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精炼生产电过程中,净化工序产生大量含砷锑铋的渣,本研究采用加碱湿磨后固砷焙烧,使渣中的砷与碱生成易溶于水的砷酸钠,在水浸脱砷工序中进入溶液;水浸液中的砷加石灰生成砷酸钙沉淀填埋;脱砷后滤液含碱高、含砷极低,可部分返回循环使用;其它返盐厂沉镍工序替代一部分纯碱使用;滤渣进行硫酸浸出,酸浸液可用作生产盐产品;硫酸浸渣用于提取锑、铋、银。整个工艺过程回收率达到99.6%,砷脱出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锑和98%以上的铋进入渣中,酸浸时通过加入微量氯根,98%以上的银也进入酸浸渣里,综合回收了渣中的、银、锑、铋等有价金属。

  • 标签: 黑铜渣 加碱固砷 砷酸钠 浸出率 脱出率
  • 简介:摘要低氧杆是电线电缆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电线电缆行业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线电缆的生产设备、规格、品种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生产设备上向高速、多头拉丝、连拉连包等方向发展,规格以细线方向、超细线发展,品种以漆包线、涂装线发展。因此,对铜丝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铜粉 氧化膜 表面损伤 拉丝模具
  • 简介:摘要:低氧杆是电缆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占据了电缆工业的很大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缆的生产设备、规格和品种要求也有所增加,生产设备在速度、多头牵引、封装系列等方面有所发展。,规范发展为细线、超细细线、彩绘线、镀锌线等方向。上面还要求原料的性能。在铜线拉伸和贴合过程中,由于低氧原料内部质量差以及随后的拉拔过程质量差,铜线表面受损,颗粒脱离基,凹洞、毛刺等质量差。出现在表面。在后续拉伸过程中,特别是在准备微导体时,铜制原料受到三次应力,而应力集中在缺陷处会导致断裂。此外,由于线阵的缺陷,在绘制和拼接线的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拼接层不均或拼接层脱落,影响绘制和拼接线产品的质量。同时大量脱落,进入润滑液,降低润滑液质量,堵塞牵引或油漆模块,薄膜线阵,甚至出现牵引断裂。

  • 标签: 低氧铜杆线 铜粉剥离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以天然石墨、电解和树脂等作为原材料,采用混合、压型、烧结工艺制备电刷样品,研究了不同的类型、含量和烧结工艺对电刷导电性能的影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粒径和SEM观察类型,用电阻率测试仪测试电阻率及其他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烧结温度,在含量33%的情况下,粉粒径越大,电阻率越小,大粒径D50为28.32µm的电解是小粒径D50为10.89µm电解电阻率的1/5。用同一种类型电解制成不同含量电刷时,随着含量升高电阻率急速降低,33%含量电刷的电阻率是23%含量电刷电阻率的1/10 。

  • 标签:
  • 简介:摘要:论文主要是对黑龙江省花山地区进行勘探,寻找有潜力较大的斑岩型钼()矿床。主要研究花山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并获得了化探土壤中Mo异常和电法中地质体为高阻高极化体,因此圈定了钼矿体,并确定矿体的形态等特征。从中表明该矿深部延伸性较好,产状简单。这为该矿床提供了进一步工作的可能。

  • 标签: 黑花山 斑岩型钼矿 地质特征
  • 简介:近几年危害柑橘的虱在万安县有加剧发生的趋势。通过几年在脐橙园中的观察。果园通风透光差,树冠郁闭阴湿,有利虱的繁殖和发生危害。现将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黑刺粉虱 防治方法 柑橘 发生危害 通风透光 生活习性
  • 简介:前言目前线路板的孔金属化制作中,有种方式孔化直接电镀。孔直接电镀它是将精细的石墨和碳黑浸涂在孔壁上形成导电层,然后直接电镀。首先将精细的石墨和碳黑均匀的分散在介质内即去离子水中,利用溶液内的表面活性剂使溶液中均匀分布的石墨和碳黑颗粒保持稳定,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使石墨和碳黑能充分被吸附在非导体的孔壁表面上,形成均匀细致的、结合牢固的导电层。

  • 标签: 直接电镀 表面活性剂 碳黑颗粒 蚀刻 产品 均匀分布
  • 简介:以葡萄糖为还原剂,CuO为源,PVP为添加剂,NaOH为中和剂,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研究反应液中NaOH的浓度、葡萄糖的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的形貌与物相组成以及粒度与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溶液中NaOH的质量浓度ρ(NaOH)小于120g/L时,或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小于270g/L时,或反应时间不足6h时,CuO不能完全被还原为金属,产物中存在氧化亚铜.NaOH浓度与葡萄糖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粉粒度都有显著影响.随ρ(NaOH)增加,粉粒度增大,团聚加重,而随葡萄糖浓度增加或反应温度升高,粉粒度减小.在ρ(葡萄糖)为315g/L,ρ(NaOH)为120g/L,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h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4.039μm的类球形,该的起始氧化温度为190℃,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 标签: 铜粉 水热 还原 葡萄糖 氧化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云南个旧玛井古墓群采集的方形案应该是东汉时期的博具,该博具明显是当地受汉文化影响产生的。

  • 标签: 云南 个旧 黑玛井 东汉 铜博具
  • 简介:蚀刻废液是PCB生产的主要危险废液,废液中舍有大量离子。文章阐述了PCB蚀刻废液回收铜制备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蚀刻废液回收铜制备的工艺和方法,对各工艺方法的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蚀刻废液回收铜制备技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蚀刻废液 回收 铜粉 综述
  • 简介:研究了用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氯离子的机理和方法,实验表明,向酸性镀铜溶液中加入,金属与Cu2+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用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效果较好,向镀液中加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58.9%,而向镀液中加锌粉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36.8%。

  • 标签: 酸性镀铜 氯离子 铜粉 处理
  • 简介:采用对电解液进行超声分散的新型电沉积法,制备超细,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SL)对所得粉末进行表征,研究电解液中Cu^2+浓度对粉末形貌、粉末粒径以及电流效率的影响,深入探讨粉末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生成的粉末为弦c结构的单质;取决于乳化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分布,粉末具有鱼骨状和不规则状两种形貌;随着电解液浓度从0.03mol/L增加到0.09mol/L,的平均粒径从0.92μm线性增加到1.8μm,电流效率从65.5%线性提高到91.3%。

  • 标签: 铜粉 电沉积 超声
  • 简介:摘要:、钼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建设现代国防的重要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化工等多个领域。据统计,世界上近75%的和50%的钼产自于钼矿石,最典型的便是斑岩型钼矿。该类钼矿中和钼分别以黄铜矿(CuFeS2)和辉钼矿(MoS2)的形式存在,二者往往紧密共生且润湿性差异小。特别是随着优质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斑岩型钼矿普遍面临着因原矿品位下降、嵌布粒度变细等而导致的钼难以有效分离的重点问题。因此,如何实现、钼高效分离对二者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通常采用混合浮选工艺处理钼矿得到钼混合精矿,经脱药预处理后再对该产品进行钼分离,最终得到铜精矿和钼精矿。然而,由于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接近,常需加入抑制剂以扩大两者的可浮性差异,从而实现钼有效分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体巯基乙酸钠用于钼分离的试验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粉体巯基乙酸钠 铜钼分离 试验
  • 简介:以硫酸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研究了两种规格黄色防虫板对茶园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规格防虫板对茶树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控制效果30×40cm~2达88.3%,30×20cm~2达72.3%;两种规格防虫板60天诱捕到的茶树虱分别为1784.2头、923.5头,即123.6头/m~2·天、87.3头/m~2·天,从田间防治效果和诱虫效果上看出,30×40cm~2防虫板更适合北方茶园虱的防治。

  • 标签: 防虫板 北方茶园 无性良种 黑刺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