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5):丙泊酚组(P组)和不同剂量唑仑组(R1组、R2组和R3组)。麻醉诱导:P组经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待BIS值≤60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和芬太尼4 μg/kg,行气管插管术;R1组、R2组和R3组分别经30 s静脉注射唑仑0.2、0.3和0.4 mg/kg,待BIS值≤60时,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2 mg/kg和芬太尼4 μg/kg,行气管插管术。麻醉诱导过程中若BIS值持续>60,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1·次-1进行补救镇静,R1组、R2组和R3组静脉注射唑仑0.05 mg·kg-1·次-1进行补救镇静,直至BIS值≤60,2次给药间隔时间>1 min。记录丙泊酚或唑仑起效时间;记录麻醉诱导过程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和注射痛的发生情况和补救镇静情况。术后1 d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R1组补救镇静率升高,R1组和R2组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R1组、R2组和R3组起效时间延长,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注射痛发生率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组和R3组补救镇静率降低(P<0.05);与R1组和R2组比较,R3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升高(P<0.05);R1组、R2组和R3组低血压、低氧血症和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见高血压和术中知晓的发生。结论唑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镇静,其适宜剂量为0.3 mg/kg。

  • 标签: 苯二氮)类 清醒镇静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2019 年第 9 号台风“利”于 8 月 4 日下午再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生成,之后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台风“利”的影响与作用下,宁国市普降暴雨、大风等天气过程,对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等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台风“利”过程概况,并重点针对台风“利”过程对宁国市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气象服务措施,以期能够为尽可能减少台风灾害造成的影响与损失,进而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台风“利奇马” 天气形势 影响 气象服务 宁国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模拟和文献综述,概述新型超短效苯二氮类镇静/麻醉药唑仑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趋势和使用注意事项。方法以主题词"remimazolam"并关联"CNS7056""CNS7054"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搜索描述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的药代学和药效学文献,提取药物药代学、药效学特征。模拟唑仑静脉注射、静脉输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后药物浓度变化和药效学,包括起效时间、峰效应时间、维持时间、稳态浓度时间、稳态输注时间敏感性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s,CSHT)等。综述唑仑临床相关特点。结果静脉注射时,唑仑起效时间(1.2~2.9 min)较丙泊酚(0.8 min)慢,峰效应时间和维持时间两者相近且均远低于咪达唑仑;静脉输注期间,唑仑起效快于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三者达稳态浓度时间均较长;唑仑TCI时与静脉注射有相似的起效时间。唑仑和丙泊酚达稳态浓度时间相似,比咪达唑仑快、较芬太尼慢。为获得相同目标浓度,唑仑的TCI给药速度/静脉输注速度比趋近1耗时>1 h,劣于芬太尼而优于丙泊酚。唑仑CSHT相对恒定而丙泊酚CSHT随稳态输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输注12 h后两者CSHT分别为5.9 min和13.9 min。结论唑仑不宜常规用作术前药或用于极短时间诊疗操作;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时药理学特点与丙泊酚相似,停药后恢复稍好于丙泊酚,两者均适用TCI模式给药;唑仑用于ICU镇静具有良好的前景。唑仑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尤其是临床情况下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的使用。

  • 标签: 瑞马唑仑 药代学 药效学 计算机模拟 临床应用 静脉麻醉药
  • 简介:摘要:概述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方面主要讲述了北山羊数目的增多改善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总结了环境特点 , 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北山羊 人类 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唑仑和咪达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老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18~20月龄,体重600~6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唑仑组(R组)。尾静脉置管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3~6 mg·kg-1·h-1;R组给予唑仑25 mg/kg负荷剂量,维持剂量60~120 mg·kg-1·h-1,连续5 d,每天连续输注8 h,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第1、3和7天进行Y迷宫实验,记录新异臂停留时间和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进行场景恐惧和声音恐惧条件实验,计算僵直时间比率;末次Y迷宫实验后即刻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au蛋白、p-Tau蛋白和载脂蛋白E(ApoE)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M组和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减少,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降低,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上调(P<0.05);与M组比较,R组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各个臂穿梭次数总和增加,场景恐惧条件实验的僵直时间比率升高,海马Tau蛋白、p-Tau蛋白和ApoE表达下调(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唑仑对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与上调海马ApoE表达,导致Tau蛋白磷酸化的程度不同有关。

  • 标签: 苯二氮类 认知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记忆历史知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大多数知识要靠机构记忆,要象背外语单词那样反复背诵才能记住。许多中学生对此只能“望史兴叹”。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历史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规律。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其特点和规律,就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较快较好地达到学好历史的目的。“思妙想法”仅为一种初步尝试。

  • 标签: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记忆方法
  • 作者: /蒋建春
  • 学科: 文化科学 > 传播学
  • 创建时间:2020-09-29
  • 出处:《文学欣赏》 2020年第6期
  • 机构:一提起马局长的墨宝,在 M局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局长工农干部出身,偏偏就喜爱书法。在办公室闲时,兴致一来,就挥上几笔,引得前来请示、汇报的下属一片喝彩:“ 好字,好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河南省宝丰县街书会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演出中,深受观众喜爱。本文对街书会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并把握街书会的研究趋势,以致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 标签: 马街书会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玩泥”是幼儿园游戏中最常见的游戏活动之一,也深受小班孩子喜爱。但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手部肌肉和动作发展较弱,大多只会用泥搓汤圆搓面条,或者只会借助于模具压压图形,用刀把橡皮泥切成颗粒。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将泥工活动游戏化,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李文炳老师的课例《阿房宫赋》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文言文教学艺术,并从课堂结构、课程内容的点拨、教学生成三个维度展开,结合课例总结李老师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示范价值,点明学习借鉴的关键之处,以促进我们的专业化发展。

  • 标签: 课堂结构 内容点拨 课堂生成
  • 简介:摘要《医略存真》《氏医论》均为培之著作,二书版本的著录现有书目皆存讹误,对二书关系的相关研究也显不足。《医略存真》版本系统貌似简单,实际存在早期刊刻和后期增订、补刻的区别。《氏医论》于民国绍兴医药学报上连载,以此为基础,相关整理著作不断问世,然其刊本、抄本之间增删情况复杂。《医略存真》《氏医论》在体例上有一致性,内容上有颇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亦为明显。诸多证据表明:《氏医论》当为《医略存真》成书来源之一,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分析《医略存真》成书过程及培之学术思想的变化提供依据。

  • 标签: 马培之 《医略存真》 《马氏医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预防中舒芬太尼复合帕昔布钠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86例全麻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舒芬太尼)与观察组(n=43,舒芬太尼+帕昔布钠),对两组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预防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两组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Ramsay评分方面,术后拔管时、0.5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舒芬太尼 帕瑞昔布钠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随访尚不具备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TCPC)或根治手术条件的复杂先心病双向Glenn术后患者介入封堵窃血的/半静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行/半静脉封堵的双向Glenn术后的患者24例,观察并随访其疗效。结果21例行静脉封堵,其中1例同时行左上腔静脉封堵;2例行静脉及半静脉封堵;1例行半静脉封堵;6例同时行体肺侧支封堵。除1例直径为5.5 mm的静脉采用弹簧圈封堵外,其余静脉、半静脉及左上腔静脉均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完成介入封堵。封堵后血氧饱和度由0.78上升至0.85(P<0.05);封堵前后上腔静脉压力无上升(13.97 mmHg对14.22 mmHg,1 mmHg=0.133 kPa,P>0.05);无介入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封堵术后随访2年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未出现颜面及双上肢水肿、胸腹壁静脉曲张、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2例患者分别于介入封堵后1年及5年行TCPC手术。结论复杂先心病双向Glenn术后因/半静脉开放或左上腔静脉窃血致血氧饱和度下降且尚不满足TCPC手术指征的患者,在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即基础状态下肺动脉及上腔静脉压力≤20 mmHg,/半静脉封堵器释放前上腔静脉压力≤20 mmHg,针对致窃血的静脉行介入封堵可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生活质量,甚至部分患者通过解决静脉窃血,促进肺血管床发育,从而达TCPC手术指征。

  • 标签: 奇静脉 半奇静脉 介入封堵 双向Glenn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