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不明且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既往已有的证据表明宿主不恰当的免疫反应与IBD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触发受体(TREM)-1可以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TREM-1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IBD的发生机制。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Toll样受体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s)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32只3日龄新生大鼠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模型组(Model组),经右颈动脉结扎及术后缺氧建立PVL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法检测大鼠右侧半脑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line basic protein,MBP)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右侧半脑脑组织TREM1和TREM2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Model组脑组织较Sham组损伤明显,免疫荧光显示Model组大鼠MBP平均光密度(26.629±2.317)明显低于Sham组(33.579±2.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24,P<0.05)。Model组TREM1蛋白相对表达量(0.789±0.120)明显高于Sham组(0.567±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1,P<0.05),Model组TREM2蛋白相对表达量(0.544±0.133)明显低于Sham组(0.791±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7,P<0.05)。结论TREM1和TREM2在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中表达量发生异常变化,提示TREMs可能参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病理过程。

  • 标签: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白质损伤 脑损伤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大鼠
  • 简介:摘要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需要小胶质的参与。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错义突变是AD的危险因子,其编码的是小胶质细胞表面的单通道跨膜受体,通过与TYRO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调节下游通路。TREM2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多种功能,如增殖、迁移、吞噬等。当TREM2在基因水平或表达水平发生异常时,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另外,TREM2能够与β淀粉蛋白寡聚物结合,并且和Tau蛋白也有关联。这些均表明TREM2参与AD的病理过程,但是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小神经胶质细胞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 2,TREM2)在不同月龄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tyrosine kinase binding protein,TYROBP)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差异,探讨TREM2、TYROBP与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arly 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的关系。方法健康TYROBP基因敲除的小鼠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分成3组:纯合型(TYROBP-/-)组、杂合型(TYROBP-/+)组和野生型(wild type,WT)组,3组小鼠分别在2、4、6月龄各选10只,运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检测TREM2在前额叶、海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前额叶中:Western blot和RT-qPCR共同显示,与各月龄WT组[2月龄:(0.993±0.048),(1.654±0.033);4月龄:(0.503±0.019),(2.169±0.023);6月龄:(0.600±0.036),(1.468±0.057)]相比,TREM2蛋白和mRNA在2月龄TYROBP-/+组[(0.746±0.062),(1.137±0.067)]和TYROBP-/-组[(0.661±0.028),(0.644±0.012)]的表达均降低,而在4月龄和6月龄TYROBP-/+组[4月龄:(1.140±0.006),(5.483±0.088);6月龄:(0.827±0.043),(3.020±0.082)]和TYROBP-/-组[4月龄:(1.071±0.010),(3.012±0.150);6月龄:(0.627±0.026),(1.633±0.027)]的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946,134.445;725.318,289.202;12.172,202.791;均P<0.05),且4月龄小鼠升高更明显。(2)在海马中:Western blot显示,与各月龄WT组[2月龄:(1.268±0.036);4月龄:(0.813±0.010);6月龄:(0.312±0.021)]相比,TREM2蛋白在2月龄TYROBP-/+组[(0.804±0.034)]和TYROBP-/-组[(0.534±0.020)]的表达降低,而在4月龄和6月龄TYROBP-/+组[(0.932±0.011);(0.769±0.031)]和TYROBP-/-组[(0.910±0.014);(0.609±0.018)]的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807,27.884,94.067;均P<0.05),且4月龄小鼠升高更明显。结论TREM2在2月龄TYROBP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表达降低,在4月龄和6月龄TYROBP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中表达升高,推测TREM2/TYROBP信号通路参与EOAD的病理过程并且在EOAD的不同病理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标签: 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阿尔茨海默病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可溶性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是一种用于区分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但肺泡液中sTREM-1水平在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仍不明确。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探讨肺泡液中sTREM-1水平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等数据库,截至2019年6月30日发布的有关sTREM-1诊断VAP的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QUADAS-2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和Stata 13.0软件完成Meta分析,比较VAP与非VAP患者的sTREM-1水平,再通过诊断试验Meta分析评价sTREM-1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进行异质性、敏感性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最终共有24篇文献入选,QUADAS-2量表评价提示入选文献均具有较低的偏倚和较高的临床适应性。①在对肺泡液中sTREM-1水平进行Meta分析时共入选20篇文献,存在高度异质性(I2=94.4%,P=0.00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非VAP组相比,VAP组患者肺泡液中sTREM-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SMD)为1.47,95%可信区间(95%CI)为1.00~1.95,Z=6.14,P=0.000〕。通过亚组分析和回归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敏感性分析提示Meta分析的结果尚稳健可信;Begg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Z=1.46,P=0.143)。②在进行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时共入选18篇文献,Deek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12)。合并的敏感度为0.87(95%CI为0.81~0.91),特异度为0.80(95%CI为0.73~0.86),诊断优势比(DOR)为26(95%CI为13~50);对肺泡液3种不同的标本来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气管内抽吸液和呼出气冷凝液)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不同肺泡液中sTREM-1水平对VAP均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合并DOR的I2=35.4%,敏感度的I2=79.46%,特异度的I2=77.61%,提示入选文献存在异质性;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与国籍、课题设计、样本来源、样本量和诊断"金标准"有关,但与年龄无关。肺泡液中sTREM-1水平诊断VAP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5%CI为0.87~0.92)。结论肺泡液中sTREM-1水平可用于VAP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影响因素较多,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可能更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早期诊断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oll受体(TLR)7、TLR9及分化因子88(MyD88)在白癜风患者皮损及健康对照皮肤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集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白癜风患者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5~65(28.75 ± 13.12)岁,病程14 d至20年。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4例白癜风患者皮损、20例健康对照皮肤中TLR7、TLR9及MyD88表达。结果白癜风患者皮损中TLR7、MyD88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9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7、TLR9及MyD88在白癜风患者皮损表达均上调,提示白癜风的发生可能与TLR7、TLR9异常表达有关。

  • 标签: 白癜风 类Toll受体7 类Toll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甲状腺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患者相较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方式也相对更加激进。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甲状腺微小癌(minute-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MTC)预后似乎相较其他癌的预后更好,也针对其出现了不同的治疗理念。本文选取国内外近几年关于MMTC的相关文献,对MMTC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微小髓样癌 RET 降钙素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甲状腺癌(MTC)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至2019年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诊断的梭形细胞型MTC 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6~54岁,患者均以颈部肿块就诊,其中1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观察,瘤组织以梭形细胞成分为主,细胞呈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细胞核呈短梭形或长梭形,胞质丰富,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组织有纤维血管间质分隔伴淀粉变,与周围甲状腺组织边界较清。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肿瘤细胞均为降钙素、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Ki-67阳性指数3%~10%,而其他定向分化标志物均阴性。随访7~84个月,4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结论梭形细胞型MTC是一种少见MTC病理类型,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有限,寻找新的方法防治DKD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有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1受体激动剂(GLP-1RAs)具有不依赖于血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预防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有助于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本文就GLP-1RAs的肾脏保护机制及临床证据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化学预防 肾脏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DSA)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急性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过allo-HSCT的AML患者资料,总结患者KIR3DL1、DSA检测结果,分析不同KIR3DL1、DSA基因水平患者allo-HSCT后造血免疫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阳性的7例患者allo-HSCT后均未获得造血免疫重建,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阴性的3例患者allo-HSCT后均获得造血免疫重建。供者预存DSA阳性的7例患者移植后均发生GVHD,预存DSA阴性3例患者中2例发生GVHD;供者预存KIR3DL1阳性的7例患者中1例发生GVHD,预存KIR3DL1阴性的3例患者中2例发生GVHD。结论移植前供者预存DSA阳性的AML患者allo-HSCT后造血重建延迟,易发生GVHD,而移植前供者预存KIR3DL1阳性的AML患者allo-HSCT后较少发生GVHD。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造血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蛋白1 (cytokine-like protein 1,CYTL1 )在脓毒症早期天然免疫反应阶段,对中性粒细胞促炎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57BL/6小鼠,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脓毒症组(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和对照组(实施假手术),每组6-12只。术后8 h后分离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CYTL1重组蛋白作用于细胞。Boyden趋化小室检测CYTL1细胞的趋化活性;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吞噬试剂盒检测吞噬功能;荧光探针标记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氧自由基释放。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YTL1对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趋化活性[ (10.0 ± 2.0)vs(66.3 ± 4.0),t=-21.6,P <0.0001]。与其他趋化因子相比,CYTL1趋化活性较"中间型"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强[(66.3 ± 4.0)vs(21.7 ± 6.5 ),t= 10.1,P= 0.001];与"终点型"趋化因子fMLF相比差别不明显[(66.3 ± 4.0 )vs (86.0 ± 13.5 ),t=-2.4,P= 0.073】。流式细胞术及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与脓毒症组相比,CYTL1蛋白能促进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大肠杆菌[(7.35 ± 1.66)vs(2.84 ± 0.62),t = 4.4,P= 0.012],并增加细胞释放氧自由基[(84 340.1 ± 5 353.5 )vs (351 018.7 ± 72 291.7 ),t = 6.4,P = 0.003]。结论在脓毒症天然免疫反应阶段,CYTL1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有较强的趋化活性,且能促进细胞吞噬能力及氧自由基释放,提示该因子可能在疾病早期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因子样蛋白1 中性粒细胞 趋化活性 吞噬功能 氧活性物质 脓毒症 天然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39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26~72岁。术前基础降钙素均升高,21.5~20 000 ng/L。肿瘤分期:Ⅰ期35.9%,Ⅱ期23.1%,Ⅲ期25.6%,Ⅳ期15.4%。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比例53.8%(21/39);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比例43.6%(17/39),与术前降钙素水平是否≥200ng/L相关。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生化治愈率达66.7%,解剖治愈率33.3%;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别为2.6%、23%、2.6%。无术后出血、感染、乳糜漏,无死亡病例。结论甲状腺癌建议采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至少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如术前影像学怀疑或降钙素水平≥200 ng/L,需要进行侧颈淋巴结清扫,可达到较高的完全生化治愈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髓样 降钙素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并比较最大径>1.0 cm及≤1.0 cm的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超声检查及手术切除的3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及病理结果。总结甲状腺癌病灶的超声特征,并依病灶最大径分为>1.0 cm及≤1.0 cm两组,比较两组间超声图像表现的差异。结果甲状腺癌病灶共42个,最大径为(2.6±1.5)cm(0.4~5.4 cm)。甲状腺癌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中上极(32个,76.2%),所有病灶均为低回声,以实性为主(39个,92.8%),多数伴有钙化(25个,59.5%)。与≤1.0 cm的病灶相比,>1.0 cm的甲状腺癌病灶血流信号多丰富(65.5% vs 7.7%,P=0.001),颈部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79.3% vs 15.4%,P<0.001),病灶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93.1% vs 61.5%,P=0.037)。结论甲状腺癌病灶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中上极,实性低回声为主,多数伴有钙化。不同大小甲状腺癌超声特征不同,准确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甲状腺 髓样癌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作为一类新型降糖药,胰升糖素1受体激动剂的血压效应日益受到重视。在动物研究中,急、慢性用药却表现出不同的血压效应;临床系列研究已肯定这类药物慢性用药的降压作用,不同药物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脑干神经核团、心脏、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等,可能与其影响血压的作用机制有关。本文对胰升糖素1及胰升糖素1受体激动剂在动物和临床的血压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胰升糖素样肽1 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 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的心脏毒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19年3月2日),收集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其他方案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采用国际通用的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PD-1/PD-L1抑制剂(试验组)与安慰剂或其他抗肿瘤药物(对照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试验(RCT),9项为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1项为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研究,共包括5 29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 022例,对照组2 269例患者。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0项RCT中4项为高偏倚风险,6项为低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心脏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3%(34/3 022)比0.22%(5/2 269),相对危险度=2.38,95%置信区间:1.19~4.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1/PD-L1抑制剂有导致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临床应用中应警惕。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学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心脏毒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研究发现代谢重编程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脂质代谢的失调是癌细胞最重要的新陈代谢标志之一。凝集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都有异常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与肿瘤的不良转归具有相关性,被认为是极具研究潜力的肿瘤标志物。本文就LOX-1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年来LOX-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质代谢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肿瘤
  • 简介:摘要近年来,Nod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及细胞焦亡在支气管哮喘(哮喘)中的作用日趋受到关注。NLRP3炎性小体一旦被激活,可招募活化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激活并释放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加重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进而Gasdermin D蛋白裂解,诱发细胞焦亡,细胞损伤加重哮喘气道重塑。现就NLRP3炎性小体相关炎性反应和细胞焦亡机制及在哮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Nod样受体蛋白3 支气管哮喘 细胞焦亡 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 Gasdermin D 气道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在多发性硬化病(MS)中的潜在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急性发病期MS患者42例作为MS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4~63岁;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21例,年龄22~61岁。两组受试者均采集外周血和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照组和MS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和IL-1Ra水平变化,分析IL-1α和IL-1Ra在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1R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发病期MS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α水平均逐渐降低(均P<0.05),而IL-1Ra水平逐渐上升(均P<0.05)。结论IL-1α和IL-1Ra水平的异常与MS的发病及病情的转归有关,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可能在MS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为MS病情评估以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多发性硬化病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介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免疫检查点受体,抑制PD-1与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相互作用,即阻断PD-1/PD-L1通路抑制活化T细胞凋亡的免疫治疗,在治疗恶性肿瘤、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大多数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经早期治疗预后良好,但晚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其中甲状腺未分化癌更是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证实在甲状腺肿瘤中PD-1/PD-L1的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之间的关系,因此,现就PD-1/PD-L1表达预测甲状腺癌复发、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价值,对甲状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预测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