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为实现我国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深化民间国际交流.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组织青年干部代表团一行6人于11月9—18日访问了韩国和日本。在韩国国家经营战略研究院和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的安排下,代表团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社会建设与外方进行了内容丰富的交流。

  • 标签: 民间交流 社会建设 协会组织 国际交流 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界、产业界,

  • 标签: 民族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 抗日团体 中国近代历史 两党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一个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和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大体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技奖励制度。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有价值的科学创造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提高科学知识水平,为了有效地达到此目的,社会应该给予科学家荣誉。所以,作为社会对科学知识...

  • 标签: 科技 奖励制度 社会影响
  • 简介:一、基本情况自1993年越南政府开始争取国际社会对越南提供ODA政府发展援助,截止2003年底,共获得各国和国际组织承诺的ODA发展援助达253.89亿美元.越南就ODA援款与各援助国及组织签订协定、计划等价值达196.3亿美元,占ODA援款总额的77.19%,其中贷款159亿美元,商签协定352个;无偿援助37.3亿美元;到位资金达131.81亿美元.上述援款为越南基础设施建设、消饥减贫、行政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越南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越南 ODA援助 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现代天主教社会学说之创立与发展是天主教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表现,教会积极的“人世”姿态与实践反映了教会回应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挑战的世俗化特征与趋势。当代菲律宾天主教会的社会行动,既是现代天主教社会理论推动的结果,更是菲律宾教会面对20世纪初期菲律宾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挑战的自觉回应,它反映了现代菲律宾教会关注民族国家社会现实的本土化与世俗主义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宗教在现代社会参与解决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探索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践与范式。

  • 标签: 天主教社会学说 菲律宾教会 社会行动
  • 简介:以“伦理主义”为特征的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也应该失去“国家哲学”的地位,发挥不了也不应该发挥“兴邦治国”的指导作用。不过,儒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没有任何地位,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儒学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占据“主席”之位,但能够也应该处于“宾席”之位;不可能也不应该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却能够也应该起辅助性的“帮补”作用

  • 标签: 儒学 伦理主义 市场经济 地位 作用
  • 简介: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南。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了论述:教育是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事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要用“三个面向”指导教育改革;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发展教育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加快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抓紧抓好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坚持德育首位的教育思想,正确认识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等。

  • 标签: 邓小平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指南 邓小平同志 教育体制 教育工作
  • 简介:在现代西方经济中,有短、中、长三种经济波动周期,其中长周期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内生的运行规律,具有正负效应。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创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理论

  • 标签: 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波动周期 长周期 周期波动正效应
  • 简介:经过两战之间时期里的理论生成铺垫,国家大战略作为一个单独和自觉的理论领域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明确出现,90年代开始扩散和发展.然而,予以重要补充、拓展和深化仍然必要,而尚存问题分布于大战略目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手段及其资源基础、决策机制和体制这四大方面.国家大战略理论可以成为一种基本框架和有力工具,用于考察、构思、论证和表述中国远期和近期的对外大战略主要内容,及其较具体的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各主要分支性课题.

  • 标签: 国家大战略理论 中国 对外战略 国际关系 决策体制 外交政策
  • 简介:大致从2007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再度执政并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以来,泛突厥主义获得新动力,相对于之前的泛突厥主义进程(1991年至2005年间),类似现象或可称为“新泛突厥主义”。2009年,土耳其明确以“新奥斯曼主义”作为治国和外交方略,其实是对之前政策的确认,而泛突厥主义正是“新奥斯曼主义”意识形态兼容的部分。与此前相比,土耳其与中亚、高加索相关各国互动更加频繁,中亚、高加索各国积极配合,各方合作水平提升;初步具备了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进行突厥语国家的多边合作。土耳其政治家不仅用“新奥斯曼主义”凝聚国民,也在争夺中亚、高加索的“大牌局”中,获得地缘文明、地缘政治优势,其影响不断扩大,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现象。现在,俄罗斯、西方国家和土耳其在东欧和中东的激烈争夺必将影响中亚形势,而中亚地区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泛突厥主义也会给中国带来意识形态一文化的挑战、甚至安全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观察其动态和趋势并积极应对。

  • 标签: 新泛突厥主义 地缘文明 意识形态安全
  • 简介:《实践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样,反对离开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抽象地把握哲学基本问题,主张在主客体关系内部建立主客体之间的真善美的静态统一,自由和必然的动态统一;主张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思辨或推理,来确证彼岸世界的存在,建立以范畴演变史为形态的哲学世界观。这样的哲学,只能是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或实践的唯物主义

  • 标签: 哲学 实践 毛泽东 《实践论》
  • 简介:<正>在联合国监督下,根据巴黎协定(即柬埔寨和平协定),柬埔寨在1993年5月下旬顺利举行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多党选举。如今,柬埔寨局势虽仍旧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但选举的举行毕竟标志着柬问题的政治解决已告一段落。值此之际,对柬埔寨历时十多年的艰难和平进程作一大略回顾是必要的。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于1991年10月23日下午在巴黎克莱贝尔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当天晚上19点20分,以西哈努克亲王为主席的柬埔寨全国最高

  • 标签: 巴黎协定 柬埔寨 政治解决 和平进程 和平协定 和平历程
  • 简介:本文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政策和策略等方面对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如何处理与其它政党、社群组织和普通选民的关系和社会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制度设计上,它是一个存在一定程度多元制衡的一党独大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软权威主义的政体。在处理与反对党的关系方面,执政党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对其严格限制和控制,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把其摒弃在国家权力之外,另一方面则保证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发言权,以对执政党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反映不同的利益和政见。在处理与社群组织和选民的关系方面,其基本原则是通过推行国家合作主义的政策把人民群众纳人执政党所设定的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实行一种具有多元利益表达和一定民主性的、提倡体制内合作的自上而下的制度;人民行动党在联系群众方面已经形成了高度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尤其是这种机制不是一味迎合人民群众的眼前需要.而是着眼于其长远利益。

  • 标签: 人民行动党政府 反对党 社群组织 人民群众 社会控制
  • 简介:巴基斯坦政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巴基斯坦先后建立政府公务员退休金基金、雇员社会保障制度、矿工福利制度、雇员老年福利制度、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子女教育计划、天课基金、基金委员会等。2008年,人民党执政后,推行贝娜齐亚收入支持项目。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实施食品援助和便宜面包项目。巴基斯坦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标签: 巴基斯坦 社会保障制度 巴基斯坦人民党
  • 简介:制定周延而明智的公共政策的能力和发展不同方案以执行政策的能力是构成当代政府治理能力的两大要素。目前,对越南而言,实行社会论证既是公民有效地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民主治理的重要方式。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越南实行社会论证的机制、特点与实践价值。

  • 标签: 越南实践 政策草案 社会论证 民主治理
  • 简介:一、五十年代印尼华人社会的“再华化”五十年代印尼步入民族建设阶段。需要调动全国各族的积极因素共同建设国家。作为印尼统一民族构成部分的华人,其经济是印尼民族经济的构成部分,其文化是印尼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因此华人社会理应顺着印尼社会的变化、印尼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华人社会理应顺着“当地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当时印尼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却促使着华人社会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再华化”的社会现象是五十年代印尼国内外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标签: 华人社会 华化 五十年代 民族经济 苏哈托 居住国
  • 简介: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主体民族犹太人绝大多数是在建国后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迁居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目前,以境内最庞大的移民群体是来自苏联、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等国家的犹太人。俄籍犹太移民积极参与以色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事务,他们对以色列内政外交的影响日益加深。

  • 标签: 以色列 俄籍犹太人 移民
  • 简介: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日本占领下的马来亚(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华侨处于何种状态?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当时的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如何?日本的占领对华侨的归属意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或究竟有没有产生影响?以及对华侨与马来人等其他种族的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分3个领域进行分析.即:①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为中心的抗日运动、②华侨协会所代表的亲日组织、③日军当局以粮食增产运动的名义推行的迁居事业.①是对华侨社会中的左派势力或劳动阶级进行分析;②是对右派或实业界进行分析,并对这两个领域的领导人的特征加以探讨;③将对华侨群众加以分析.通过对这3个领域的分析,将会清楚地了解日本占领时期马来亚华侨社会的整体情况.

  • 标签: 日本 马来亚 华侨社会 归属意识 种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