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武粟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05-18
  • 出处:《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20年7月
  • 机构:北京水利医院 北京100036
  • 简介:目的:对骨折延迟愈合愈合临床X线诊断的表现进行分析,以便于及时准确进行X线诊断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接收的46例骨折延迟愈合愈合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X线平片诊断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结果:患者的X线表现分为两大类型,即肥大型和萎缩型,两种类型的产生机制有所不同,其中,肥大型的骨折部位比较不稳定,容易引发局部血管再生和重建延长,且血供丰富;而萎缩型患者的骨折端感染或者局部血供明显减少。结论:对骨折延迟愈合愈合患者进行X线诊断分型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折延迟 愈合及不愈合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临床中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折愈合疾病患者开展体外冲击波康复治疗价值作用。方法:研究抽取66例入院经确诊属骨折患者(纳入时间控制在2019年09月,结束时间控制在2021年09月时间段),以治疗差异实施分组,常规治疗33例纳入对照组内,体外冲击波33例纳入观察组,两组治疗情况对比。结果:两组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偏低,(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骨痂X线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30d、治疗后60d及治疗后90d骨痂X线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对比,针对骨折疾病患者选择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改善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折愈合现象,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时间。

  • 标签: 骨折 延迟愈合 不愈合 外冲击波
  • 简介:摘要舟骨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愈合率高,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舟月关节不稳定,进而导致头状骨进行性塌陷,综合表现为桡骨茎突、桡舟关节、头月关节和全腕关节退行性关节病,最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对于舟骨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关注。植骨术在治疗舟骨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和实用,近年也陆续有新术式诞生,本文主要对各类植骨术治疗舟骨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舟骨 骨折,不愈合 骨移植 带血管蒂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9例。其中,给予传统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赤参壮骨汤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使用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愈合的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减少愈合所用的时间,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赤参壮骨汤 骨折延迟愈合 骨折不愈合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法医学鉴定案例结果分析,并且以分析结果应用在后期法医学鉴定中。方法:选择法医学鉴定的四肢长骨骨折愈合84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选择时间段设置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法医学鉴定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结果。结果:(1)对84例病人骨折愈合统计中,有59例为医源性骨折愈合,占比70.23%;其中内固定钢板松动19例,骨缺损8例,骨折间隙过大13例,内固物断裂10例,伤口感染愈合9例。(2)对84例病人伤残鉴定结果中,10级伤残45例、9级伤残30例、8级伤残9例。结论:法医学鉴定四肢长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大部分由于医源性因素导致,并且可以根据相关的鉴定标准对骨折愈合病人进行伤残评级。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 医源性 法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愈合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0.0±3.0)岁。术前已经过1~2次手术治疗15例;因多发创伤后漏诊2例;经长期牵引、外固定保守治疗后骨折仍不愈合2例。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15例。记录患儿骨折分型、治疗经过、术中操作、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并对手术前后股骨颈干角、Pauwel角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19例患儿经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治疗后均达到骨折愈合。合并骨质缺损4例,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治疗。术后愈合时间为(8.2±2.4)个月。本组术前颈干角和Pauwel角分别为110.3°±18.8°和56.4°±12.0°,术后颈干角和Pauwel角分别为142.3°±12.6°和25.3°±5.9°,组间比较,颈干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年龄(外展截骨手术时)与骨折愈合无显著相关,而Garden分型和Delbet分型均与骨折愈合相关(P=0.039和0.001)。术后发生下肢机械轴外移5例,1例采用股骨远端外侧骺阻滞治疗,其余4例观察;内固定断裂1例,再次手术治疗;切口浅表感染1例,换药后愈合。双下肢不等长15例,未行进一步治疗。股骨近端骨骺早闭8例、股骨颈短颈畸形4例、继发股骨头骺滑脱2例,随访至股骨近端骨骺闭合未进一步加重,未行进一步治疗。继发髋臼发育不良2例,目前随访观察中。结论儿童股骨颈骨折愈合治疗困难,并发症多。股骨近端外展截骨可以改变骨折线应力方向,增加骨折端压应力,有效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愈合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连的患者时应用中医综合疗法的效用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有46位骨折患者参与其中,开展时间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参研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23人。A组作为研究组,接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B组作为参照组,仅接受传统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骨痂指标和血清指标的数据变化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两项数据改善情况显著优于B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骨折愈合延迟以及骨连中的患者,促进总体康复进展,临床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综合治疗 骨折延迟愈合 骨不连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创面愈合的原因与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创面愈合患者40例,对该40例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该4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创面愈合的原因主要包括有清创彻底、抗生素使用时机不当以及固定不稳固等,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患者恢复均良好。结论:清创彻底、抗生素使用时机不当以及固定不稳固等均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创面愈合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处理后,可有效的帮助其疾病的恢复。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创面不愈合 护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续筋接骨汤联合骨折断端间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胫骨骨折术后愈合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实验组38例,联合续筋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Kofoed评分、HS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24周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胫骨骨折术后愈合患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续筋接骨汤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续筋接骨汤 富血小板血浆 胫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四肢长骨骨折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四肢长骨骨折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四肢长骨骨折愈合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四肢长骨骨折愈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测定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吡啶啉(PYD);术后1个月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OC、BALP、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X、TRAP、PY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降低,TAC、SOD上升,且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四肢 骨折固定术,内 氧化应激 骨代谢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三部灸联合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云南省文山市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住院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三部灸联合治疗组(三部灸组,n=50)、药物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三部灸组为96.0%(48/50),药物组为56.0%(28/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 标签: 三部灸 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 骨折愈合 肿胀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实施骨折迟缓愈合的108例病患进行研究,通过抽取便签颜色进行分组,分组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指标有效率为百分百,对照组治疗指标有效率远低于观察组18.52%,显然观察组治疗骨折迟缓愈合较完善,两组指标相比,P<0.05,有意义;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精神健康、社会活动均好于对照组,明显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折迟缓愈合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压力,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折迟缓愈合 疗效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