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微骨折是常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病损的技术。尽管该项技术应用很普遍,但有关远期临床结果的信息仍很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该项软骨修复技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微骨折技术治疗48例膝关节稳定、股骨髁孤立、全层软骨缺损并有症状的患者。最短随访24个月,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分和主观临床评级及软骨敏感NRI扫描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优、良32例(67%),可12例(25%),差4例(8%)。日常活动评分、国际膝关节信息委员会(IKDC)评分、SF-36体格检查评分术后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体重指数(BM)较低,则日常活动评分SF-36体格检查评分较高,BMI〉30kg/m^2则效果最差。术前症状时间少于12个月,则日常活动评分显著增加(p〈0.05)。24膝中MRI证实缺损填充,修复良好13例(54%),中等填充7例(29%),填充不良4例(17%),填充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相关。全部缺损填充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而填充不良的关节,功能改善有限,且24个月后功能评分下降。结论: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病损在最短2年的随访期间功能有显著改善,软骨缺损填充良好,BMI较低,术前症状期短者可取得最佳短期疗效;高BMI对短期疗效有负面影响,软件缺损填充不良则短期疗效较差。

  • 标签: 膝关节软骨缺损 软骨面重建 微骨折 手术技术 膝关节软骨病损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急性期骨软骨骨折确诊后应手术治疗,承重区较大骨折片可原位固定,小骨折片摘除。

  • 标签: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例肋软骨骨折的超声显像诊断资料。结果:正常肋软骨声像图表现为表面光滑,边缘回声稍强的条带状回声,其后方略有回声衰减,若内部有细密的点状回声可呈磨玻璃状;肋软骨骨折的早期超声表现为肋软骨表面不光滑,皮质不连续;可探及肋骨断端间的间隙,呈无回声;有的错位明显的可成角畸形。结论:超声诊断检查在临床上对高度怀疑有肋骨骨折的患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肋软骨骨折 超声诊断 肋软骨
  • 简介:目的观察髌骨骨软骨骨折采用中药薰洗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8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手术复位骨折块,康复时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8例患者髌骨骨软骨骨折愈合好,膝关节活动好,无疼痛。术后膝关节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骨骨软骨骨折采用手术复位高强度缝线悬吊固定疗效好,联合中药熏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髌骨 软骨骨折 手术疗法 中药熏洗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7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5例。对照组实施微骨折术,观察组实施骨软骨镶嵌移植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与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均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但骨软骨镶嵌移植术更能改善患者膝关节损伤情况。 

  • 标签: 骨软骨镶嵌移植术 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骨折术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骨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26例47处肋软骨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47处肋软骨骨折,CT表现为肋软骨钙化中断伴错位,未钙化肋软骨中断呈条状低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目、有无错位,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肋软骨 骨折
  • 简介:摘要: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在医疗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 由于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和高频探头的使用,超声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也 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以自己的临床工作实践和体会为出发点,选取自身所参与的一例 采用 高频 彩色多普勒 仪检查确诊的剑突软骨骨折患者进行探讨,证实运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 在发现剑突软骨骨折方面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 剑突软骨 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骨软骨碎屑样团块移植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6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0只,微骨折组18只,实验组18只。制作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对照组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微骨折组利用做骨折技术制作网格状做孔;实验组在制作网格状徽孔后在缺损表面填盖上碎屑样软骨团块。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糖胺聚糖(GAG)含量测定。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填充,软骨软骨下骨组织基本恢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做骨折组和对照组。术后4、8、12周实验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5.0±1.0)、(6.7±1.5)、(13.0±1.0)分,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2.3±0.6)、(5.0±1.0)、(7.7±1.2)分,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0±0.0)、(1.3±0.6)、(1.7±0.6)分,实验组不同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微骨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GAG含量平均分别为(6.25±0.31)、(13.11±0.21)、(16.23±0.66)μg/mg,微骨折组平均分别为(3.04±0.21)、(5.75±0.24)、(7.03±0.21)μg/m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骨折技术结合自体骨软骨碎悄样移植是一种治疗软骨缺损的新选择,其能够有效提高软骨修复的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软骨 关节 移植 自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肋软骨骨折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0例诊断为肋软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多种图像重建技术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量、形态及骨折分型,并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照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肋软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结果50例肋软骨骨折,单发骨折20例,多发骨折30例,共发现67处肋软骨骨折,其中完全性骨折56处,其中移位性骨折39处,非移位性骨折28处;不全骨折9处,均为非移位性骨折;钙化性肋软骨骨折8处,其中6处为移位性骨折;非钙化性肋软骨骨折59处,其中33处为移位性骨折;肋软骨粉碎性骨折20处,均为移位性骨折。结论肋软骨骨折的MSCT表现为不完全骨折,完全性骨折,移位性骨折,非移位性骨折,钙化性肋软骨骨折,粉碎性肋软骨骨折。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显著提高肋软骨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作为诊断肋软骨骨折的首选

  • 标签: MSCT 图像后处理 肋软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Pilon骨折粉碎骨软骨关节面手术修复策略。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Pilon骨折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粉碎骨软骨关节面修复和内固定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Mazu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踝关节Mazur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应重视粉碎骨软骨关节面的修复,同时配合外固定治疗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Pilon骨折 粉碎骨 软骨关节面 手术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手掌、指骨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8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彻底刮除病灶后取自体髂骨块植入,用钢板或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本组8例病人,术后随访8~3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复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内生性软骨瘤合并病理性骨折行块状植骨内固定,骨折愈合好,不需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手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内生性软骨瘤 病理性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肿瘤 骨骼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29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二维CT(2DCT)重建,并将重建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29例肋软骨骨折病例中共发现39处骨折,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的21处;错位型骨折共9处;青枝骨折(局部凹陷型或成角型骨折)7处;2处呈粉碎状。结论多排螺旋CT(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骨折的“金标准”。

  • 标签: 肋软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三维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AOF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AOFA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AOFAS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比较,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效果。方法: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观察对象设置为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患者74例,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组(采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和二组(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Cobb角值情况。结果:一组和二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对照中,一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中,二组明显优于一组,(t=15.560,p=0.013),两组有差异。结论: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微骨折手术 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与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患者行X线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图像表现及检出率。结果58例患者共检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84处,高频超声检出率为98.81%,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对于骨折断端错位<3mm的隐匿性肋骨骨折,高频超声的诊断优势更为明显(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敏感性优于X线,尤其适用于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隐匿性骨折

  • 标签: 高频超声 隐匿性肋骨骨折 肋软骨骨折
  • 简介:摘要喉软骨瘤极为罕见,各种文献中有零星的报道,迄今为止病因不清。本文报告我科处理的甲状软骨软骨瘤1例,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软骨瘤 甲状软骨 诊断 治疗?
  • 简介:下颌髁突软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软骨不同,它是在种系发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继发形成的,称为继发性软骨(secondary-typecartilages),包括下颌髁突软骨、喙突软骨、下颌角软骨等,它既受局部因素的影响又受生长因素的影响。而长骨骺软骨、蝶枕软骨...

  • 标签: 继发性 原发性 下颌髁突软骨 肋软骨 甲状旁腺激素 骺软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头骨折合并肱骨小头软骨损伤(CC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62例,女48例;年龄17~74岁,平均44.1岁。按术中探查情况分为合并CCI组和非合并CCI组。主要观察合并组CCI的诊断、部位、大小、类型、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前臂活动范围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合并CCI组25例,其中Ⅰ型7例,Ⅱ型12例,Ⅲ型6例,见于Mason各种桡骨头骨折类型;位于肱骨小头外侧13例,后外侧9例,前外侧3例。术前经局部麻醉后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共诊断出CCI 13例,漏诊率48%(12/25)。合并CCI组术前屈伸(61.8°±13.7°)和旋转(60.0°±24.2°)范围小于非合并CCI组(77.7°±23.0°、79.9°±21.9°),桡骨头骨折Mason类型严重于非合并C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合并伤、桡骨头骨折处理方法、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前臂活动范围和MEPS评分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桡骨头骨折合并CCI的发生率为22.73%(25/110),见于Mason所有桡骨头骨折类型,多发生在肱骨小头的外侧和后外侧影像学检查很容易漏诊。对于较轻桡骨头骨折怀疑合并CCI者,局部麻醉后体检阳性作为诊断合并CCI和手术指导的价值较大。桡骨头骨折手术中,应重视探查是否合并CCI。

  • 标签: 腕损伤 麻醉,局部 桡骨头骨折 肱骨小头软骨损伤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