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类紧急病症,其病情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包括现场急救、解毒剂应用、特定中毒类型的急救策略等。接着,本文深入探讨了急性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急救措施的有效性、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的急救技能,也为制定更有效的中毒救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中毒 急救措施 预后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5月10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依据确诊结果分成观察组(50例,子宫肌瘤)与对照组(50例,非子宫肌瘤)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50岁、超重、绝经、城市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50岁,超重、绝经、术前确诊患者及生存环境被确认为独立地对子宫肌瘤患者预后效果有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总结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对于准确区分和诊断该病,以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子宫肌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影响因素
  • 作者: 高花 田建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6-20
  • 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改进临床治疗方案提供询证依据。方法 搜集内蒙古地区三所三甲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初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97例,参照CounahanR预后评估标准将入选患儿按照不同预后分成两组,相关临床、实验室、组织学及预后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本研究197例纳入病例,全部表现为皮肤和肾脏受累,病理分级Ⅰ~Ⅲ级71例,Ⅳ~Ⅵ级126例,临床分型血尿蛋白尿型128例,肾病综合征型64例,孤立尿蛋白型5例,发生紫癜到肾脏受累平均时间(15.2±11.6)d,中位随访时间20.3(10.1~45.5)个月,其中166例(84.26%)进入预后良好组,31例(15.74%)进入预后不良组(含死亡1例),总体预后良好;(2)单因素分析显示,ISKDC分级、高血压、24h尿蛋白尿定量、肉眼血尿持续时间、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对HSPN预后影响(P均<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压升高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明显(达T1/T2水平)是影响HSP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预后因素复杂,临床出现高血压、大量蛋白尿以及较为严重的组织学病变可能提示HSPN预后不良,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 紫癜性肾炎 儿童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临床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AMI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AMI的部位和大小、早期介入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因素均对AMI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心理因素和社会支持也在AMI的预后中扮演重要角色。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影响机制,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风险,制定更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预后 影响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内科治疗策略及预后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内科治疗策略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增强治疗策略。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60%(P<0.05),同时观察组的预后指标(如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因素包括治疗策略、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内科治疗策略对预后显著,增强治疗策略能够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和预后指标。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合并症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同时进行预后评估和随访,以指导临床实践和改进治疗方案。

  • 标签: 心力衰竭患者 内科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后影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是为了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康复潜力和预测预后结果,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涉及心脏骤停期间的损伤、缺氧时间、年龄、先前存在的神经疾病或脑血管疾病、体温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急救 心肺复苏 神经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感染及预后影响。通过系统性风险识别、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紧急情况的处理,ICU护理团队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预后。关键是加强团队协作、培训和资源管理,以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这一研究强调了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不可或缺性,有望为医疗机构提供指导,以改善ICU护理实践。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风险管理 感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究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于有效的预防病人的感染以及预后恢复的具体影响情况。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取的是过去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0名重症病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些病人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各共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对于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观察组则是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合两组病人的具体感染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病人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感染发生概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结合,当前我国及重症病人的实际护理风险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为了有效的控制感染问题,改善预后的恢复效果,提高病人的整体护理满意度,就要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合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效的防止护理风险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采用整体护理对预后影响。方法:抽选54例本院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有效性,为产妇提供科学化的指导,改善产妇不良心理状态,提升产妇护理体验,同时能减小风险事件发生率,强化产妇住院疗养安全程度,改善产妇预后,促进其身体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剖宫产 整体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重症外伤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对预后的评估。对重症外伤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评估了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外伤患者预后影响,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方向。提出了针对重症外伤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改进策略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重症外伤患者 早期护理干预 预后影响 评估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  共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名心力衰竭患者,实验组接受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入组后心功能指标LEVSV(ml), LVEDV(ml), LVEF(%)和6-MVD(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估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职能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显著长期效益。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预后影响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预后。方法:选取 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形式”,根据治疗方法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胸腺法新联合常规(研究组)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各30例。对比两组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炎症反应指数、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及死亡率。结果:其中研究组的CD3 T淋巴细胞比(49.81±6.68)、CD4 /CD8 T淋巴细胞(1.66±0.43)比值高于对照组,而CD3 CD8 T淋巴细胞(23.24±3.92)比低于对照组,治疗 1周后,研究组 PCT(2.7±1.56)、CRP(53.86±5.54) 水平降低,且差异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研究组MODS(5.62±0.55)及APACHEⅡ评分(9.56±3.89)的水平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0天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死亡10例,研究组死亡2例,研究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用于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过程中,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功能,改善重症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缩短总的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老年脓毒血症的远期预后

  • 标签: 胸腺法新 老年脓毒症 免疫功能 T 淋巴细胞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预后。方法:选取 2023.1-2023.11在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形式”,根据治疗方法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胸腺法新联合常规(研究组)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观察点为0天、7天,30天,收集患者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降钙素、CR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的数量比以及线粒体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0天为患者  入组当天治疗前的记录;7天作为近期检验效果分析,评估疗效以及近期有无并发症;30天评估远期效果及预后。研究期间:动态对比两组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指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及死亡率。结果:两组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及T淋巴细胞相对计数比、外 周 血炎 症 指 数 以 及  APACHE-Ⅱ、MODS评分比较分析:入院0天对比分析上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 天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及T淋巴相对计数 比                         对比分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研究组外周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APACHE-Ⅱ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0天调查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日少,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用于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过程中,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功能,改善重症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缩短总的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老年脓毒血症的远期预后

  • 标签: 胸腺法新 老年脓毒症 免疫功能T 淋巴细胞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准肝切除术(Precise hepatectomy,PH)治疗复发性单侧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IBDS)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复发性单侧IBDS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双盲法分为A组[40例,传统肝切除术(Traditional hepatectomy,TH)]和B组(40例,PH),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组(P<0.05)。结论  复发性单侧IBDS患者使用PH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精准肝切除术 复发性 单侧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眼科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其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眼科提供的样本进行分析,共计8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手术时间2022年3月~2023年12月。随机分组,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则联用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S)、泪液分泌水平(SIT)、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BUT、FLS、SIT、OSDI值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眼科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治疗中,人工泪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眼部功能恢复,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白内障 术后干眼症 人工泪液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影响。方法 将2022年5月-2023年8月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理念,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HAMA、HAMD评分更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 以循证护理理念为基础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肺功能和预后

  • 标签: 循证护理理念 肺结核 心理状态 肺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白内障患者采用人工泪液方式治疗对于患者术后恢复表现的影响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至今在我院及外院接受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00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应采用常规治疗及增用人工泪液的治疗操作。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眼部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干眼症状的缓解更为有效(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加显著(P<0.05)。结论:人工泪液对于增强白内障手术的康复功效有着良好的表现,值得临床医疗工作中对其进行重视及运用。

  • 标签: 眼科白内障手术 人工泪液 临床效果
  • 作者: 陈霞 李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11
  • 机构: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儿科3病区 湖北十堰 邮编:442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 0.05)。结论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应用效果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综合护理在胃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包括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规范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恢复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缩短其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综合护理 胃癌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患者并发症预防及预后影响。通过系统综述相关文献,分析护理干预在血管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其对并发症预防和预后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在血管外科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结果。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最佳实践。

  • 标签: 护理干预,血管外科,并发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