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与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患者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中接受胃癌根治术者共306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分型及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治程度,辅助化疗、血管神经侵犯等因素进行总结,并进行严格随访,以了解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软件进行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因素为肿瘤分型及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治程度,辅助化疗以及血管神经侵犯程度。结论早期胃恶性肿瘤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胃癌患者,肿瘤分型及侵犯程度,合理的淋巴结清扫、R0根治\血管神经受侵,科学有效的辅助治疗等因素均能影响预后情况。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预后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对其预后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将得出的有相关性的单因素代入二分类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精神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脑电图中重度异常、CT异常6个因素预后有相关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仅年龄、精神症状、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为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预后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其病理及随访结果,分析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术后放化疗情况等对胃癌预后影响。结果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生存率25%,手术切缘阴性生存率45%,有远处转移患者生存率20%,无远处转移生存率43%,术后规律放化疗患者生存率50%,不规律放化疗患者生存率30%。结论本研究显示,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手术方式,手术切缘阳性率,远处转移与否及术后放化疗情况以及患者心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胃癌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fimaryaldosteronism,PA)患者术后血压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中心收治的PA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及临床随访6个月~3年,将可能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恢复的独立因素。结果93例PA术后患者中,根据影像及病理结果示:醛固酮腺瘤59例(63.44%),单侧肾上腺增生27例(29.03%),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例(7.52%);术后血压恢复正常43例(46.24%),血压部分缓解47例(50.54%),血压无缓解3例(3.2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个显著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术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情况、术前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ldosterone-to-reninratio,ARR)。结论对于需手术的PA患者可根据其高血压病史、药物疗效及血浆ARR预判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并加强术后随访及生活干预,提高综合治疗。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压 预后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记录138例老年SCAP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电解质(钠、钾、钙、氯)、血气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营养支持治疗情况等。结果138例老年SCAP患者中死亡32例(23.2%)。老年SCAP患者的预后与性别、伴有糖尿病、贫血无相关性(P>0.05),而年龄≥75岁、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感染性休克、留置导尿管、电解质代谢紊乱、心功能不全、住院时间延长、氧合指数明显下降、未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未早期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75岁、伴有COPD、感染性休克、留置导尿管、电解质代谢紊乱、心功能不全、住院时间延长、氧合指数明显下降、未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未早期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的老年SCAP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临床对此类患者应加强监护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发生影响的危险因素以及实施干预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8例设为研究组,本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详细的动态血压监测及控制血压处理,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其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其进行危险因素管理。另选取本院同期入院并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4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设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干预3个月后临床效果及预后优良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实施有效干预后,其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胆固醇等基本血液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预后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效果与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具有重要的关系,患者在治疗中应密切重视血压的控制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等管理干预手段尽量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排除危险因素,进一步改善其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血压 危险因素 管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中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及输血量对预后影响。方法从1994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受根治性及姑息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518例,依术中输血量(ml)由低至高分为5组(A~E),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及治疗方式对输血量的影响,以及输血量对预后影响。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肿瘤Bor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分化程度间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1994年~2010年,以5年为间隔,输血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患者术中平均输血量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腹膜种植、肝转移、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根治或姑息切除)、根治程度、胃切除方式、联合脏器切除率、淋巴结阳性数显著相关(P<0.01)。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为(506.1±517.8)ml,显著高于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59.0±498.3)ml(P<0.01)。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的平均输血量为(607.3±669.4)ml,显著高于无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的(275.7±369.8)ml(P<0.01)。A~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4、38.0、31.0、22.3、10.3个月,生存期随输血量增多显著下降(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远处转移、Bormann分型、WHO组织分型、根治手术、术中输血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中输血量与肿瘤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根治程度、手术时间相关,输血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减少术中输血有益于根治术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输血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近4年来在我院生产治疗的62例妊娠梅毒患者按孕期发现和治疗时间,分为A组(早孕期<12周)、B组(中孕期12~27周)和C组(晚孕期>27周),三组均按足量规范抗梅毒治疗,观察三组不同孕期治疗时间对妊娠梅毒的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三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5.7%、58.8%、42.9%;早产率分别为9.5%、29.4%、57.1%;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三组治疗后A组无梅毒新生儿发生,B组中新生儿梅毒发生率为6.5%,C组为42.9%;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早期对妊娠梅毒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 梅毒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消化性溃疡规范治疗对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儿。其中对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从疾病检测,临床用药,预后处理等方面均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情况。结果经过15d的治疗后,参照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情况为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研究组患儿的疾病治疗情况为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参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恰当的药物,规范的治疗方法,是治愈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关键,通过实施规范治疗,合理用药,有助于降低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儿童 消化性溃疡 规范治疗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对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将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①康复宣传教育;②运动疗法;③心理护理;④中医推拿治疗等,治疗完成后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病患在治疗效果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用于阑尾切除治疗对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阑尾切除治疗的113例阑尾炎病患,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微创腹腔镜及开腹组,腹腔镜组79例,开腹组34例,记录术后的胃肠功能转归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症状发生率,对比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下床、胃肠功能转归、住院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1例切口发生感染,发生率1.27%,开腹组中3例,发生率8.57%,前者小于后者,P<0.05。结语微创腹腔镜用于阑尾炎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阑尾炎 微创腹腔镜 切除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病人的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45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变成阴性,1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探析病例淋巴结转移变化情况以及三年、五年生存率。结果56例胃癌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率为18.9%,结果分析发现肿瘤大于3厘米的胃癌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概率要高于肿瘤大小不超过3厘米者。出现浸湿至黏膜下层者出现淋巴转移概率也明显高于内层黏膜患者。淋巴结转移成阳性者其三年、五年生存率(74.9%、61.8%)明显低于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者(93.9%、90.7%),P<0.05。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概率随着肿瘤浸湿深度增加而升高,特别是浸湿至黏膜下层患者,而淋巴结转移成阴性预后较好于呈阳性者。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腹股沟疝围术期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之前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详细检查;手术中对所有患者行心电监护和血氧检测,并将氧气备好;手术之后对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种特殊异常情况,以将复发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结果9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围术期处理得当的80例患者具有令人满意的恢复效果,围术期处理不得当的16例患者出现死亡和复发等现象。结论切实做好老年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处理有利于有效治疗疾病,并使老年患者有一个良好的预后

  • 标签: 老年腹股沟疝 围手术期处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电图(ECG)QRS低电压对预后。方法观察60例CABG患者术前及术后12导联ECGQRS电压变化及严重心律失常、EF值降低、心功能分级Ⅲ、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死率等。结果CABG患者术后ECGQRS低电压与严重心律失常、EF值降低、心功能Killip≥Ⅲ、并发瓣膜病、住院病死率与Ⅱ组比较发生率高(P<0.01或P<0.05)。结论CABG后出现心电图QRS波群电压是临床近期预后险恶的独立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电图/QRS低电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合理营养下的预后。方法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合理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合理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等指标,统计预后结果。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6.32mmol,餐后2h血糖7.63mmol,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巨大儿2例;对照组空腹血糖7.37mmol,餐后2h血糖10.96mmol,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巨大儿6例。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合理营养下能够明显促进母儿的良好结局。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合理营养 预后 影响 血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剖宫产后切口疼痛,活动不便;产妇喂奶姿势不正确以及产妇及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等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产妇对产后母乳喂养信心不足,态度不积极,影响了母乳喂养的实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术前早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使97%的产妇成功实施了母乳喂养。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分组治疗,并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检查头颅MR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梗死面积缩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维持治疗。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急性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实施临床护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01月0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对剖宫产术后影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喂养 护理
  • 简介: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纲要为体育学习评价确定了方向,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课改后体育学习评价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引起重视。

  • 标签: 新课改 普通高校 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