升,加强其止血治疗成为了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内镜作为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不仅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操作简单方便,疗效确切,故在各级医院都得到了全面推广。本研究结合近几年来内镜治疗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的子宫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后,均较A组治疗后明显缩小(t=4.25、4.01、5.12、4.85,P<0.05)。B组和C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χ2=4.26、5.19,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χ2=11.88、5.45,P<0.05)。结论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肯定,尤其对于近绝经期及要求生育妇女提供了一条保守治疗的新途径,每日口服米司酮12.5mg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

  • 标签: 米非司酮 剂量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临床中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8月—2018年5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76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38例A组,38例B组,分别行常规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治疗、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统计视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角膜散光度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组间比较角膜散光度情况(P>0.05);手术后,B组角膜散光度情况显著由于A组(P<0.05)。B组术后视力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5%,B组为2.63%,经对比分析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而言,选择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改善角膜散光情况,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散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38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护理经验,探讨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小细胞肺癌患者3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回顾性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3例,稳定19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34.21%,疾病控制率为88.89%,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皮疹,肾功能损害等,经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得到缓解和控制。结论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中护理工作不可少,及时进行毒副反应的处理和有效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汤联合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米司酮,每次50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口服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观察组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米司酮,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辛伐他汀联合诺贝特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入院治疗的95例高脂血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辛伐他汀联合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降血脂见效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效果。方法对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后(实施前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报率及护士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非处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硬核白内障治疗中,应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并将该时间段内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和观察组(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度为(0.92±0.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1±0.23),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6.0%少于对照组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可获得良好效果,并具有安全性。

  • 标签: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抗凝强度华法令(INR1.5-2.0)治疗瓣膜病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并与常规强度(INR2.0-3.0)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低抗凝强度组)76例(INR1.5-2.0),华法令用量1.875~3.750mg/d,对照组(常规抗凝强度组)82例,华法令用量3.125~5.625mg/d。华法令用量根据INR调整,用药1年,分别观察栓塞、出血、死亡例数。结果研究组年栓塞率为1.3%,对照组年栓塞率为1.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低抗凝强度华法令,使INR保持在1.5~2.0,既具有抗凝效果,降低了脑栓塞的危险性,又与常规强度华法令组疗效间无差异,患者服药顺从性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12月为区间,选择88例老年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效果。结果术后6h、12h、24h各时间点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其相应自控镇痛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神经系统退化程度,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应作为手术首选。

  • 标签: 麻醉和镇痛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6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参照组应用吉西他滨治疗,并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开展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32%比观察组的94.74%低(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不良症状发生率7.89%低于参照组的18.42%(P<0.05)。结论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才赢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减少机体并发症发生,获得患者和医师的高度认可。

  • 标签: 吉西他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治疗5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具有可比性的40例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未见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应根据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就近送至医院,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水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锁定、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试验,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评分的优良率为92%,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评分的优良率为6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作为临床上的首选术式。

  • 标签: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 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马刀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6例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OPEN式体部伽马刀治疗。其中56例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即伽马刀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伽玛刀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刀治疗骨转移癌效果确切,近期疗效好,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后可有减轻疼痛、增强疗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伽马刀 唑来膦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独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中痊愈30例,其痊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包块直径和血β-hC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包块直径和血β-hCG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另外研究组在治疗后包块直径和血β-hCG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8.92,P<0.05)。经统计学分析单次肌注组的Ⅱ度、Ⅲ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持续肌注组(37.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5);另外,单次肌注组的血细胞下降例数较持续肌注组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结论氨甲喋呤单次肌注加米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氨甲喋呤 单次肌注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声辐射力可以促进靶向微泡的内皮粘附。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用超声辐射力促进靶向脂质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粘附。方法采用1MHz连续波超声在54.2kPa和73.9kPa两种声压下工作,用扫描电镜和主观评分分析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积聚情况。结果我们发现两种声压的辐射力均可提高微泡在主动脉内皮细胞上的局部滞留。73.9kPa超声的应用可使了数以千计的微泡在局部聚集。结论初步证明超声辐射力可促进靶向微泡的内皮滞留和粘附,以后可能实现通过增加药物负载的微泡促进局部药物的释放。

  • 标签: 超声辐射力 微泡 内皮细胞 粘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司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体积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肌瘤体积缩小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和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E2和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E2和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配合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优于米司酮单纯给药。

  • 标签: 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