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壮医经筋挑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患肢上的筋结点施以壮医经筋挑刺,每周挑刺1次,共治疗3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等评分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8%(P<0.05);两组MAS、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壮医经筋挑刺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要优于单一常规康复治疗(P<0.05)。结论:在施以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壮医经筋挑刺疗法改善中风后偏瘫痉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MAS、CSI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壮医经筋挑刺 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痉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游戏式功能康复训练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关节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至我院接受关节康复训练患儿56例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8例)接受游戏式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训练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训练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疼痛(39.47±2.93)分、运动能力(17.63±1.44)分、稳定性(8.35±0.93)分、日常活动(22.09±1.82)分均高于对照组(36.31±2.76)分、(15.75±1.28)分、(7.27±0.84)分、(19.98±1.76)分(P

  • 标签: 游戏式 康复训练 肱骨髁上骨折术 关节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和高压氧治疗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方法,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高压氧治疗脑血管意外效果显著,能够增强临床疗效,对疾病预后改善有重要作用,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性。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高压氧治疗 脑血管意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辅助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取76例本院所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院就诊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为方便对比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抽取38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余下38例患者作为优质护理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凯格尔盆底肌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张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显效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肉张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提升,研究组分值较高(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产后护理 产伤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应用针灸+认知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依照入院看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35)应用针灸+认知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照组(n=35)应用认知康复训练。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认知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脑损伤认知障碍患者应用针灸+认知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可改善认知障碍,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脑损伤 认知障碍 针灸 认知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慢阻肺患者采取肺功能康复训练对其肺、呼吸功能以及运动耐力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 挑选我院慢阻肺 患者 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和观察组(肺功能康复训练)各 38 例,就肺、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各项评分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慢阻肺患者采取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且对于运动耐力具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肺功能康复训练 运动耐力 呼吸功能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偏瘫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为2组,每组37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时长以及平均住院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

  • 标签: 个性化康复训练 神经内科 偏瘫患者 住院时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在常规康复治疗与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针灸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计 7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治疗与训练对照组( n=37 )与采用针灸治疗干预实验组( n=37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 VAS 评分、水肿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FMA 评分、 BI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可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偏瘫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康复中采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价值。方法:筛选2020年4月~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比2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脑梗死 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间歇性口胃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干预方案:间歇性口胃管饲联合吞咽训练(观察组,n=30),常规鼻饲管留置联合吞咽训练(对照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上,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23/30),(p<0.05)。结论:间歇性口胃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恢复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间歇性口胃管饲 吞咽训练 吞咽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录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偏瘫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肌训练对慢阻肺患者心理弹性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慢阻肺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舒适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肌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弹性与膈肌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和膈肌功能明显得到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配合呼吸肌训练为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患者的心理弹性和膈肌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舒适护理 呼吸肌训练 慢阻肺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牵引加康复操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开始于2019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康复操组与牵引组,康复操组采取牵引加康复操治疗,牵引组使用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操组和牵引组疗效评价,康复操组半年复发率是6.66%、有效率是96.66%,牵引组分别是30.00%、80.00%,(x2=10.772,p=0.020),结果有差异。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牵引加腰部康复操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腰椎病 腰部康复操 腰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后上肢肌肉痉挛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结合现代康复训练)与对照组(现代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偏瘫上肢肱二头肌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综合康复 现代康复训练 中风 上肢肌肉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对皮肤科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皮肤科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4例皮肤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护患沟通技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和治疗依从性,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护理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皮肤科患者采用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可显著增强疗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皮肤科 护患沟通技巧 疗效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例,接受生物反馈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快肌最大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中采取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盆腔疼痛情况,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骶神经磁刺激 盆底肌康复训练 慢性盆腔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3H理论下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智力低下患儿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1-2022.1纳入的80例智力低下患儿,应用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常规康复)及干预组(n=40,基于3H理论下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观察患儿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康复前,患儿智力发育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后,干预组评分有所上升,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智力低下患儿应用基于3H理论下优质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智力发育程度,效果显著,临床应给予重视。

  • 标签: 优质护理 康复训练 智力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设置成采用单一康复训练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针灸的观察组。将治疗有效性等相关指标数值作为对比依据。结果:治疗有效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踝关节外翻、偏瘫肩、肌张力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治疗中风偏瘫方面存在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等诸多方面。

  • 标签: 针灸 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