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药龙胆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药材,主要来源于条叶龙胆、粗糙龙胆、三花龙胆、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本文综述了中药龙胆质量检测中龙胆苦苷、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和微量元素等常见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近红外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原子光谱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各种检测方法在龙胆鉴定和质量分析中的优势,对完善龙胆鉴定和质量分析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将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 标签: 龙胆 龙胆苦苷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培养基的正确配制、使用以及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介绍培养基理化、生物学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 标签: 培养基 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药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从总体环境的控制、样品管理、微生物室管理、人员管理、培养基质量控制、仪器设备管理、操作过程管理、标准菌(毒)种管理、记录管理等九大方面对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阐述,通过系统化管理模式提高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质量控制 药品微生物检测 无菌室管理 系统化管理
  • 简介:碘是人类发现的第二个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元素。碘在人体内含量很少,约定5—20毫克,而70-80%集中在甲状腺内,其余的分布在肝脏、肺部、睾丸、肾脏、血液、淋巴结、大脑等组织中。食物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碘检测 必需微量元素 生物体内 体内含量 甲状腺内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粪便隐血的特异性,灵敏性,并对提高消化道检出率进行比较。单克隆抗体法包括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Hb-mAb和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TF-mAb两项胶体金法检测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标本和11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法联合检测。结果单项匹拉米洞化学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48.3%(58/120),单项Hb-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63.3%(76/120),单项TF-mAb法检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3.6%(88/120),3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至91.6%(110/120)。110例健康体检者用匹拉米洞化学法有12人阳性,假阳性率10.8%。结论粪便中转铁蛋白检测在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互补,对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匹拉米洞 隐血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 简介: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多肽 质谱 色谱 荧光 检测
  • 简介:以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为契机,在对20个厂家、43款设备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摸索出针对不同类型指纹采集器的检测方法,制定出包括指纹采集器功能、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的各项指标及检测方法。从指纹采集器标准测试卡的制定、性能检测和可靠性检测等方面,分析指纹采集器检测指标设立的可行性,并对指纹采集器相应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居民身份证 指纹采集器 检测方法 标准测试卡 可靠性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中,虽然有着很多新的致病菌污染,但是从疾控系统的数据来看,大肠杆菌的污染依然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和疾病监控的主要威胁。当前各个国家,大型微生物检测机构、微生物试剂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更为快速、简便、可靠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和试剂,以推动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当前的主要主流技术和新技术做一综述,以其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 标签: 食品安全 大肠杆菌 疾控监控
  • 简介: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疫列为首要、必要项目。本文对肉用动物旋毛虫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更好地进行旋毛虫检验,做好动物性食品的卫生管理,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肉用动物 旋毛虫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硬件最常见故障的原因,并介绍了常用处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本文论述了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表面形貌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常见的光学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分析了光学干涉法、触针法的基本特点.

  • 标签: 微观表面形貌 非接触测量 接触式测量 干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梅毒患者血清标本60份,对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5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ELISA在梅毒血清检测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其他四种手段发生显著升高(P<0.05);TRUST、TPHA法以及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P<0.05)。结论在梅毒血清检测中,ELIS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可与TPPA发联合,作为梅毒筛查的首选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胶体金法
  • 简介:湖北工业大学近日成功研发出FD-1胚布表面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线阵CCD、图像采集卡、工业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等,是产品升级、品质提升的首选。该技术与传统工艺最大区别在于,采用分布式机器视觉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检测软件代替人工肉眼检测,可以满足宽幅面、高速度、高精度的检测要求,能够实现检测标准的统一,使得质检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

  • 标签: 质量检测系统 表面 机器视觉系统 图像处理软件 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