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Hardinge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院应用改良Hardinge骨水泥半髋治疗老年股骨骨折5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60-100min,失血量(术中+术后引流量)150~250ml,双下肢长度差小于1厘米,平均下床时间8.3天。术后6月Harris功能评分92.5±6.8,12月Harris功能评分93.5±15.6。结论使用改良Hardinge结合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 标签: 改良Hardinge 骨水泥 双动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骨折(T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MIS-THA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A组行后外侧MIS-THA治疗,B组行前外侧MIS-THA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和Hariis评分等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臼杯前倾角、臼杯外展角、旋转中心距原始旋转中心距离、肢体长度差异等影像学指标,术后3月Hariis评分和术后3年Hariis评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假体均未见下沉,假体周围未见透露线,均未见异位骨化。结论前外侧MIS-THA和后外侧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效果较为一致,手术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MIS-THA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定,以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后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组,住院费用少于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手术 入路
  • 简介: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2005年1月—2015年8月有关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6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对于移位型髋臼骨折,经Stoppa较髂腹股沟手术时间短[加权均数差(WMD)=68.29,95%CI10.52~126.05,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少(WMD=142.26,95%CI9.30~275.23,P〈0.05),而在骨折端复位满意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CI0.17~2.37),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RR=0.89,95%CI0.33~2.40,P〉0.05)、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RR=0.91,95%CI0.27~3.01,P〉0.05)、术后髋关节HHS评分优良率(RR=0.52,95%CI0.25~1.10,P〉0.05)等方面两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髂腹股沟与Stoppa治疗移位型髋臼骨折均能获得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经Stoppa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髋臼 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Stoppa 入路 META
  • 简介:目的探讨头侧中间与传统中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采用头侧中间,设为头侧中间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中间,设为传统中间组。头侧中间组从肠系膜下动脉(IMA)头侧的腹主动脉表面腹膜处打开进入左结肠后间隙。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打开头侧左结肠后间隙时间、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2)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患者术后生存,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围术期无死亡患者。头侧中间组打开头侧左结肠后间隙时间为(8±6)min。头侧中间组和传统中间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7±24)min和(102±15)min,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分别为(9±6)min和(15±4)ra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1±27)mL和(94±26)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8.1±7.0)枚和(16.2±5.7)枚,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5±2.2)枚和(1.6±0.7)枚,肿瘤下切缘距离分别为(2.5±0.9)Ciqfl和(2.6±1.8)cm。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下切缘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9,-0.455,1.368,-0.150,P〉0.05);清扫IMA周围淋巴结时间、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4,-4.268,P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入路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外侧裂与颞叶皮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外侧裂治疗方式,对照组采取颞叶皮层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24小时血肿清除与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外侧裂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侧裂入路 颞叶皮层入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交界区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5例颅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患者,分别给予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行呼吸功能训练、体位训练与床上大小便训练、口腔准备,术后观察密切病情与生命体征、口腔与气管护理、管道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术后4~15个月行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通过术前术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4~15个月临床影像学随访,提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交界区畸形经口咽寰枕关节松解后路枕颈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其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在于积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与生命体征,做好维护颅稳定性护理、鼻饲护理、口腔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等。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颅颈交界区畸形 后路枕颈内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1内镜经鼻的提出和演变Cushing在1927年因为手术照明不足而放弃了经鼻蝶窦手术。DoLt和Guiot又分别运用光学反射镜和术中透视定位等技术来进一步完善经鼻蝶窦外科的发展。

  • 标签: 经鼻入路 神经内镜 CUSHING 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 反射镜
  • 简介:目的分析眉弓上锁孔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眉弓上锁孔。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12例手术中I级切除8例,Ⅱ级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优点,熟练应用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鞍结节脑膜瘤 锁孔 眉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翼点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常规翼,切除颅咽管瘤。结果本组手术中肿瘤全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均每6个月进行随访,影像学提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准确全面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手术方法、积极的术后治疗是提高颅咽管瘤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术后并发症 治愈率
  • 简介:目的传统手术切口显露股骨后髁困难、复位固定不理想,探讨应用腘窝后正中切口手术治疗股骨内外侧后髁骨折的显露优势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8例股骨后髁骨折患者采用腘窝后正中切口,用2枚拉力螺钉垂直关节面固定。男6例,女2例;年龄20~68岁,平均44.6岁;右侧5例,左侧3例。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跟踪随访3~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平均2.2个月。根据膝关节损伤的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结果,优秀3例,良好4例,尚可1例,优良率87.5%。未发生因关节疼痛影响行走,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髁坏死引起膝内外翻或关节不稳现象。结论腘窝后正中是治疗股骨内外后髁骨折的理想入。腘窝后正中具有切口隐蔽,出血少,术中对股骨内外侧后髁及骨折端显露充分,有利于直视下从多个平面解剖复位骨折端和拉力螺钉垂直于骨折平面的加压固定,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

  • 标签: 股骨后髁骨折 腘窝后正中入路 松质骨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改良Stoppa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都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其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改良Stoppa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效果十分显著,经改良Stoppa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经改良Stoppa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髋臼骨折
  • 简介:目的受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大张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GPRVS)启发,探索改良开放TEP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30例,男25例,女5例,采用经腹直肌外缘行开放TEP术。结果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手术时间控制在20min/侧,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穿刺抽液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所有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论我科探索的"改良开放TEP术",选择腹直肌外缘切口,更大限度的降低对腹股沟管与肌肉的创伤,并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手术更简单,易于掌握,更适合在临床开展。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大张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外侧肱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投弹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投弹骨折22例,采用前外侧切开复位,应用肱骨锁定接骨板固定,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月,无桡神经损伤未恢复病例,所有病例骨折6月内均愈合,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经前外侧探查桡神经是安全的,应用锁定接骨板固定实现生物学规定,实现了早期愈合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 标签: 投弹骨折 前外侧入路 锁定接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