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当代体育明星崇拜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现象造成的社会影响。认为,对体育明星崇拜这种现象要积极引导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抑制它的消极作用。

  • 标签: 体育明星 明星崇拜 传播媒介 社会心理
  • 简介:研究目的:探讨长期参加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为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南昌市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69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中老年人70人为对照组;使用韩国产biospace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指标(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体质指数和体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中老年人的体脂含量,达到预防或延缓脂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太极拳 中老年人 体成分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干预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试图通过本项目研究证明了运动处方干预可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及人际关系和谐程度。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量表,在大学本科1、2年级男女学生中征集志愿者15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保持自己的原生活方式,干预2个月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干预能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GQOL-74量表也可以应用于对体育效果的科学评价。2、运动处方干预下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变化表现为:实验组心理功能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物质功能维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总分具有极显著差异,而躯体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两个维度得分比对照组高。

  • 标签: 运动处方 青少年 生活质量
  • 简介: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输出与交换控制社会意识,进而控制社会行为。这种现象也影响到了具有特殊社会团体性质的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体育态度。

  • 标签: 大众传播 大学生 体育态度 动机
  • 简介: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从胎肝中提取,且内含肝细胞生长因子、骨髓刺激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动物实验表明:它能明显提高Hb值、空腹血糖值、安静时ICD活性、安静和应激后的氧耗率和抗疲劳能力;能降低安静时CK活性,提高其应激后CK活性。耐缺氧能力提高不明显。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动物 机能能力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词查法,对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缺乏是制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根本性问题,应当运用体育文化管理理论,全面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运行机制。

  • 标签: 校园体育文化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运行机制 运动休闲文化 文化管理
  • 简介:通过对西安市805名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习惯、营养摄入的状况、生活方式、心理健康和常见疾病的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和为期3个月健身实践指导,对实验和调查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体育健身对中老年人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和疾病预防及辅助治疗,为制定科学运动健身指导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西安市 中老年人 体育锻炼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身体形态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赛中使用有机胶水和无机胶水的区别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中的得分率和使用率的统计,分析无机胶水使用前后技战术使用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有机胶水禁用的情况下,应该摆正心态,努力适应,突出教练员作用,改进技战术的训练,加大乒乓球器材的科技投入。

  • 标签: 无机胶水 乒乓球 影响 对策
  • 简介:针对目前武术界关于“武术的现代化演进是否改变武术本质、对武术发展具有什么影响”的争鸣,首先对不同观点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哲学角度论证了由外因导致的武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辨析“本质”、“质”、“功能”几个词的具体含义,指出这种质变对武术的本质没有影响,对武术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最后指出武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不同“质”的内容组成的集合体,应该对其进行重新定义。

  • 标签: 武术 发展 质变 影响 本质 定义
  • 简介:目的:研究躯干负重时的步态特征及相应补偿策略,探讨躯干不同负重重量对步态的影响,为负重方式的选择、负重装备的改进或仿人机器人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用10名普通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佩戴特制的可控制负重物重心位置的负重架,将负重物前后均匀安放,进行3种负重状态(负重物重量分别为0kg,20kg,40kg)下的行走,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Moti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同步采集运动学、动力学数据。结果:行走中躯干负重重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步宽、支撑相百分比、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和膝关节力矩、下肢各关节功率和功(P〈0.05),显著减小了步长、重心的上下摆动幅度、躯干的旋转幅度(P〈0.05)。结论:人体通过减小步长、增加步宽、增加支撑相百分比、降低重心在上下方向摆动幅度、增大踝、膝关节力矩及膝关节屈曲角度来补偿躯干负重增加对人体步行中平衡控制的影响;躯干前后均匀负重,限制躯干的旋转,影响人体迈步的平衡;在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的设计中,当躯干负重增加时,应适当调整相应参数,增大驱动力,满足更多能耗。

  • 标签: 负重 步态参数 躯干 补偿策略
  • 简介:从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transitionpore,MPTP)的角度,探讨有氧训练抗运动疲劳的效应和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力竭运动组(L)和有氧训练组(T),每组8只,T组进行6周有氧训练后,将L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下至力竭时间,T组再进行同等时间的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并进行MPTP开放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线粒体Ca^2+转运检测。结果:1)与D组相比,T组和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1);与T组相比,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5)。2)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5)。3)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力竭运动会引起MPTP的高通透性开放,造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Ca^2+大量释放,而有氧训练可以显著性地降低MPTP的开放程度,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丢失,从而减少线粒体的损伤。

  • 标签: 有氧训练 力竭运动 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 膜电位 钙离子转运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大鼠HPA轴激素水平。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症的可能途径。方法:将选定的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共14周,前10周,C组、M组正常饲养;E组、ES组、ESE组每周运动6次,前3周游泳时间从10min递增至60min,每周增加20min,并保持此运动时问7周;后4周,C组正常饲养,E组继续运动;M组、ES组和ESE组接受28天的慢性应激。期间ES组停止运动、ESE组继续运动。实验结束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检测动物HPA轴激素水平。结果:(1)M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降低、水平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食物和蔗糖溶液消耗量下降,M组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的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E组;ES组和ESE组动物显著低于M组。(2)M组动物下丘脑组织中CRH、垂体组织和血浆中ACTH含量显著高于C组,ES组和ESE组则显著低于M组。结论:游泳锻炼在应激状态下可能是通过维持HPAA自身的负反馈功能和降低海马组织中皮质酮含量,防止海马受损,维持海马在应激状态下抑制HPAA的功能达到预防抑郁的效果。

  • 标签: 应激 抑郁 锻炼 HPAA
  • 简介:从本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条路径来探讨体育运动、心理应激和免疫系统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释体育运动拮抗应激对机体免疫系统不良影响作用的可能机制。

  • 标签: 体育运动 心理应激 免疫系统
  • 简介:以华中农业大学99名网球初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实验法,探讨快乐式迷你网球教学模式及传统网球教学模式对学习情境知觉与学习成效的差异,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情境知觉与学习成效的交互关系。旨在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在网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依据,也为与网球教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快乐式教学模式与迷你网球的搭配使用最能促进网球初学者的学习成效。

  • 标签: 快乐式教学 学习情境知觉 学习成效
  • 简介:以大联赛的方式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是2006年以来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是阳光体育的具体落实和抓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六年来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总体效果达到了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其中联赛运作机制的完善是大联赛获得良好效果的首要因素,建议在大联赛实施中重视学生的参与。

  • 标签: 阳光体育大联赛 实施效果 影响因素 评价 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
  • 简介:肌球蛋白是骨骼肌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主要由两条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和两对轻链(MyosinLightChin,MLC)组成。其中MHC在肌肉细胞中表达有多种同功异构型(Isofonn),同功型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和骨骼肌的收缩性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不同运动形式的影响下同功型之间会相互转化。肌球蛋白MHC合成的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而运动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变化。神经及内分泌在运动对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影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 标签: 骨骼肌 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表达 运动训练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领域、就业观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需求情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等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当前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用人单位因素、院系因素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

  • 标签: 河北省 体育院系 毕业生 就业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大学在校学生体育欣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欣赏活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持久的兴趣、必要的体育审美修养、一定的审美心境、正确的审美观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对欣赏对象的了解程度、大众传播媒介、学校相关的设施、体育教师等。偏相关分析后认为在影响体育欣赏活动的各内部因素中,持久的兴趣与必要的体育审美修养呈现出密切正相关。

  • 标签: 普通高校 大学生 体育欣赏 审美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增龄性变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0名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35-74岁身体健康的职工按年龄分为35-44岁、45-54岁、55-64岁以及65-74岁等4个年龄组,每组80名。分别采用IKDC主观膝关节评估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增龄性变化。结果:IKDC得分、SF-36综合得分以及生理健康亚集(PCS)得分、心理健康亚集(MCS)得分呈增龄性下降,其中35-44岁组与45-54岁组之间、55-64岁组与65-74岁组之间存在显著年龄阶段差异(P〈0.05);IKDC得分与PCS得分、MCS得分以及SF-36综合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呈增龄性下降,其中45岁和65岁前后变化尤为明显。膝关节功能增龄性下降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增龄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