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由日本勉诚社隆重推出的《白居易文学讲座》(全七卷,太田次男等编),是汇集日本汉学界白居易研究最新成果的专题丛书。本文译自第一卷《白居易的文学与人生》(1993年6月版)。文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弘阔视野与精锐识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撰者入矢义高(1910-),历任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教授及花园大学客座教授,是日本当代资深汉学家,著述甚丰。所著《虎居士语录》、《明代诗文》、《求道与悦乐》等书、监修《禅语辞典》,在本国乃至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

  • 标签: 文学与人生 汉学界 义高 口语词 大学客座教授 太田
  • 简介: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次大战之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后来流传到欧洲。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欧洲艺术家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美国从事艺术活动。虽说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法不同,但可以把他们的艺术创作领域分成两种艺术倾向。一种是行动派,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美国 艺术流派 艺术风格 行动派 色彩派
  • 简介:<正>德国画家阿列克赛·亚夫伦斯基(AlexejJawlensky1864—1941)出生于俄国。1882年在莫斯科开始军事生涯,不久转入圣彼得堡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06年迁居慕尼黑,在安东·阿兹伯绘画学校继续学习艺术,并在该校与康定斯基相识。1909年成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并同“青骑士”画家交往密切,1924年同康定斯基等人创办了“四青骑士社”。

  • 标签: 德国表现主义 几何形体 康定斯基 国画家 马蒂斯 专科学校
  • 简介:诗人不是上帝,他无权支配万物。世界不是诗人手中的道具,任其随心所欲地摆弄。世界真实地存在着,充满奥秘,与人的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呼应。诗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这种呼应。所谓大诗人,便是发现万物最深层奥秘的诗人,把发现的奥秘最真实生动呈

  • 标签: 《西班牙舞女》 里尔克 诗歌 奥地利 象征主义 艺术风格
  • 简介:熟悉萧红玉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极其好强的人,连她最好的朋友都没见过她流泪。但是有一次一个日本的爵士乐队表演完毕之后,已经是凌晨三四点,客人也走光了,十来个音乐人一起在台上玩即兴的音乐,她坐在下面看着他们,没缘由地泪流不止。

  • 标签: 音乐人 萧红 现场 乐队 爵士 即兴
  • 简介:<正>音乐与小说原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类别:音乐是将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用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小说则是运用文学语言,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依靠完整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场面环境来展示社会生活,表现矛盾

  • 标签: 小说作家 人物形象 主导意象 性格特征 思想感情 罗曼·罗兰
  • 简介:舞蹈与音乐是人类艺术中最为古老的艺术种类,其二者从古至今都是紧密联系着的艺术形式,在表演活动中”联袂”演绎。尽管随着各类艺术的发展,体系逐渐成熟,分类越来越清晰,但舞蹈与音乐表演二者却始终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舞蹈中音乐始终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影响着舞蹈的表演活动。因此,深刻分析舞蹈和音乐的关系能更好地认识到舞蹈中音乐的作用,这无论对舞蹈编导家还是舞蹈表演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也能为舞蹈观赏者提供正确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引导观众的观赏活动。

  • 标签: 舞蹈 音乐 节奏 相辅相成
  • 简介:本文以奥地利当代作家彼得·汉特克六十年代后期发表的剧本《卡斯帕尔》为分析对象,探讨作者以语言为题材的构思技巧和表现艺术。通过对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以及戏剧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力求突出作者在艺术创新方面的独到之处,并以此说明这部作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义。

  • 标签: 彼得·汉特克 《卡斯帕尔》 表现艺术 戏剧 文学评论 语言
  • 简介:《菜园》是沈从文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围绕菜园与母子,讲述了一个深婉与凄美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沈从文小说"冲淡而又情深"的总体艺术风格。在小说里,他以写意似的清新笔调,精心构筑了一块别样的"菜园",表现出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 标签: 沈从文 《菜园》 人性美 意境 隐喻 互文
  • 简介:<正>在欧洲古典文学中,艺术大师们塑造过不少出色的吝啬鬼形象,如莫里哀笔下的阿尔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和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等都名不虚传,但其中泼留希金形象的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极为深刻地概括了十九世纪上半期俄国地主阶级的本质特征,

  • 标签: 泼留希金 表现手法 果戈理 阿尔巴贡 农奴制度 莫里哀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红楼梦》中的审美思想,对《红楼梦》的音乐描写审美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探讨:依托戏曲,映射音乐美学内容;依托仪式音乐,体现礼乐文化;依托音乐美学,刻画人物性格;依托人物音乐选择,彰显市井音乐通俗之美。

  • 标签: 《红楼梦》 音乐 审美
  • 简介:范西姆男,壮族,1939年11月出生,广西凭祥市人。著名壮族音乐家。先后进人湖北艺术学院音乐附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习,1966年毕业于中围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

  • 标签: 音乐人 中央音乐学院 民歌 民族音乐学家 1939年 艺术学院
  • 简介:阴法鲁先生(1915-2002),山东省肥城县人,著名古典文献学者和音乐舞蹈史专家。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1942年昆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首届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 标签: 阴法鲁 文学研究 音乐 西南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 1939年
  • 简介:乔治·爱略特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对犹太形象的塑造与其对“音乐趣味”的讨论密切相关。通过犹太音乐家克莱斯默尔与中产阶级女主角关德琳在“音乐趣味”上的冲突,爱略特一方面再现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物化倾向,另一方面则凸显了犹太文化的情感力量。在她看来,“情感”所蕴涵的道德力量不仅能与中产阶级商品文化中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相抗衡,而且能修复物化了的人类本性所产生的冷漠与狭隘。可见,在《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音乐趣味”不只是一个趣味问题,它折射了爱略特对19世纪中产阶级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批判与反思,并丰富了英国文化批评传统的内涵。

  • 标签: 《丹尼尔·德隆达》 音乐趣味 犹太文化 情感
  • 简介:"同化"是辛格作品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身为犹太人的辛格在其多部小说中,反复探讨了作为被迫害的犹太人与其他民族"同化"的可能性及其表现模式.他承认"同化"是一种双向互动性行为,即一个民族在"同化"另一个民族时,也受其所"同化"民族的影响.但是由于辛格始终是一位反对各种形式"同化"的犹太作家,所以他对"同化"的最终看法是:犹太人不可能被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同化",尽管有时候他们非常希望能成为主流社会中的一员;同时身为少数民族的犹太人也不可能彻底接受异教徒的"同化".

  • 标签: 辛格 美国 犹太人 “同化”主题 艺术风格
  • 简介:因为“虚荣”,走上音乐之路“如果那时,我选择去北大,可能这辈子就不会和音乐结缘了。幸好当时的虚荣心让我进了音乐学院,现在能够为观众奉献美妙的音乐。”

  • 标签: 民族音乐 世界 音乐学院 虚荣心
  • 简介:爵士乐不仅成为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的一种叙述策略,还构成她独具匠心的行文风格,成为她笔下非裔美国黑人生存境遇的一种隐喻。小说自始至终都回荡着爵士乐的旋律和声音,引导和召唤着读者去重组故事情节,阐释和解读美国非裔黑人百年的历史画卷。本文从文本的音乐性展开,追寻爵士乐的叙述策略,剖析重复、即兴创作、和声和对位技巧等爵士乐音乐元素在小说《爵士乐》的结构、人物、叙述内容和叙述主体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展现一个摆脱了历史重负、富于爵士乐精神的黑人文化新视野。

  • 标签: 《爵士乐》 音乐性 行文风格 生存隐喻
  • 简介:据加拿大《明报》报道,由加拿大华人社团联会主办的迎世博、庆祝加中建交40周年上海轻音乐团专场音乐会,4月4日晚在列治文河石剧场上演,为在温哥华的同胞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 标签: 专场音乐会 加拿大 上海 华社 《明报》 华人社团
  • 简介:<正>在西方二十世纪文学艺术中,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无疑是一个急待发掘的领域。二十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成为时代潮流,涉及各个艺术领域,特别是在戏剧和绘画方面掀起轩然大波,是德文学艺术的一大奇观。表现主义艺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如欧洲背景下的文化思想,文学传统等;内部原因,如德国乃至北欧日耳曼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学传统等。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论述戏剧和绘画所由产生的德国社会特征及文化背景,然后比较两者(戏剧和绘画)美学观的异同,进一步探讨它们所由产生的美学原因。

  • 标签: 美学观念 戏剧家 文化思想 文学传统 德国表现主义 新浪漫主义
  • 简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勃朗宁以文字为生,却将音乐放在高于文字等表意手段的位置。本文从今人的角度回视他的这个偏向,勾勒其中的哲思成分,以期对学界现有的论述做一点补充。

  • 标签: 勃朗宁 音乐 意义