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1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自开播以来,其平均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美食”话题在网络论坛、微博、贴吧的关注度居高不下。那么,《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何以如此火爆?它以美食为题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本文试图从美食的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出发,对该纪录片进行解析。

  • 标签: 纪录片 美食 中国 表象 中央电视台 网络论坛
  • 简介:本刊讯10月14日,"TV地标"(2010)"首届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调研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调研报告》,并揭晓了“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评选结果。

  • 标签: 省级卫视 调研成果 传播力 中国 新闻发布会
  • 简介:3月14日,《河南新闻联播》上出现了这么一段30秒左右的消息:2018全国两特别直播节目“两进行时一河南时刻”将于明日下午13:30至14:30在人民网进行直播。这种不可多见的报道形式,正是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以下简称党媒平台)在全行业全媒体融合道路上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亮点之一。

  • 标签: 公共平台 平台建设 两会 信息 创新 实践
  • 简介: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文化自信文化是人的属性,与人密切相关,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文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积累的全部知识的总和。

  • 标签: 中国传媒 文化“走出去” 摘要 嘉宾 讲堂 领袖
  • 简介:当今时代,中国社会舆论及其格局相当复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这种形势,官方及传媒机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在此前提下,官方及传媒机构还应努力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以适应新的社会舆论格局。

  • 标签: 舆论格局 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简介:近年来,“版权引进”成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改革创新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路径,《中国好声音》的全面成功助推了国外版权引进的新高潮。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主要上星频道播出的版权引进电视综艺节目已近30档(见表1),2013年全年预计还将增加。

  • 标签: 中国电视 节目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 出海 版权引进 改革创新
  • 简介:中国历史电视剧是富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必然肩负传播历史经验、历史知识的使命,对之进行较为规范的定位、分类,将其提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进行观照,这对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对社会转型期重铸民族精神,无疑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历史电视剧 历史题材电视剧 定位 类型 美学价值
  • 简介:2010年2月10日,中国男足在东亚四强赛上以3:0完胜韩国队,终结了32年来在国际A级赛事中一直不胜对手的尴尬纪录。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这无疑是历史性的一刻。众多媒体不约而同高调、高规格地报道了这一事件,然而出入意料的是,一向高度重视中国足球报道的中央电视台,却仅在11日体育频道午间新闻中简短口播了此消息。央视的低调引起了广泛争议,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失误,还是中国足球报道矫枉的开始?

  • 标签: 中国足球 足球报道 信任危机 新闻价值 2010年 中央电视台
  • 简介:艺术与传播的关系从理念层面到操作层面都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的特点,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这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乃至合流。全球化加剧了这种合流的趋势,不断促进了艺术跨境传播的力度。跨境传播对艺术具有明显的艺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艺术跨境传播被赋予了相应的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使命。

  • 标签: 艺术 跨境传播
  • 简介:在国家政策、市场竞争以及资本刺激的作用下,中国纪录片行业日渐繁荣。社会现实题材纪实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也在媒体行业发展的大潮下不断顺应市场需求和观众收视习惯。本文将针对这一背景,分析近年来国内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和纪实节目在生产理念、表达语态上的发展创新以及现实问题,并结合国际市场同类纪实节目的发展现状,探究和展望中国社会现实题材纪实影像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纪录片 纪实影像 社会现实题材
  • 简介:中国,大量记者投入社交媒体,成为新兴的在线行动者。这是在哪些结构性力量的作用下展开的?他们的实践又因此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权力控制、组织利益、个人诱惑呈现出新和旧的交织。职业新闻人群体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成为行动者。在记者实践和中国场景的互动中,“职业抗争”成为了极有效的话语策略,帮助记者跨越职业伦理约束,从记录者转变成行动者。

  • 标签: 记者微博 行动者 微博研究
  • 简介:以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景观、创作变化热点现象、认识评价不一的焦点为例,抓取市场数据交易剖解,阐释电影史所呈现发生的变化,即市场推动的创作不可忽视,潮流演变也依赖市场而行。在关于2014到2015的青春题材创作、青年导演批量登上历史舞台、21岁左右的受众影响电影创作趋向等现象上,如何认识需要客观公正的态度。针对互联网带来的电影的全方位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评价的思路。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产业 电影创作 媒介融合
  • 简介: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和要求中明确规定:“通讯作品在2000字以内”,可参评的作品仅评选出的一、二等奖通讯15篇中,就有8篇超过规定,最多的达8000余字。为此,36名复评委员即向全国新闻单位的老总们发出呼吁:“通讯偏多,长风甚烈”,要“减少长通讯,狠刹长风,以此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写通讯出现长风,除思想观念作祟外,不掌握短胜于长的技巧与方法是一重要原因。笔者借此与同行们交流一下看法。文贵简洁。简——简要,精粹;洁——纯净,洗练。我国古典文论视简洁为“文章尽境”。清代刘大槐在其《论文偶记》中说:“凡文笔老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易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在通讯写作中求简洁应当从下面几点入手:

  • 标签: 中国新闻奖 新闻改革 古典文论 论文偶记 刘大 正面报道
  • 简介:当前世界进入秩序多元、话语重构的“后全球化时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化。在此背景下,中华文明的重新定位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基于品牌叙事理论,从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同等逻辑,探讨中国故事与国际话语权、文化软实力的关系,阐明中国故事的核心内涵与外延发展,提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一致性、差异性、简洁性、整体性”原则,指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立足时代特征,创新思维调整策略:在战略上从国际传播走向全球传播,在叙事上从宣传思维走向故事思维,在主体上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在空间上从阵地意识走向场景意识。同时,适当考虑当前新媒体生态演变与技术革新,利用大数据、场景链条、人工智能、VR等助力中国故事的讲述,形成多维的国际创新传播与保障策略。最终,文章通过梳理“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故事要素与“‘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手段这一逻辑关系,初步系统化地建构起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圣外王”理论框架体系。

  • 标签: 品牌叙事理论 中国故事 体系化建构 国际多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