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日领属关系主语中的NP_2同为一价名词,在小谓语VP的语义选择特征和大主语NP_1的语义扩散激活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有时可以省略。汉语的领属关系主语可以有条件地变换成语义基本等值的名词谓语句。而日语的领属关系主语,只有当NP_2是抽象名词时,才可以变换为语义基本等值的句末名词句。汉语的领属关系主语可以用来表示感叹,句式变换后,只有惯用组合作谓语的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可以表达感叹语气;日语的领属关系主语本身不能表达感叹语气,但NP_2是抽象名词的主语可以变为带有感叹语气的句末名词句。

  • 标签: 领属关系双主语句 一价名词 句法特征 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 句末名词句
  • 简介:动词性主语是指以光杆动词或者动词的各种扩展形式作主语的句子.它要求谓语必须是对主语进行判断、评述等.就动词性主语主语部分而言,光杆动词、动词的各种扩展形式都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上,但不同形式的动词性词语作主语的自由度并不相同.同时,动词的不同形式、不同次类的动词作主语的潜在能力、实现形式、出现频率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 标签: 动词 主语 典型 非典型
  • 简介:图形-背景理论最早由丹麦心理学家罗宾(Kubin)出,这一理论被认知语言学家用来从认知角度解释语言结构,其中在对介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事实上,这一理论也可被用来解释很多其他的语言现象,如对论元转换现象的解释。

  • 标签: 施事论元主语 受事论元主语 论元转换 图形-背景理论
  • 简介:俄语领属关系的表达在词组和句子层面有内部和外部领属关系结构形式,而且有的外部领属关系只能在句子层面表达。内部领属关系结构中领有者与所有物之间为主从联系。而在外部领属关系结构中领有者和所有物之间并无主从联系的关系,该表达具有独特性。俄语外部领属关系的表达是语义配价分裂、认知参照点突显和进入交际切分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领属关系 外部领属结构 语义配价分裂 指涉
  • 简介:汉语在非领属性保留宾语句中,动词由达成范畴与致使范畴扩展,且由这两个功能范畴选择论元并指派题元角色。达成范畴的phi-特征集不完整,不能为名词性结果论元的格特征定值,名词性结果论元的格由毗邻的动词指派,获得固有格。为了让动词与名词性结果论元毗邻,可将致使范畴的语音形式实现为"把"以阻止动词移到致使范畴位置,或通过话题化或被动化等方式让役事移到更高位置。在别的相关句式中,名词性结果论元也可以通过毗邻的词汇核心获得固有格。

  • 标签: 汉语非领属性保留宾语句 功能范畴 论元 固有格
  • 简介:文章根据西周时期受事主语的组配、排列语序,分为11类,分别进行考察。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这时期受事主语现象作出解释,分析不同类型的话题结构的表现形式,指明其话题信息。

  • 标签: 西周时期 受事主语句 话题
  • 简介:本文通过英语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语言特征对比,分析英语无灵主语和汉式英语的优缺点,试图阐明:恰当、正确地使用英语无灵主语有助于克服汉式英语。

  • 标签: 英语无灵主语句 汉式英语 语言特征 优缺点
  • 简介:无定主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子,从历史来源上看,无定主语来源于感知类动词后的无定主语结构,其最根本的特征可归结为场景性。如果从场景性这一根本性特征去观照现代汉语中的“无定主语”现象,就可以很容易解释学者们谈到的无定主语的各种使用特点及限制条件。

  • 标签: 主语 无定 来源 场景性
  • 简介:语句中表示主语的助词用法锦州医学院石素文定语句中表示主语的助词,除用外,还可以用有时也用如何使用这几个助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一、可以替用的场合充当主格助词,可以表示任何句中的主语。充当主格助词主要用于表示定语句中的主语或对...

  • 标签: 主语 语句 副助词 形式名词 助词用法 主格助词
  • 简介:语句中表示主语的“が”与“の”贵阳中医学院朱赛利定语句中的主语通常以来表示。当定语中主谓关系较为简洁.没有附加修饰成分,以及定语句主语为纯粹体言时,可用来代替。例如:色白()体弱病()字立派()不过,许多场合是不能以来替换的。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

  • 标签: “が” “の” 主语 定语 语句 修饰成分
  • 简介:在众多汉语句式中,主谓谓语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式,也是汉语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句式之一,其中施事主语备受肯定。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主谓谓语句为语料,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语义、语法角度对其中的施事主语作出进一步地描写和解释。

  • 标签: 主谓谓语句 施事主语 句法
  • 简介:英语无灵主语是英语正式书面语中的一种典型句型。无灵主语在英语中很常见,在汉语中却很少见,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不易掌握。由于语言形式与思维习惯密不可分,拟从英汉思维特征对比出发,探讨英语无灵主语和汉语有灵主语的成因。

  • 标签: 无灵主语 思维特征 英汉对比
  • 简介:传统语法中受事主语的定义有失精细,而将“那封信写好了”分析为受事话题句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句首的“那封信”的题元角色更应该是客事(THEME),毕竟整个句子表达非宾格性的状态义。文章认为,“黄蓉写好了那封信”兼具施事一受事义和致事一客事义。而其宾语论元的话题化操作会因语义角色的不同分别形成受事次话题句和客事主话题句。文章的启示在于.借鉴生成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时应该顾及汉语的构词手段及其句法实现的个性特征。

  • 标签: 受事主语句 非宾格化 题元角色交替 客事话题句 次话题化
  • 简介:池州市无标记受事主语与“把”字句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然二者的转换并非自由的。主语的定指与否、动词动作性的强弱、动词是否致果、补语的可控度等因素制约二者的转换。“把”字句与无标记受事主语的主、宾语的生命度要求不同,生命度对二者的变换也有制约性。

  • 标签: “把”字句 无标记受事主语句 转换 生命度
  • 简介:本文对领属关系分裂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领属关系分裂的条件及移位等级(不及物动词句〉及物动词句宾语〉及物动词句主语),以及领属关系移位中的标记及标记颠倒现象,并对领属分裂这一现象作出了功能上的解释。

  • 标签: 领属关系 分裂 标记性 功能解释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汉语中人称主语的英译。通过对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者两种语言现象的对比来指导汉译英的翻译实践。最后得出人称主语向非人称主语的转变是"得意忘形"的转变。

  • 标签: 人称主语句 非人称主语句 汉译英 得意忘形
  • 简介:本文将语法界出现的关于双宾语、主语结构等有争议的一些问题提出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列举了学术界的观点,同时也阐述了作者对这两种语法现象的看法.

  • 标签: 语法 双宾语 双主语 汉语
  • 简介:本文从二分判断与无分判断的差异出发,考察汉语中的“无定NP主语”及相关的“有字呈现句”.文章认为,从判断类型看,“无定NP主语”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无分判断”,而与其相关的“有字呈现句”是两个判断(“以实体为中心的无分判断”与以该实体为话题的“二分判断”)的叠加.反映在句法上,有字呈现句以“无定NP”为两个判断的融接点,把“引入新所指”的“有字主句”和其后“谈论该所指”的“定语小句”压缩在同一个最小句子单位中,形成一种高效的表达方式.“有字呈现句”是受信息结构驱动的句法调整的结果.

  • 标签: 无分判断 二分判断 融接
  • 简介:汉语保留宾语被动句实质上就是抢夺类宾句的被字句形式,二者的语义共性在于其论元间的狭义领属关系(包括领有者一隶属物关系和整体一部分关系),而领主句中的领属关系则是包含亲属关系在内的广义领属关系。领主句因之可表达获益和遭受两种语义。而保留宾语被动句和抢夺类宾句则只能表达遭受义。文章认为,狭义领属关系是三种句型的语义共性,而动词投射内的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是其语义共性得以句法实现的结构限制条件,三种句型中的遭受义则源自于领有者论元在各自的句法结构中被指派的历事、蒙事和夺事题元角色。

  • 标签: 领主句 保留宾语被动句 抢夺类双宾句 领属关系 非对称成分统制 历事
  • 简介:所谓语言表达思想,也就是用语言形式表达思维形式。语句是表达能力最强的一种语言形式。这是因为,语句能表达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分别论述语句与这些思维形式的一些对应关系

  • 标签: 思维形式 语句表 因果复句 取舍复句 假设复句 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