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多光谱视网膜屈光地形图(MRT)测量4~12儿童不同区域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RPRE),探讨RPRE与近视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12儿童170例,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轻度近视组78例,轻度远视组49例,正视组43例。所有儿童在充分散瞳后,运用带状检影镜检测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SE)记录;运用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度数(K1、K2)和散光(AST=K2-K1);采用MRT测量儿童不同区域的RPRE并汇总得出其平均值,记录如下:周边视网膜总RPRE的平均值(TRVD)、0°~15°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平均值(RDV-15°)、周边视网膜15°~30°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30°)、周边视网膜30°~45°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45°),所有检测结果均取右眼。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偏心度RPRE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屈光度与RPRE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不同偏心度RPRE与眼球生物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偏心度15°~45°范围,低度近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增加;相反,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减少;正视儿童偏心度30°以内的屈光状态与黄斑中心凹处的屈光状态基本相同,而偏心度30°~45°时,RPRE随着离黄斑中心凹距离增大而增加,且为远视性离焦;偏心度0°~15°时,RPRE与AL均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RPRE与AL呈正相关(r=0.33、0.40,均P<0.001)。偏心度0°~15°时,RPRE与眼生物学参数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AL是RPR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4~12低度近视和正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在偏心度15°~45°范围内RPRE可能与儿童轴性近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近视 周边视网膜离焦 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眼生物学参数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字阅读在近年来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在儿童的教育和生活中,充斥着数字时代的便利,数字阅读也在2-12年龄段中广泛普及,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培养和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站在整体的维度上,进一步分析数字阅读的内涵、意义,讨论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数字阅读方式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探究有效可行的方法建议。

  • 标签: 数字阅读 学习能力 阅读理解 方法建议
  • 简介:摘要:探讨6-12学龄儿童近视的发生原因,并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和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一款面向其的近视预防桌椅。通过调研、实验、检测,以及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实用性强的桌椅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这款桌椅,改善学龄儿童的读写习惯和坐姿不良,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提高学龄儿童的视力健康。本文将会立足于该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希望为相应领域的学者给予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学龄儿童 近视预防 桌椅设计
  • 简介:摘要:探讨6-12学龄儿童近视的发生原因,并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和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一款面向其的近视预防桌椅。通过调研、实验、检测,以及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具有一定创新性且实用性强的桌椅设计方案。旨在通过这款桌椅,改善学龄儿童的读写习惯和坐姿不良,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提高学龄儿童的视力健康。本文将会立足于该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希望为相应领域的学者给予借鉴和启示。

  • 标签: 学龄儿童 近视预防 桌椅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5~12儿童遗尿症(NE)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调查人群为江门市新会区5~12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遗尿症匿名微信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共49间幼儿园及22间小学参加,有效问卷2 717份,男孩占54.4%(1 478/2 717),女孩占45.6%(1 239/2 717),男女比例1.19:1,平均年龄(7.0±1.9),NE总患病率为5.7%(154/2 717)。其中5、67、8、9、10、1112患病率分别为10.7%(54/507)、6.4%(40/621)、4.5%(34/755)、4.1%(11/268)、5.8%(10/171)、2.0%(3/151)、1.2%(2/167)、0%(0/77),由5的10.7%下降至12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31.968,P<0.01)。男孩患病率为6.9%(102/1 478),高于女孩[4.2%(52/1 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8,P=0.002)。轻、中、重度 NE 分别各占 NE 总数的63.0%(97/154)、27.9%(43/154)、9.1%(14/154)。原发性遗尿症(PNE)患病率为4.3%(117/2 717),占NE的75.9%(117/154);继发性遗尿症(SNE)患病率为1.4%(37/2 717),占NE的24.1%(37/154)。单症状遗尿(MNE)患病率4.7%(127/2 717),占遗尿的82.5%(127/154)。遗尿患儿的就诊率比例只有20.1%(31/154)。NE 对患儿影响:生活烦恼者占52.6%(81/154),对睡眠影响者占63.0%(97/154),对在校表现或成绩影响者占61.0%(94/154)。NE对父母的影响:生活烦恼者占60.4%(93/154),睡眠有影响者占72.8%(111/154)。结论江门市新会区5~12儿童遗尿总患病率高于2017年中国5~18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轻度NE所占比例最高。NE对患儿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均可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就诊率低,需引起广泛重视,加强宣教,倡导尽早诊断并早期治疗。

  • 标签: 遗尿症 患病率 儿童 问卷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4-6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孩子快速成长,为将来健康成长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本研究主要使用实证分析法对当前常见的儿童与家长相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有心无力型家长、放任不管型家长、拔苗助长型家长、认知低下型家长及民主智慧型家长对儿童习惯养成的影响,并结合《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相关文献,归纳出4-6儿童应具备的良好习惯,并给出家长创设环境、以身作则、刚柔并济、正面引导、儿童为主、主动学习等建议,鼓励家长扮演好自己在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引导者、参与者、陪伴者的角色,坚持不懈地引导儿童养成良好习惯。

  • 标签: []4—6岁儿童 家长有效陪伴 习惯养成
  • 简介:摘要:科学育儿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和需求,全面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育儿方式。基于此,接下来本文旨在探讨0-3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的方法,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推荐,助力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 标签: 科学育儿 儿童发展 0-3岁 育儿方法 健康发展
  • 简介:摘要:在规划美术活动时需要考虑3-6儿童艺术思想和情感表达情况,将3-6儿童情感全面融入到美术活动当中,将美术活动对3-6儿童情感支持的作用表现出来,满足儿童美术活动良性有效开展要求。本文就美术活动予以研究,了解美术活动对儿童的情感支持要求,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策略,借助标准合理策略增强美术活动对3-6儿童的情感支持力度,这对提高3-6儿童对美术活动的情感表达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美术活动 3-6岁儿童 情感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和分析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腰围小腿围比值(WCR)、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形态指数、中国身体形态指数(CABSI)和身体圆度指数与海南百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海南百老人共1 002人。随访时间的M(Q1,Q3)为4.16(1.31,5.04)年,结局为全因死亡,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总人群中小腿围对全因死亡的判定能力最强,AUC为0.61(95%CI:0.57~0.64),分性别结果与总人群一致(P<0.05)。WCR次之(AUC为0.58),再次是BMI、LAP和腰围,AUC分别为0.55、0.55和0.54,而CABSI、腰臀比和VAI的判定能力较弱,AUC分别为0.51、0.50和0.5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12项肥胖相关指标与海南百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发现小腿围的预测判定能力最好,且呈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百岁老人 身体测量指标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0-3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幼儿和父母之间存在特殊的依赖关系,家庭教育的作用已经不是给不给孩子接受教育,而是如何让孩子接受适宜的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给予儿童积极有效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 标签: 0—3岁儿童 托幼一体化 托班 半日早教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儿童智力障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32例0~6智力障碍患儿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到院进行体检的100例0~6健康小儿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以0~6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评定,并统计对比评定结果。结果:组间对比,观察组患儿DQ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智力障碍诊断中,0~6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儿童智力障碍诊断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