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肩胛骨外侧缘入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98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随机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传统Judet肩胛骨倒L后侧入,观察组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直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 直切口 肩胛骨骨折 严重移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应用双钢板固定肱骨远端内外侧柱,术后早期肘部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7个月。肘关节功能按Cassebaum评定标准:优23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行坚强内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截骨方法对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肱骨 骨折 截骨术
  • 简介:作者简介周兵,男,1967-,外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关节外科。摘要目的探讨侧前方入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侧前方入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27~73岁,平均367岁。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13例,D级18例,E级38例。术前Cobb角为280°~465°,平均301°。结果59例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11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400~800ml,平均600ml。无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术后2周患者即可戴支具站立及下地行走。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36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10月。末次随访时,11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C级13例中均恢复到D级,D级18例全部恢复到E级。Cobb角为10°~25°,平均144°。结论侧前方入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娇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及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的优点。

  • 标签: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术 植骨 脊柱融合
  • 简介:从中医大学科来说,涉及到中医学整体发展,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中医教育、中医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事关中医事业与学术的健康发展,几十年来我纵横其问,不停地探索、思考,也不断地追寻、呼唤。

  • 标签: 中医学科 治学之路 中医探索 王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抗氧化应激、调节ERK1/2蛋白表达方面来探讨黄连素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P相关性胃炎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正常+黄连素组、模型组和模型+黄连素组。正常+黄连素组与模型+黄连素组用黄连素配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制成浓度为100mg/ml的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四组均按2ml/(kg·d)体积灌胃,连续给药4周。WesterBlot法检测NOX2、NOX4、SOD、iNOS、ERK1/2的蛋白含量。结果:黄连素能显著降低HP相关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NOX2、NOX4、iNOS、ERK1/2蛋白含量,增加SOD的含量。结论:黄连素可能是通过ROS/ERK1/2通抗HP相关性胃炎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的。

  • 标签: 黄连素 HP相关性胃炎 ROS ERK1/2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小关节内缘入激光结合臭氧间歇式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激光结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40例行腰椎CT引导下小关节内缘入激光结合臭氧间歇式推注治疗。观察终止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终止治疗6个月后随访两组病例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31%,两组病例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小关节内缘入激光结合臭氧间歇式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穿刺路径短、显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风险低的优势,易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小关节 激光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就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在腋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围绕我院行单侧手部、腕部及前臂手术的患者展开,均接受了腋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用药方案包括:罗哌卡因、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结果:经相应麻醉处理后,患者各项指标良好,尤其是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短、维持时间较长,注药后6h、12h、24h时间段VAS评分明显较低,相比之下单一使用罗哌卡因的患者情况则较差,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在腋B超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的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VAS评分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地佐辛 腋路B超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