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释放试验(T-SPOT.TB)对肺外结核快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核杆菌感染T-SPOT.TB试剂盒对外周血标本检测,根据斑点数推测体内是否存在对结核杆菌反应的效应T细胞,对结核杆菌感染进行辅助诊断。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阳性率,肺外结核组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检测结核特异T细胞方法的敏感性为68.9%,特异性84%。结论T-SPOT.TB技术对隐性结核有诊断价值,有助于肺外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我市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 T-SPOT.TB 肺外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效干扰治疗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乙肝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为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干扰进行乙肝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长效干扰进行乙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HBV—DNA和HBeAg转阴率进行记录并对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BV—DNA为16.7%,实验组患者的HBV—DNA为73.3%;对照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为23.3%,实验组患者HBeAg转阴率为76.7%,乙肝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较为相同,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效干扰较常规干扰而言,在治疗乙肝过程中临床治疗效果较高,所以长效干扰应在乙肝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效干扰素 治疗乙肝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A-2b局部注射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29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斯奇康组96例,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肌内注射治疗;第2组为干扰组102例,给予干扰局部注射疣体治疗;第3组为联合组98例,给予干扰局部注射疣体配合(斯奇康)肌内注射治疗。3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随访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第1组显效率48.95%。第2组显效率87.25%。第3组显效率92.85%。结论重组人干扰A-2b局部注射配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肌内注射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派罗欣与安达芬分别联合利巴韦林对于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初治的68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Ⅰ组给予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Ⅱ组为给予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治疗过程中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生白细胞减少者67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短期内好转;发生脱发者14例,发生口腔溃疡者4例,其中1例口腔溃疡患者治疗后好转,余患者停药后症状好转;发生甲亢者2例,予甲巯咪唑口服后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好转。结论为期一年的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疗效优于安达芬+利巴韦林治疗。

  • 标签: 派罗欣 安达芬 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波和干扰并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微波和干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方法7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微波治疗后,局部注射干扰。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结果半年后,治疗组中34例治愈,4例复发。对照组中,23例治愈,13例复发。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6.84,P<0.01,差异显著。结论微波并干扰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微波 干扰素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栓(商品名安达芬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6例单纯应用微波(输出功率40W)烧灼糜烂面,治疗组135例于微波治疗后加用干扰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共6次,两组于治疗后8周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2.5%,显效率80.4%;治疗组治愈率80.7%,显效率91.8%,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干扰栓联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好。

  • 标签: 干扰素栓 微波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α-2b注射液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趾疣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用重组人干扰α-2b注射液100万IU/d,,肌注,连续14天,同时外搽维A酸乳膏,2次/天,连用1个月;对照组30例仅单纯使用重组人干扰α-2b注射液,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从用药起至第5周后判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有效率比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扰α-2b注射液联合0.1%维A酸乳膏治疗跖疣效果良好。

  • 标签: 跖疣 维A酸乳膏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应用干扰5万IU/(kg.d)肌肉注射联合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3.7±2.1)d,对照组(4.4±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2.3±1.2)d,对照组(4.5±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喜炎平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0份干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病例进行资料分析,治疗采用普通IFNα(4.5MU,3次/周),PEGIFNα-2a(180ug,1次/周)48周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SVR)、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DNA)转阴率。结果应用普通IFNα和PEGIFNα-2a治疗48周结束时,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转阴率分别为26%、45%。SVR仅分别为13%、32%。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PEGIFNα-2a在病毒学应答率(SVR)、肝炎病毒核糖核酸转阴率优于普通IFNα,PEGIFNα-2a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病毒性肝炎 病毒学应答率
  • 简介:摘要目的用新的高血压分级与分型标准明确对高血压的控制范围。方法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血压分级细化,提高患者治疗兴趣。结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顺从性。结论通俗易懂便于推广。

  • 标签: 身高血压值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联α1b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在常规给予维生、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炎琥宁10㎎/㎏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干扰α1b5万IU/(㎏?d)肌肉注射,加炎琥宁10㎎/㎏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alpha 1b 炎琥宁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α-干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27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3组A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B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利巴韦林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C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A、B两组雾化吸入时间每次20min,每日1次,疗程3~7d。结果退热、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而C治疗组更优于B治疗组(P<0.01)。结论干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a-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小儿手足口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肌注重组人干扰a-1b,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及手足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98,p<0.01)。退热时间,治疗组2.26±1.03天,对照组4.90±1.49天(t=2.365,p<0.05);手足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3.18±1.11天,对照组5.47±1.66天(t=2.615,p<0.05)。结论干扰a-1b肌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干扰素 小儿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0例经一般治疗方法无效持续48小时以上顽固性呃逆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15)行星状神经节阻滞。B组(n=15)行星状神经节联合膈神经阻滞。观察用药后呃逆情况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A、B两组都有良好的疗效,B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膈神经阻滞在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无呼吸抑制情况。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膈神经阻滞 顽固性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免疫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皮肤病-扁平疣较为流行,比较并观察重组人干扰(IFNα-2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扁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免疫制剂即重组人干扰(IFNα-2b),简称干扰治疗,对照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简称卡介菌。结果治疗组完成疗程后38例中35例患者痊愈(占92%),而对照组只有26例痊愈(只占68.42%),2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临床应用效果更显著,优于卡介菌多糖核酸的疗法,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免疫疗法 干扰素 扁平疣
  • 简介:[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干扰凝胶治疗手部多发性寻常疣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药线点灸治疗,以葵花穴、长子穴为主穴,配以手十甲、曲池、合谷、行间、内关、太冲,每日施灸1次;同时外涂重组人干扰α-2b凝胶。对照组给予液氮冷冻治疗,每周1次,并外涂重组人干扰α-2b凝胶。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干扰凝胶治疗手部多发性寻常疣操作简便,疗效好,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寻常疣 药线点灸 干扰素
  • 简介:武警部队新兵由于入伍地地理、气候、生活环境及个体因素不同,其本身体能基础差、心理和机体适应性、耐受性不强,再加上新训科目多、强度大、训练经验少、技术不熟练,容易出现运动性血红蛋白尿、骨关节及软组织等损伤[1]。因此,强调新兵训练伤防治关口前移,创新医学监控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观察武警部队新兵训练3个月前后,各个时期血清IL-4、IL-8和IFN-γ的含量变化,探索新兵军事训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军事训练 IL-4 IL-8 IFN-Γ 新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20μg/次,2次/天,连续5天;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吸入,2喷/次,2次/天,连续5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57.0%和92.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9.0%和6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α1b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干扰素 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