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和对术后美容的影响。方法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弧形切口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美容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腺瘤切除术,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劣于观察组,P<0.05。结论弧形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

  • 标签: 颈前弧形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疗效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评价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12年10月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市中心医院共336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切口甲状腺手术,评价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71.2±30.3)min;手术出血量(26.7±23.1)mL;术后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2例出现血清肿,出血1例,16例术后呛咳,4例出现手足抽搐,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手术类似,可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是一项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腋下背阔肌及锯肌之间隙弧形切口(切口长8~14cm)对65例胸部疾病进行手术,包括气胸、血气胸(13例),肺部良恶性肿瘤(23例),纵隔肿瘤(4例),食管良恶性肿瘤及贲门癌(25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并发症4例,其中胸腔积液1例,肺部感染2例,食管胃吻合口漏1例,发生率6.2%(4/65).结论腋下弧形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小切口 胸部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至2007年间,本组共收治疗65岁以下股骨骨折的患者179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失败,行前侧切口切开复位,加外侧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并获随访的22例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受伤原因为高处跌落、摔伤或交通事故,手术时间为伤后2—14d;骨折分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7例,其中经型17例,头下型5例。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7例,复位良好者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有5例(22.7%),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17例(77.2%)。5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仅3例有轻度疼痛或无明显疼痛而不需要行关节置换,均建议行体外震波治疗,另外2例股骨头坏死塌陷明显,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为股骨粉碎性骨折。结论虽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骨折,未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但由于其与传统的切口相比,仍然具有手术创伤、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开放复位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位切口手术治疗42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低位切口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患者临床疗效、瘢痕长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3.42±25.44)min,术中出血量(20.47±8.30)ml,术后引流量(68.24±12.53)ml,住院时间(4.41±0.62)d,瘢痕长度(3.42±0.27)cm。总有效率为95.24%,并发症发生率为2.38%。结论超低位切口手术对甲状腺腺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且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弧形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腋下弧形切口切口长度6-14cm,平均11.6cm)对185例胸部疾病的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包括气胸、血气胸、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食管良恶性肿瘤以及贲门癌等。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无手术死亡,并发症率为4.8%。结论腋下弧形切口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创伤轻、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影响,恢复快以及美观等优点,是治疗胸部疾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小切口 胸部疾病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切口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50例甲头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经切口径路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长(42.1±10.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1±2.7)ml。全部患者手术后未见异常,患者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且对其美观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采用经切口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符合医学美学的观念,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颈前小切口径路腔镜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操作切口空心钉与松质骨螺丝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30MAX光机监护下空心钉和松质骨螺丝钉联合治疗股骨骨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疾病采用无瘢痕切口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9月的甲状腺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传统低位弧形切口治疗和无瘢痕切口侧低位皮纹入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对照中,一组分别是73.47±10.63(min)、35.68±4.79(ml)、25.49±3.94(ml)、4.35±0.69(d),二组分别是95.16±10.42(min)、62.65±7.31(ml)、57.14±6.28(ml)、7.83±1.06(d),(t=6.56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甲状腺患者采用无瘢痕切口侧低位皮纹入路)治疗效果好,并且颈部“无瘢痕”,该种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颈前无瘢痕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淋巴结患者予低位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时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侧淋巴结清扫充分,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患者切口美观,术后疤痕挛缩减轻,无出现皮瓣坏死,无颈部畸形和活动障碍,无肩胛疼痛综合症。结论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美观,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II、III、IV区淋巴结转移较少患者能达到根治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弧形切口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领弧形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病患,按照实施的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实行传统手术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低领切口术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领弧形切口切除术创伤更小、操作更加简便迅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好,此术法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后路切口THA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运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骨折后拟行THA的老年患者76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意愿进行分组,A组36例行外侧切口THA,B组40例行后路切口THA。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假体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累积引流量[(478.44±65.43)、(254.88±38.77)ml]少于A组[(557.73±75.44)、(297.44±42.19)ml],P<0.05。术后3 d及出院后1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THA远期临床效果相似,但后入路切口THA术后早期疼痛较轻、术后引流量少。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外侧 后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改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特采用切口入路结合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4例切口入路治疗)与实验组(34例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相关手术指证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少于对照组(23.53%),P<0.O5。结论在Miccoli腔镜下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耗时、住院耗时,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

  • 标签: 颈前小切口入路 Miccoli腔镜 甲状腺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择股骨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75例、治疗组7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参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患者通过实施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手术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参照组患者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善,提高了愈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具有非常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切口施行甲状旁腺探查、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2021年4月至11月行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49.32±13.79)岁,范围为28~86岁,所有患者术前以彩超引导纳米碳注射定位肿大甲状旁腺。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切口入路甲状旁腺切除术3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9例(包括双切口切除2例,单侧甲状腺包块切除+肿大甲状旁腺切除术2例,巨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1例,单纯局部麻醉下切除1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双切口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12例(包括双侧甲状腺包块切除+双侧甲状旁腺全切+前臂自体甲状旁腺移植2例,局麻+丛神经阻滞下切除2例,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1例)。其中原发性甲旁亢和继发性甲旁亢的平均手术时间(54.74±27.71、74.14±31.7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11±5.05、14.43±10.94)ml、平均术后引流量(14.37±24.64、26.36±32.87)ml、平均术后甲状旁腺激素(11.59±16.46、26.65±56.38)pg/ml、平均住院时间(10.00±5.09、10.96±4.5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2%、0%)。结论切口甲状旁腺探查或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术式既可避免对甲状腺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也可同时完成甲状腺探查术和甲状旁腺探查术。可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充分评估后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局部麻醉 颈侧小切口 甲状旁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切口内固定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分析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切口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骨折方面临床效果明显,且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