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腔内治疗过程中利用动脉分支支架(IBD)保留动脉的临床结果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使用IBD技术重建动脉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中腹主动脉瘤合并动脉瘤4例,腹主动脉瘤合并动脉瘤和动脉瘤2例,孤立性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夹层合并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为(32.10±9.05)mm。结果植入自制 IBD 和临床试验支架各 7 例。技术成功率为92.9%(13/14)。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范围1~42个月)。随访期内1例因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其余病例植入的IBD支架均通畅,瘤体无扩张。结论IBD是动脉瘤腔内治疗中保留动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髂动脉瘤 髂动脉分支支架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中自制动脉分支支架(IBD)在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保留动脉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3例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自制动脉分支支架重建动脉患者资料,其中2例重建双侧动脉,11例单侧动脉,术后观察盆腔缺血症状发生、内分支支架通畅率、有无内漏及瘤体扩张等情况。结果应用自制IBD保留动脉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出现2例Ⅲ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围术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9(4~12)个月,无瘤体扩张,支架内未见明显血栓形成,无瘤体相关性死亡,2例Ⅲ型内漏消失,1例Ⅱ型内漏持续存在,但瘤体无增大;IBD支架和动脉通畅率为100%。1例对侧内栓塞患者术后出现对侧臀肌跛行,随访3个月后症状消失,无勃起、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出现。结论术中自制IBD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近期效果理想,远期管腔通畅率还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髂动脉瘤 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 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对一例右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左动脉瘤患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经过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细致的护理,耐心的心理疏导,足够的营养支持,该患者顺利恢复。

  • 标签: 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 左髂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脉闭塞症是指因动脉栓塞、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动脉闭塞,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闭塞。急性主动脉闭塞较为少见且病情危重,往往伴随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临床上常见的主动脉闭塞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不断积累导致的慢性闭塞,多部位长段或者多节段性闭塞,患者可以出现内脏缺血、下肢缺血或坏死等临床表现。在疾病发展过

  • 标签: 主髂动脉 闭塞症 血栓形成 慢性闭塞 粥样硬化斑块 腔内介入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行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的17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合并总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了动脉分支支架技术(iliac branch device,IBD,n=3)、喇叭形支架技术(bell-bottom technique,BBT,n=10)和外、动脉搭桥技术(n=4)。三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技术成功率和近期效果。本研究显示根据腹主、总和动脉具体情况,选择IBD、BBT和自体血管移植等技术,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臀肌跛行、内漏、内脏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主动脉闭塞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41例主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间歇性跛行11例,下肢静息痛12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8例。15例腹主动脉和(或)双侧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18例单侧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单侧动脉合并同侧股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胭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术后40例(97.6%)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踝肱指数由术前0.41±0.15升为术后0.89±0.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5例,随访时间1-5年,本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总的通畅率分别为93%、86%、80%。结论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主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人工血管 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动脉动脉发出的一条重要分支,并与腹主动脉一些分支动脉相吻合,如腰动脉、骶正中动脉等,形成丰富的侧支循环,共同滋养臀肌及盆底脏器的血供。当动脉瘤(IIAA)瘤体最大径>2 cm时建议外科干预,可采用多种治疗方式,目前腔内技术成功应用于IIAA的临床治疗,使其治愈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对IIAA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髂内动脉瘤 修复外科手术 治疗应用 腔内修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例破裂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10例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腔内治疗7例,开腹手术治疗1例,2例患者放弃手术。8例手术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前症状均消失),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围术期二次介入治疗1例,1例放弃手术患者发病72h内死于失血性循环衰竭。随访3月~3年,8例患者获得随访,失访1例(为放弃手术患者),死亡2例(均为腔内治疗患者,死因均与动脉瘤无关),臀肌跛行或下肢肿痛3例,无任何不适症状3例。结论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均是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治疗的破裂动脉瘤患者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腔内治疗近期并发症较多,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髂动脉瘤 破裂 并发症 死亡 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对68例主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57例采用解剖性旁路手术,11例采用解剖外旁路术。结果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1例结肠坏死,切除坏死肠段并结肠造瘘后治愈;2例合并呼吸功能障碍;1例合并腹股沟切口淋巴漏。其余63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主-股(双股)动脉旁路术是治疗主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式,对于下肢缺血患者必要时行序贯性旁路术。

  • 标签: 主髂动脉闭塞症 主双股动脉旁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共59例(75条肢体)AS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采取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其术后6、12、24、36及48个月的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0%、85%、69%和60%。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3~1.2,平均为0.85±0.16,与术前(ABI0.1~0.67,平均为0.4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好转为34.67%(26/75),显效为57.33%(43/75)。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15例(25.4%),均经治疗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ASO的方式,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和中期通畅率。

  • 标签: 髂动脉支架 人工血管转流术 动脉硬化闭塞症 累积通畅率
  • 简介:有3例病人行动脉结扎后,对其中19例骨盆骨折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采取双侧动脉结扎,术中血压回升且稳定者3例

  • 标签: 动脉结扎 治疗骨盆骨折 结扎治疗
  • 简介:摘要主动脉闭塞症指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原因的腹主动脉远端、主动脉分叉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盆腔、下肢缺血的一类疾病。外科开放手术一直是复杂主动脉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其治疗理念有了极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腔内治疗的中远期效果已不劣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主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治疗结果 主髂动脉闭塞症 勒里什综合征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球囊植入在前置胎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手术治疗前应用动脉球囊植入,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健康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入红细胞量和冰冻血浆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受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健康状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球囊置入可有效降低前置胎盘患者手术出血量,对新生儿健康状况、产后身体恢复均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髂内动脉球囊 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主-动脉闭塞症的介入治疗的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2020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主-动脉狭窄、闭塞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干预,最后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无1例出现血栓形成和器官栓塞等并发症,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主-动脉狭窄、闭塞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干预,可以促使患者更快康复且护理满意度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主-髂动脉 狭窄 闭塞 介入治疗 护理与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累及动脉的股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了股动脉内膜剥脱及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围手术期结果及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51±0.75)枚,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增加0.54,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0%(8/47),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73.6±384.4)天。随访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闭塞。应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7.8±2.2)%,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6.3±6.7)%。结论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效果理想。

  • 标签: 杂交技术 髂动脉 股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孤立性动脉瘤(IIAA)最早报道于19世纪20年代,是指局限在动脉部位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包括单侧或(和)双侧总、外和动脉瘤,其中动脉瘤占70%~90%,动脉瘤占10%~30%,动脉极少受累.IIAA在临床极其罕见,发病率仅为0.1%~0.9%,发病原因尚不明确.IIAA临床表现比较隐匿,疾病预后差,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将结合IIAA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其国内外最新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动脉瘤 病因学 治疗
  • 简介:孤立性动脉瘤(isolatediliacarteryaneurysm,IIA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限于动脉的扩张性病变,动脉径向扩张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1.5倍,其中动脉瘤占70%-90%,动脉瘤占10%-30%,动脉极少受累;两侧动脉受累机会相近,可单发,也可多发。IIAA临床极其少见,其发病率为0.1%-1.9%,约占腹部动脉瘤的2%-7%。IIAA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但瘤体极易发生破裂;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15%-70%。

  • 标签: 髂动脉瘤 立性 髂内动脉瘤 扩张性病变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