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顶空气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min,分流比为20∶1。水为溶剂,外标法测定18F-FDG中乙腈的残留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被测物峰面积与检测浓度在所考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102.5%,相对标准误差为2.53%。乙腈的最低检出限为1μg/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FDG等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乙腈残留量的检测。

  • 标签: 2-氟-2-脱氧-D-葡萄糖 乙腈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三七关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SO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48 例土三七关HSOS 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48 例HSOS 患者均因误服土三七致病,结论:误服用土 三七是我国 HSOS 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水,肝功能损害。HSOS 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 及MRI 增强常表现为斑片状和(或)地图样强化。

  • 标签: 土三七 肝窦阻塞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吡咯生物碱
  • 简介:目的:探讨肝囊肿经皮穿刺置管硬化后出现胆汁性引流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过程中引流染有胆汁的肝囊肿患者9例,均行囊腔造影,3例引入留置导管后即抽吸出浅绿色黏液样液体,3例抽净囊后稍加负压即抽出浅绿色液体,2例注射无水酒精15min后抽出浅绿色浑浊液体,1例置管后持续抽吸出浅绿色黏性液体。结果:5例改变操作技术(抽吸囊及注射酒精时轻柔缓慢、勿加压)、3例调整导管位置、1例延长留置导管引流时间(10d)后,胆汁性引流消失,继续硬化治疗。结论:肝囊肿穿刺置管后出现胆汁性引流可能与囊内压改变、囊壁损伤和侧孔位置不当有关,应经导管行囊腔造影,确认无胆管显影,通过消除负压吸引、加压注射,调整导管位置及盘曲张力,延长引流,待引流胆汁消失变清亮,再继续行囊腔硬化治疗。

  • 标签: 肝囊肿 硬化疗法 胆汁性引流液 原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廓清参数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MD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20s、30s、45s、60s、75s、90s、2min、3min、5min、9min、12min、15min、20min共13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5min、9min、12min、15min、20min等不同时廓清参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廓清参数在肺结节诊断中的效能,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共59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32~80岁)59个结节[平均最长径(1.8±0.8)cm]纳入本研究。所有各时廓清参数的AUC为0.636~0.780,最高效能出现在增强后9min时的廓清率指标,其AUC为0.780。各时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是诊断SPN的有效方法,合理缩短延迟时间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而廓清参数的诊断效能无明显下降。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和肝亚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检测栓塞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应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以1~3年生存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d死亡率为1.89%.51例(96.23%)患者Karnofsky评分术后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66.04%、43.40%.肝功能改善,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降低.结论: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肝细胞癌 丹参 肝亚段动脉 栓塞 治疗
  • 简介:目的:对比和分析聚桂醇注射与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72例肾囊肿患者行超声介入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聚桂醇组(n=39)和无水乙醇组(n=33)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抽尽囊,分别注入聚桂醇注射和无水乙醇进行硬化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聚桂醇组和无水乙醇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和97.0%(32/33)。治疗过程中,聚桂醇组5例诉轻微胀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5/39),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10例短暂刺激性腹痛和5例持续性腹痛、醉酒样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5.5%,15/33)(P〈0.05)。术后6个月随访,聚桂醇组治愈率82.1%(32/39),与无水乙醇组治愈率81.8%(27/33)相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径〉8cm肾囊肿的治愈率为56.0%(14/25),显著低于≤8cm肾囊肿的治愈率100%(47/47)(P〈0.05)。结论: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与无水乙醇相仿,其优势是硬化剂可保留在体内,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囊肿大小是影响硬化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肾囊肿 聚桂醇 无水乙醇 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