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庭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前庭康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康复前后完成一系列前庭功能检查和精神心理状态量表评估。共17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2例,女性99例;年龄10~89岁,中位年龄55岁。主要结局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眩晕/头晕和不稳感的严重程度,次要结局指标采用前庭活动与参与量表(Vestibular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measure,VAP)测量患者日常活动与社会参与功能。康复前后的效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康复结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171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规律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6个月的随访数据显示,康复前后眩晕/头晕VAS评分的差值为(1.79±1.80)分,不稳感VAS评分差值为(1.56±1.76)分,VAP量表活动维度评分的差值为(2.51±4.13)分,VAP量表参与维度评分的差值为(1.27±3.75)分,上述4项指标康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回归分析示:长病程是平衡恢复不佳的显著预测因素(OR=6.52;95%CI:2.10~20.27),视觉依赖(OR=5.44;95%CI:1.38~21.47)和可疑焦虑(OR=6.45;95%CI:1.49~28.30)是导致眩晕/头晕恢复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庭康复可有效减轻晕感,促进平衡,改善日常活动功能;长病程、视觉依赖和可疑焦虑症状是阻碍康复进程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前庭康复 眩晕 平衡 前庭功能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出院预后及其3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前瞻性队列数据库的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25家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出生7 d内入院的27 192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并排除严重先天畸形者。根据出生胎龄和入院时间分组,计算不同出生胎龄住院早产儿出院时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chran-Armitage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分析3年间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年间早产儿出院预后的差异。结果27 192例早产儿出生胎龄(31.3±2.0)周,出生体重(1 617±415)g。自动出院率9.5%(2 594/27 192),总病死率10.7%(2 907/27 192),完整治疗患儿病死率为4.7%(1 147/24 598),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6.2%(6 452/24 59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6.0%(4 342/27 192)、败血症11.9%(3 225/27 192)、重度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8%(1 641/24 206)、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6%(939/25 762)、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1.5%(214/13 868)。研究期间3年总病死率下降(P<0.001),败血症、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均P<0.001)。完整治疗存活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校正混淆因素后,研究第3年总死亡风险显著低于第1年(调整OR=0.62,95%CI 0.55~0.69,P<0.001),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风险也均低(均P<0.05)。结论2015—2018年NICU住院早产儿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但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需持续开展针对性质量改进,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改善早产儿预后。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婴儿,早产 死亡率
  • 作者: 王玥 严煜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 530022 王玥现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 530199,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 53002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阿维A治疗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R)及停药原因。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9年使用阿维A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92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且能够定期随访的1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用药期间出现的ADR及停药原因。结果193例中171例出现519例次ADR,发生率为88.6%。ADR累及上皮组织174例次(33.5%)、内分泌系统126例次(24.3%)、生殖系统1例次(0.2%)、运动系统29例次(5.6%)、循环系统77例次(14.8%)、神经系统3例次(0.6%)、消化系统71例次(13.7%)、泌尿系统38例次(7.3%)。相对常见的ADR为皮肤黏膜干燥、肌肉骨骼疼痛,常见的生化指标改变为血脂异常、血小板升高、肝酶异常。ADR的报告时间主要分布在开始用药后1个月内(81.6%)。罕见ADR有脱发、耳鸣、甲沟炎、肌无力、感觉异常、头痛、月经紊乱和高胆红素血症,报告时间主要分布在患者开始用药后1~6个月内(70.6%)。519例次ADR中,324例次无需药物干预能好转、痊愈,195例次经停药和/或药物干预后好转、痊愈,无病重或死亡病例。193例患者中,已停药186例,其中116例(62.4%)因病情好转停药,35例(18.8%)因ADR导致用药依从性差而停药,27例(14.5%)因ADR在医师指导下停药;8例(4.3%)因病情控制不佳停药。结论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相关ADR发生率高,但大都预后良好。

  • 标签: 阿维A 银屑病 药物毒性 停药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经验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二年期间,所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进行分析:全组28例患者,30条肢体,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病变范围,均给予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结果 两周后30条肢体,肿胀消失,各关节活动均正常,效果良好。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应用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静脉血栓 溶栓 抗凝 祛聚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和病原菌分布状况。方法 回顾本院2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一般资料,依照发病时间差异,分成早发组和晚发组,每组14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原菌分布状况。结果 早发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热发生率高于晚发组,早产发生率低于晚发组(P<0.05);分离致病菌株共计33株,革兰氏阳性菌19株,占比57.58%,革兰氏阴性菌14株,占比42.42%。早发组1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1株,占比61.11%,晚发组1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株,占比80.00%。两组患儿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应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对于出现特异性临床症状的患儿,应考虑是否有新生儿败血症存在的可能。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表现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DNATyper17+28Y复合扩增体系包含16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autosomal short tandem repeat,A-STR)、28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chromosome short tandem repeat,Y-STR)和1个Amelogenin的复合扩增体系,本研究对该体系进行系列法医学验证后评估其性能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体系灵敏度、种属特异性、混合样本鉴别能力、准确性、重现性、稳定性、耐受性、PCR扩增条件等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系统验证。结果该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现性、稳定性和耐受性。结论DNATyper17+28 Y复合扩增体系的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个体识别、亲缘关系分析、家系排查等检验需求,在法医物证中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复合扩增 A-STR Y-STR 法医学验证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8例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回顾2019.1月-2021年12 期间收住我院 PACU 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28例患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查找原因并拟定对策。 结果 PACU 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共 28 例, 占 PACU 患者总数的 0.13% , 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年龄≥65 岁、四肢大手术、胸科手术后和肌松药残留是导致 PACU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针对诱发因素,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加强苏醒期监测、 细化转运流程等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以期降低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苏醒期安全, 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严重低氧血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水稻直播是水稻轻简化栽培的重要措施,具有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等优点。传统的湿润直播具有省工不彻底,用药用肥量大、不节水等缺点。本文通过选用神9优28实行淹水直播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有效的克服了湿润直播存在的系列问题,探索了水稻直播高产的新方法,对大面积、规模化及水源匮乏地区开展水稻直播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神9优28  淹水直播 试验示范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抽取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全部家系成员外周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先证者凝血酶原时间(15.2 s)、凝血酶时间(18.7 s)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1.60 g/L)及抗原(1.61 g/L)成比例降低;血栓弹力图显示K值(4.8 min)延长,Angle值(42.3°)减小。先证者父亲、女儿、儿子、哥哥及先证者哥哥幼女检测结果与之相似。先证者FGG基因的第5外显子存在c.510_512发生微小缺失突变。结论新发现的FGG基因第5外显子c.510_512del(Gln170_Ile171 del ins His)杂合错义突变是导致本研究家系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 标签: 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COXPD-28)患儿的临床表现和SLC25A26基因变异特点,结合文献复习为该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COXPD-28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SLC25A26基因"或"Combin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eficiency 28、SLC25A26 gene"为检索词查阅国内外数据库,总结COXPD-28的临床特点及SLC25A26基因变异特点。结果1.患儿,女,出生后30 min,足月顺产娩出,因出生后呻吟呼吸入院,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呻吟呼吸、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高、丙酮酸升高,给予呼吸支持、青霉素预防感染,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入院当天死亡。患儿为SLC25A26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第5外显子终止突变c.403G>T致蛋白改变为p.E135,第4外显子非同义变异c.212A>G致蛋白改变为p.Y71C,为首次报道。2.检索中英文文献,共检索到3例COXPD-28患儿,国内尚未见该病例报道。临床特点总结:3例患儿均有呼吸循环衰竭、乳酸升高,丙酮酸升高,肌肉活检多见线粒体复合物Ⅰ、Ⅲ、Ⅳ下降,共有2种不同突变类型,错义突变3例,剪接突变1例。结论COXPD-28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受累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SLC25A26基因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 标签: 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28型 SLC25A26基因 基因突变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弥散峰度成像(DKI)对直肠腺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GT1A1)*28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1月—2020年8月167例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69例,年龄29~89岁、中位年龄为62岁。患者术前均行MR常规序列和DKI序列检查,将DKI图像导入Matlab软件并勾画感兴趣区,计算相应的平均弥散系数(MD)、平均峰度系数(MK)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依据患者UGT1A1*28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MD、MK、ADC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预测指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及DeLong检验分析,评价其对直肠腺癌UGT1A1*28基因突变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67例直肠腺癌患者中,UGT1A1*28野生型(TA6/6)130例(77.8%)、突变型37例,后者中杂合突变型(TA6/7)34例(20.4%)、纯合突变型(TA7/7)3例(1.8%)。野生型患者的ADC与MD值均高于突变型,而MK值低于突变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根据ROC曲线分析,MD、MK以及ADC值预测UGT1A1*28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47、0.836、0.723,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3.8%和57.7%、78.4%和81.5%、75.7%和65.4%。结论DKI参数(MD、MK)以及ADC值均可用于直肠腺癌UGT1A1*28基因突变的预测。

  • 标签: 直肠肿瘤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28基因突变 弥散峰度成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20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分析运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异常子宫出血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蒙药绍沙七味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8例进行研究。根据用药思路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蒙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心功能评定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在用药4周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讨论:蒙药中绍沙七味丸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于患者症状的作用明显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蒙药 绍沙七味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设备的物耗和废品率是工厂考核车间、车间考核机组人员的一大重要指标,而在实际运行中,ZB28机型的商标底部粘贴不牢烟包剔除量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设备的物料消耗过高,同时需要二次处理的不合格烟包多,此时,解决商标底部粘贴不牢烟包剔除多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解决该问题所做的一些设备改进进行总结。

  • 标签: 包装 商标 粘不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28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即长海医院)10 53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总结长海医院对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22年2月间长海医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地、入院时间、入院年龄、入院科室、出院时间、住院次数、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总结近28年慢性胰腺炎患者的收治情况、人口学特征及治疗模式的变化。结果共收治10 533例患者,其中男性7 443例(70.66%),女性3 090例(29.34%),男女比例为2.41∶1,患者年龄为(45.7±15.0)岁。地域分布以华东地区最多,其次是华北和西北。10 533例患者共入院19 920例次,消化内科收治18 156例次(91.14%),普外科收治1 452例次(7.29%)。消化内科慢性胰腺炎患者入院(1.88±1.45)例次,住院天数为(10.33±5.63)d,8 022例患者行14 134例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人均(1.45±1.41)次,6 629例患者行13 882例次胰腺体外震波碎石术,人均(2.22±0.36)次。普外科慢性胰腺炎患者入院(1.03±0.16)例次,住院天数为(14.90±9.00)d,1 242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微创治疗与外科手术比例从1995年的0.12∶1上升至2021年的15.72∶1。结论慢性胰腺炎多发于中年男性,长海医院慢性胰腺炎治疗模式已从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转变为内镜微创治疗为主。

  • 标签: 胰腺炎,慢性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碎石术 外科手术 治疗模式
  • 作者: 程大磊 程红燕 魏利 张惠 闫风连 王长莹 张俊凤 熊化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00 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 250000,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济宁 272007,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 济宁医学院济宁市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济宁 272067,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济宁 272067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8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方法35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SS组以及IL-28B治疗组(1.25 μg、2.5 μg和5 μg),每组7只。DSS组与IL-28B治疗组饮用2.5% DSS。从第3天开始,IL-28B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IL-28B,DSS组注射PBS。造模期间,每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第8天处死小鼠,取小鼠外周血、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结肠组织;观察小鼠结肠组织损伤、测量长度和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或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12、IL-10、IL-1β、IL-6、IL-4和IL-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DAI评分降低[(9.40±1.67) vs (3.50±1.73)]、结肠长度较长[(5.16±0.61) cm vs (6.91±0.60) cm]、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7.33±0.58) vs (4.33±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外周血和脾脏中巨噬细胞比例降低[外周血:(21.39±3.21)% vs (15.63±2.98)%;脾脏:(3.03±0.28)% vs (2.05±0.48)%;P均<0.05];结肠中M2型巨噬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1 361.00±293.40) vs (2 074.00±87.61),P<0.05]。与DSS组比较,2.5 μg IL-28B治疗组结肠组织中IL-12和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IL-12:(31.72±6.92) pg/mg vs (5.41±3.41) pg/mg;IL-1β:(48.01±16.13) pg/ml vs (12.27±6.26) pg/ml;P均<0.01],结肠组织中IL-10、IL-4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IL-10:(184.70±46.82) pg/mg vs (444.30±157.80) pg/mg;IL-4:(2.23±0.27) pg/mg vs (3.64±0.80) pg/mg;IL-13:(11.79±0.99) pg/mg vs (22.59±1.92) pg/mg;P均<0.05]。结论IL-28B可能通过增加IL-4和IL-13的分泌调控巨噬细胞的分化及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缓解小鼠急性肠炎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IL-28B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耳穴贴压结合拔罐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上的效果。方法 选择28例在2021年上半年来我院治疗更年期综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通过摇号方式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谷维素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耳穴贴压搭配拔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指数评分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Kupperman指数明显降低,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各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贴压搭配拔罐可以有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帮助患者平衡阴阳,副作用小,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 拔罐治疗 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